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记忆的反追溯|浅论《人民公敌》
斗争是一直存在的,只不过它会以不同的形式来呈现。最近一次让我对[斗争]有感觉的体会,是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看《人民公敌》的时候。
真正的斗争的关键是什么呢?这是一个统称——民众记忆。历史是记忆的速写,然而人类中的大部分人是没有权力书写、没有权力著书立论、没有权力编写自己的历史。但这种民众记忆塑造的历史,比官方记忆来的更加鲜活和生动形象。
官方历史成为了我们的主流核心价值。但民众记忆因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更鲜活生活,形式多样化可以通过小道消息、口头、文字、歌曲等方式表现,流传更广更受欢迎。国家为了阻断这样的民众记忆,动用了一系列国家机器,有大众文学、廉价文学及学校教育,属于我们的记忆、历史知识越来越窄,也越来越不可被找到。这一点一直在收缩,比如我们对阶层历史变化,文革造成的影响还是有些印象的。
现在,这样的国家机器形式已经不够用了,出现了更为有效的方式,比如电视、短视频、电影、戏剧。我想这是对“民众记忆”重塑编码的过程,我们的记忆虽然在脑海中留存,但无法表现出来。于是,国家开始通过这些方式告诉我们应该记住的样子,而不是过去真正的样子。也造就了“国家机器”与“民众记忆”的一次次博弈。
唤起我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就是本文开头提到的《人民公敌》,它是一部100多年前,易卜生所写的戏剧。没有人民,何来公敌。《人民公敌》故事讲述了医生斯多克芒探究到工厂已污染人们的用水,而其源头正是自己的父亲一手塑造。提出整治方案被拒绝后,斯多克芒医生一心想要揭露这个秘密,引起舆论震荡。然而他遭到了来自政府、企业家、媒体的压力,这还不算,连他的朋友、亲人都纷纷朝他开枪。到最后他竟然找不到任何途径可以释放自己的宣告,只好私自举行市民大会,不想容易被煽动的大众纷纷向他投掷臭鸡蛋。群众纷纷指责他是极端主义分子、狂热分子。最后他的父亲拿来了购买浴场的股份协议书,交给斯多克芒。他周围的人发现了股份协议书后,纷纷示好。灯光在他与妻子的对视中熄灭。
戏中的斯多克芒代表民众记忆与国家机器进行斗争,他意图唤醒人们对于水源污染的记忆,然而在经济价值观的强势聚拢合围打击之后,他孤立无援,无人对他产生同情,更可悲的是,没有人对自己产生一点点的同情。
要掌控人们的记忆,就要掌握他们的能量,也要掌握他们以前斗争的经验和知识。剧中斯多克芒发起公民大会,但在大会上被他的哥哥——市长,以经济缘由痛诉斯多克芒侵犯了所有人的利益。民众突然间就忘了过去的惨痛经历,水源污染造成的恶果,被轻易伪装的严重过错……在国家机器的影响下,就不知道“抵抗运动”是怎么一回事了。
舒适的坐在国家大剧院观看《人民公敌》的人们,都会发现一个让他们惊讶的事实,被市长污蔑为极端主义分子、狂暴分子的斯多克芒,台下的观众恰恰觉得他是英雄,他勇敢站出来面对朋友、亲人的攻击,维持自己看到的事实。
民众记忆与国家机器的焦点汇聚到斯多克芒身上,只要消灭了斯多克芒。没有英雄,那么就没有了斗争,一切和平。到那个时候,我们可以反问,你们在哪儿看到斗争了?你们在哪儿看到为自由而战了?没有了英雄,也没有了过去的记忆。记忆的速写,在此完全交给了国家机器。
英雄斯多克芒,如果《人民公敌》不用这样的方式去讲述一个英雄的故事,历史如何让自己拥有话语和复现已经发生的事情?人们就是这样写刘胡兰,董存瑞,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但人们也可以永远调侃,“你看,那些人是英雄,我们都是懦夫……”这也是为什么《人民公敌》有很多人觉得不好看的原因,它过于从“正面”去描述一个斗争。不开玩笑的说,我认为这是政治上的序列现象,在国家机器的影响下,我们忘记了自己曾经都战斗过……
民众记忆的缺失,已比想象中令人震惊。当国家大剧院台下的观众,纷纷举手为斯多克芒站台的时候(因为我们认为他是英雄),我们忘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纳粹和法西斯,如果它们在民众中不占有相对重要的份额,是不会为自己赢得了镇压、管控民众的权力。换句话说,它是深深渗透到民众之中,一部分公民权力落在了民众之手。我们举手意味着,我们对于公民权力的渴望,这不是对自由的渴望,更不是自由主义。在北京场的现场讨论隐喻人民的极端化趋势,一个个普通人中所掌握的权力,真的可以杀死他之前的好友或是邻居,占有他的财富房子妻子。事实与人们经常理解的专政恰恰相反,专制不是一个人的权力。
“民众记忆”在戏里,戏外始终占据下风。
这几天听闻南京的《人民公敌》演出被取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