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漯河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农业政策- 土流网
资讯首页 > 农业政策

2016漯河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2016年07月06日 14:26来源:漯河市人民政府点击量:0

漯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漯河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
漯政 [2016] 5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城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直属及驻漯有关单位:

现将《漯河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2016年2月29日   

漯河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意见》(国办发〔2015〕5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的通知》(豫政〔2016〕2号)精神,采取综合举措,推动全市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2016漯河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为统领,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先行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核心,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转变农业经营方式、资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农业的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产业化水平,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主要目标。到2020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取得积极进展,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水平不断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条件显著改善,农业多种功能进一步发挥,农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重要支撑。

具体目标: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实现全覆盖,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10万亩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7,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0%以上。70%以上耕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业社会化服务覆盖85%以上的农户。粮食总产稳定在175万吨以上,主要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以上。主要农产品基本实现安全、绿色生产,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00元。

二、工作任务、重要举措及责任分工

(一)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工程,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1.加快建设高标准粮田。认真宣传贯彻《河南省高标准粮田保护条例》。严格落实建设规划,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绿色增产模式,强化建管机制创新,到2020年,建成170万亩高标准粮田,为全市整体推进粮食绿色高产创建创造基础条件。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着力点,筑牢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稳定在175万吨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和园林局、交通运输局、漯河供电公司)

2.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平台,建立整合相关涉农资金统筹管理使用的新机制。从2016年开始,探索按照“主体自筹、银行贷款、财政贴息或补助”的模式,鼓励和引导符合条件的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利用开发性金融资金自主建设高标准粮田。(牵头单位:市财政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水利局、林业和园林局、农行漯河分行、农信联社漯河市办公室、农发行漯河分行)

3.研究制定高标准粮田田间设施管护制度。创新建设管护机制,鼓励财政资金形成的资产股权量化到农户和经营主体。各县区政府要立足各地实际,按照“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采取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方式,通过承包、租赁、股份合作制等方式,建立灵活高效、责权利明确的田间工程管护机制,确保农田设施管护到位。2016年年底前出台并实施该制度。(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水利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和园林局、交通运输局、漯河供电公司)

4.切实加强耕地保护。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加强土地督察,落实监管责任。2016年6月前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确保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信息共享。大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推进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耕地质量管理办法》,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决防止占多补少、占优补劣。(牵头单位:市国土资源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局、环保局)

5.开展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合理构建土壤耕层,全面推行平衡施肥,建立全市土壤预警预测机制,加强耕地质量定向培育集成技术研究,持续提升基础地力。建立污染耕地修复示范基地。到2020年,全市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5%以上。(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国土资源局、环保局、农科院)

(二)实施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1.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集群。认真落实各项扶持政策,为集群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发挥农产品资源丰富优势,着力打造一批“全链条、全循环、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到2020年,形成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16个、5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7个、100亿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集群2个。(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林业和园林局、畜牧局、粮食局、供销社)

2.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鼓励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改制、上市等方式,按产业链推进企业联合,培育一批产业集团。围绕产业链条建设和资源循环利用,引导各类龙头企业开展招商引资和银企对接活动。推动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同企业进行深度联合,加强科技创新推广,2020年基本建成“产学研推用”有机融合的农产品加工业创新体系。鼓励企业在主板、中小板、创业板以及境外资本市场公开发行上市和融资,在“新三板”和省区域性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农业板”挂牌,促进其做大做强。(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科技局、漯河银监分局)

3.着力完善联农带农新机制。鼓励农民通过合作与联合的方式发展规模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开展农民以土地经营权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试点,让农民分享产业链的增值收益。鼓励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贷款担保、农业保险资助等服务,发展“一村一品”、村企互动的产销对接模式。推进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生产联动发展,建设高标准原料基地,引导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优化和规模化生产。2020年年底前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联农带农机制。(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政府金融办、市财政局、漯河银监分局、市供销社)

4.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全力抓好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在农业物质装备、科技支撑、农业支持、农业经营、农业产出、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等方面全面提升,力争建成全国重要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行区。推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融合发展,探索促进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留在产地和留给农民的新机制。(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商务局)

5.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鼓励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质增效。积极争取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项目,拓展实施区域和品种范围。深入实施主食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主食产品开发,支持精深加工装备改造升级,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推进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工作,争创一批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试点县、试点园区和试点企业。(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

6.积极创新农业营销服务。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推动公益性农产品市场建设,支持农产品营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的建设与衔接。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支持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鼓励物流企业在乡村设立服务网点,不断提高农村网店物流配送效率。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全市名特优新农产品品牌目录,加强对品牌农产品的项目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在海外注册商标。发挥有关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企业行为。到2020年,着力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品牌。(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工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供销社、邮政局)

(三)以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为引领,推进农业结构调整。

1.实施都市生态农业发展工程。认真贯彻《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都市生态农业的意见》精神,加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力度,围绕生产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景点化和集生产、生活、生态、休闲于一体的都市生态农业发展模式,深入实施都市农业发展工程,到2020年,全市建设20个都市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旅游局、发展改革委、财政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和园林局、市政府金融办、蔬菜办)

2.促进农业内部协调发展。优化种植业结构调整。在高标准粮田区域内,主要调整品质结构,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在其余耕地上,加快构建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的新型种养结构。发展园艺业、水产业、食用菌、设施农业等高效农业。根据环境容量调整区域养殖布局,优化畜禽养殖结构,加快生猪、奶牛、肉牛、家禽、肉羊等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水产养殖业,升级改造养殖池塘,加快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设施。大力推进国家储备林、木材加工、木本粮油、经济林基地建设,加速推进林业和园林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林业和园林经济附加值。(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林业和园林局、畜牧局)

3.积极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科教、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坚持以特色产业为基础,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景区化”步伐,实现产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因地制宜推广城郊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型、现代农业园区科普教育型、生态养生休闲度假型等休闲农业,支持各地创建一批美丽田园、美丽乡村,培育一批有影响的休闲农业知名品牌,积极推进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到2020年,全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待200万人次,年营业收入15亿元。(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旅游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财政局)

4.推进优化种养一体化。积极推进“粮改饲”,引导发展青贮玉米等优质饲料规模化种植。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环境消纳能力,科学划定禁养区、限养区、适养区,实施集约集群转型升级战略,规划建设一批畜禽标准化养殖场(区),开展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试点示范。推广“高效种植业—生态养殖业—沼气工程—有机肥料”等模式,建设一批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全市农牧业高效循环发展。到2020年,建设20个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牵头单位:市农业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畜牧局)

85%的人还看了
你可能也爱看
附近热门土地
最新资讯
查看更多资讯
加载中...
火热
招募中
城市
姓名

下载土流APP

获取一手地块信息

小土给您发了元的新用户红包
距离领取结束时间还剩
-
-
-
恭喜获得土流红包
0
已存入您土流APP的账户券包
您可下载app进行查看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