新书推荐丨《笔底风云四十年——张曙红新闻报道作品集》 - 中国记协网
首页 > 正文

新书推荐丨《笔底风云四十年——张曙红新闻报道作品集》

2024-09-26 15:50 | 来源: 中国民商
【字号: 打印  
Video PlayerClose

努力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四十年前夏日的一天,一辆“北京212”从北京火车站接上我,驶上长安街,路过天安门,拐进了西黄城根北街的一座拥挤院落,自此我成了当时的中国财贸报、后来的经济日报的一员,开启了我的新闻职业生涯。

  回想起来,与新闻结缘,还是在更早的少年时代。大约是在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有一天心血来潮,我写了一篇关于学校开展学雷锋活动的记叙文,寄给了县广播站。不久后的一天傍晚,从村头的大喇叭里,听到播音员用带有罗田味的普通话朗读我写的广播稿,感觉格外亲切,而且颇有些成就感。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新闻作品,虽然其时我对什么是新闻报道并无了解,也分不清消息与通讯有何区别。

  在我们那个偏远的山乡,当记者是一个令人尊崇、让人羡慕的职业,有所谓“见官大一级”之说。1978年我以应届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参加高考,没想到分数跨过了重点线,于是由我父亲做主,第一志愿填报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理由就是毕业以后可以去党报当记者。好在我自己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知道这个第一志愿有些悬,在最后一刻撤回了志愿表,改填为武汉大学中文系,得以顺利录取。中文系虽以文学为主课,但新闻写作也是必修课程,从中我得到了有限的新闻基础知识和实践训练。

  1982年7月,当我从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的时候,正赶上当时的《中国财贸报》根据中央决定,筹备创办《经济日报》,需要大量新闻人才。报社领导和人事部的同志分头到各大学挑人,在武大,分别从中文系挑选了我和赵健(中国经济传媒协会会长、中国保险报业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从经济系选中了庹震(现任人民日报社社长),还从湖北财经学院挑中了李洪波(经济日报社原副社长)。我有幸成为从武汉进京的“四条汉子”之一,于是再度与新闻结缘,而且一干就是四十年。

  从性格上看,我是一个随遇而安的人。这是我长期从事新闻工作而没有转行、甚至没有跳槽离开《经济日报》的主观原因,虽然其间跳槽或转行的机会还是有的。另一方面,则在于新闻行业对于年轻人是颇具吸引力的。在前互联网时代,作为主流媒体的从业者,是一件风光的事。你可以游历四方,饱览风物;你可以胸怀全局,指点江山;你可以专精一业,登堂入室;你可以问道贤达,遍结文缘……“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一片既可以施展个人才华、又可以抒发家国情怀的天地。上可以窥堂奥、议国是,下可以问民生、接地气,新闻人的职业特征足以包容下有志者的豪情壮志和五彩梦想。

  从编辑、记者、评论员,到部门主任助理、副主任、主任,再到报社编委、副总编辑,一个一个台阶走来,我在新闻实践中丰富了技能,经受了历炼,收获了成长。颇为幸运的是,一批新闻界前辈、“大咖”成为我的职业引路人。曾记得,根据老主任贺师尧的安排,我第一次出差就是到山东莘县,成为中央媒体中最早采访报道张海迪事迹的记者;安岗同志选派我奔赴云南老山前线进行战地采访,行前仔细叮嘱,期望殷殷;范敬宜同志策划指导《汛前淮河纪行》批评报道,亲自审定每一篇稿件、拟定每一个标题;颇有惜才之名的杨尚德同志慧眼识珠,将《发展看九 稳定看十》推到头版头条位置刊出,一炮打响,余音不绝;主持两会报道的余焕春同志将《民主监督为何“相距甚远”》破例提到一版刊发,并鼓励我成为专为一版供稿的“专业户”;艾丰同志策划《海尔扩张之路》等深度报道,带着我们结识一批企业界朋友,做出更具专业性的企业报道……徐心华、武春河、冯并、徐如俊、庹震、张小影、傅华、郑庆东等历届报社领导言传身教,关爱有加,令人心存感激。詹国枢、李洪波、丁士、汪朗、姜波等领导和同事始终关注和支持我的每一点进步,亦师亦友,如切如磋,令人心怀温暖。有一批经验丰富的新闻前辈领航把关,是经济日报的幸运;与一批优秀而友善的新闻人才同向同行,则是我个人的幸运。

  对于这一代新闻人来说,更大的幸运则在于,我们的新闻职业生涯赶上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时代,一个朝气蓬勃的开放时代,一个高歌猛进的发展时代。我们经历了从短缺到自足,再到丰盈的物质进步;经历了从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的社会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再到市场经济的体制变革;经历了从加快发展到科学发展,再到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嬗变。作为观念变革、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参与者、见证者、记录者,我们用自己的笔和镜头见证了沸腾的生活,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虽然说新闻都是碎片化的,但正是这一个又一个晶莹的碎片,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印迹,一个宏阔进程的历史镜像。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当我从故纸堆中翻检自己写过的一篇篇报道,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当年的激情与感奋,并从中生发出一些新的启迪和思考,因此,就有了将之去芜存精并汇编成册的动因。四十年来,我分工联系过不同领域,关注的话题比较广泛。从方便读者阅读的角度考虑,从八个方面对文稿进行了分类整理。“第一辑 感受发展热潮”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深度调研作品,其中数篇万字长文是以“经济日报调研组”名义刊发的,可以说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辑 把脉中观经济”是十八大以前关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调研报道,一以贯之的是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主题,体现了《经济日报》长期关注中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报道特色;在企业报道方面,“第三辑 跟踪国企改革”收入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典型经验,以及各地推进国企改革的实践探索;“第四辑 发现民营经济”则是关于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报道的集纳,从中可以一窥从个体工商户萌生到民营经济勃兴的发展脉络;在主持经济日报政科文部工作期间,我们落实中央领导同志指示,组织了《创新型城市调研行》和自主创新示范企业系列报道,“第五辑 聚焦自主创新”选录了其中一些较有影响的作品;“第七辑 旁观两会议政”是从历年参加全国人大、政协会议报道中选出的一些代表性作品,虽是陈年旧作,但代表委员的一些深邃思考即使放在今天也并未过时。且从纵向上看,从两会这个窗口可以感受到中国民主与法治的不断进步;深入新闻现场是对记者的基本要求,“第八辑 走进新闻现场”是从各类新闻现场发回的报道,其中一些现场特写篇幅不长,但以小见大,也是我在新闻写作上个人风格的体现。与上面大体按内容分类不同,“第六辑 探访东北振兴”是一次对东北三省九市纪行式采访的成果,这组报道因持续时间较长、篇幅较多,故以专辑形式收录。总的来看,收入本书的200余篇报道,时间或远或近,篇幅或长或短,文字或巧或拙,虽然说不上篇篇精品,但都倾注了作者的心血与感情,其中一些作品也曾在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过积极影响,体现了一个新闻工作者推动进步、服务人民、努力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的初心。

  时间是一块“试金石”,可以检验每一篇文字的成色。时间又是一把“杀猪刀”,消磨着每一个过来人的激情。当职业生涯即将结束的时候,人们难免回首自问:值得吗?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看到的一则故事。偏远的村寨里有一个年轻人即将远行,临行前请村里的智者嘱咐几句。智者送给年轻人一个“锦囊”,让他到最困难的时候再打开。年轻人走进了外面的世界,历尽艰辛,实在撑不下去的时候,他打开“锦囊”,里面的纸条上写着三个字:“不要怕”。于是年轻人再贾余勇,坚持了下来。当年轻人也变成了老人,回到家乡,看着平和的田园生活,不禁为当年的选择而困惑。他再度造访智者的家,智者的儿子告诉他,父亲去世前给他留下了另一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仍然只有三个字:“不要悔”。

  以前给报社年轻人讲课的时候,我喜欢讲这个故事,重点在前面三个字:“不要怕”,以此激励青年人要有开拓创新、一往无前的勇气。这里引述这个故事,当然是为了后面三个字:“不要悔”。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为选择的后果“买单”。只要你曾怀揣梦想,并为之不懈努力,你的付出就是值得的,你的人生就有其价值。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不要悔!

  (本文系作者为《笔底风云四十年——张曙红新闻报道作品集》一书撰写的自序)

本文刊登于《中国民商》杂志2024年8月刊

责任编辑: 张景云
0100901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