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系统有哪些优势?
设备管理系统是指计算机和人以及其他相关设备所形成的,可以多信息进行维护、加工、储存、传输、收集以及利用的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设备资产及技术管理、建立设备信息库、设备文档管理、设备缺陷及事故管理、预防性维修、维修计划排程、工单的生成与跟踪、备品备件管理、维修成本核算、设备故障缺陷分析、统计报表等。
一、泛普软件—设备管理系统有哪些优势?
1、修理排程
设备管理系统可以根据日程表中设备运转历史记录和修理人员组织工作历史记录,编制整体修理、保护任务进度的精心安排方案,根据任务的优先级和修理人员工种情况来确定修理工人。
2、工单的聚合
对手动聚合的预防措施、预测性修理工单和手工录入的请求工单,进行人员、备件、辅助工具、组织工作步骤、组织工作进度等的方案、审批、执行、检查、完工报告,追踪工单状况。以安全性控制技术为依据的不定期修理、保护,修理方案降解,手动聚合预防措施修理组织工作单。
3、设备监控
可以对设备的生产状况进行实时的监控,通过数据大屏进行反馈,可以实时显示现场各设备的运转信息,例如进行”停机报警”,及时以微信、钉钉、短信(选取其中一种)方式快速传递到各相关负责人,实现对现场各生产设备的运转状态集中监控。
二、设备管理系统的使用价值
设备管理信息化不同于普通设备管理,要求设备管理人员熟悉设备的机械和电气特性,掌握一定的设备管理信息技术。因此,对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素质要求更高。随着新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新技术,以完善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其更科学、更全面地反映设备的实时状态。
设备管理系统是数字化制造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生产管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相互关联。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能够记录和反映设备故障的类型。历史报警维修记录为后续类似故障的设置提供了参考,不仅可以缩短后续维修时间,还可以通过网络将设备故障的类型实时反馈给厂家,便于设备厂家优化设计,减少设备故障。
总之,设备管理人员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可以不断完善和加强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使其能够科学、准确地反映设备的实时状态。设备管理信息化可以减少设备信息的不完整性,大大提高数字化制造管理中的设备管理水平。
- 1设备管理系统维护技巧:在网上隐藏自己的IP地址技巧
- 2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的建设意义
- 3实现云存储应用需要的必要条件
- 4设备管理系统维护技巧:在SSL内加密任意TCP连接
- 5警惕对数据中心运维管理价值认识的误区
- 6设备管理系统维护经验:如何设置保护被破坏的Wi-Fi
- 7IT系统运维的八个主要方面
- 8怎样用数据库做一个设备管理系统?
- 9顶级CIO必不可犯的八大IT失误
- 10云性能管理工具:看透云的慧眼
- 11如何备份才能避免惨重的数据丢失?
- 12设备管理系统功能特点有什么特别呢?
- 13未来IT技术展现——虚拟化技术大盘点
- 14设备台帐管理是做些什么?
- 15安全不是买来的!六个高性价比管理措施
- 16设备管理系统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 17虚拟化让数据中心网络监控复杂化
- 18揭秘云安全五大盲区
- 19好用的设备智能化管理系统
- 20数据中心迁移的流程和问题
- 21数据中心设备管理系统的新问题
- 22改变网络安全现状的八大趋势
- 23如何解决云服务面临重大安全信任问题
- 24IT部门应该关注大数据
- 25思索未来的“IT运维管理之路”
- 26大数据让BI和预测分析走出象牙塔
- 27数据中心电源管理:细节是关键
- 28如何加强设备管理系统的实用性?
- 29智能设备管理软件的功能优势
- 30十大IT运维管理经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