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村晚”出“续集”令人期待_湛江云媒(湛江新闻网)

登录湛江云媒账号

“湛江村晚”出“续集”令人期待

2024-11-23 09:08 来源:湛江日报 作者:龙飞腾

时值年终岁末,第二届“湛江村晚”筹办消息如约而至,这“续集”令人期待。

今年年初,首届“湛江村晚”惊艳亮相,堪称“出道即巅峰”,备受市民关注与喜爱。如今回头再看,依然亮点纷呈,总的来说有三个关键词。

其一,是“聚人气”。首届“湛江村晚”,搭建了展示湛江实施“百千万工程”成果的大舞台。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湛江各地村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刷新”。借助“湛江村晚”这个大舞台,正好让外界看看湛江真实的千村千面千万风情,在升腾的“烟火气”与洋溢的“幸福味”交相辉映中,集中展示湛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不断迈上新高度的新景象。从互动来看,晚会将“村晚”与“湛品”有机融合,在展示借“百千万工程”做强做优“土特产”的同时,也让市民大众从年货抽奖的喜悦中分享金鲳鱼、对虾等“湛品”出圈成果。从效应来看,首届“湛江村晚”在位于霞山的海滨公园举行,让湛江的这个老地标焕发出了新活力,也为后期霞山在新春佳节造旺文旅打响了“名堂”、带来了“流量”。从数据来看,这台晚会的线上直播观看人次超500万。精彩瞬间在湛江人的社交媒体、朋友圈上刷屏,让全国网友都关注到广东、湛江正在实施的“百千万工程”。可感可及、振奋精神,对于鼓舞更多市民群众投入到“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中,是一大助力。

其二,是“接地气”。首届“湛江村晚”,由湛江老百姓当“主角”。无论晚会节目还是主播、主持人,都采取“海选”的办法,更有利于保证村晚的“原汁原味”。24个节目,演出的内容也高度“本土化”。从看春晚,到演村晚,村民既是演员,也是观众,吹拉弹唱,各显本领,热闹欢畅之中,唱响美好生活,抒发幸福感受。正因如此,“湛江村晚”关注的是乡土、承载的是乡音、凝聚的是乡情,是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庆祝、共同期盼的文化活动。尤其是在春节前举办,不仅渲染了年味、烘托了过年的气氛,还成为“乡愁”的一部分。饱含浓浓“湛江味”的节目,反映乡村人与事,且主角都是乡里乡亲,无疑也最能打动在外游子的心,令更多在外的湛江人从乡音乡愁中想到家乡的好,更加关心支持家乡建设。

其三,是“冒热气”。今年春节假期,雷州处井村的“人气值”攀至前所未有的高度。原因是一大批“候鸟房车”扎堆在该村过年。当地村民、志愿者与房车游客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首届“湛江村晚”还把节目带到了处井村,“冒热气”的本土节目与地道菜肴,让“房车客”体验了一把原汁原味的湛江新年,感受到了热情温暖的“湛江温度”。在一片欢乐祥和气氛中,“湛江村晚”已然成为展示湛江城市形象的大IP。在此场景中,“湛江村晚”不再仅仅是一场文化盛宴,在提升湛江文化的可见度和吸引力,扩大城市文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办好“湛江村晚”的“续集”,要早谋划、早安排,围绕“海洋欢歌·幸福湛江”这个主题,深挖民俗和海洋文化,加快探索构建“村晚+旅游”和“村晚+湛品”等多个IP集群,满足市民大众的文化需求。同时,还要强化精品意识,在吸取首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大力创新,拿出更多新创意、新亮点、新体验。尤其是要在新媒体传播上有所突破,利用社交媒体把“湛江村晚”推介给广大网友,以“爆款”赋能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以好湛品、好场景、好风光将“流量”变为“留量”,实现“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互动,吸引更多外地游客到湛江体验不一样的春节假期。


编辑:王闻闻
值班主任:黄梦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湛图片

  • 中国蚝都产业融合示范区项目有序推进
  • 霞山区特呈岛村创新探索“美丽庭院+民宿+文旅”
  • 大地仓廪实 丰景美如画
  • 第二届玉林香料产业博览会开幕  共谋香料产业新发展
  • 全省首创!湛江科技学院启动“第一思政导师”制度
  • 乌石23-5油田群成功完成首次油气外输作业
    热点新闻排行
  • 月点击
  • 周点击
  • 日点击
  •   
数字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