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的吐槽

这篇剧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悬疑剧《生吞》 1.38值,380不值,期间看手机4次。 2.电影《漫长的季节》、电影《河边的错误》......无数电影电视剧落魄的警察都是穿着皮夹克要把当年一桩悬案查清楚。导致现在我一看到有人穿着皮夹克我就能猜到是退下来的警察,酗酒、争吵、徒弟、恍然大悟.......这剧情线我能背下来。旁观这个剧,我不像是一个观众更像是一个戏剧学院的老师在严肃地审视着学生的作业,总结一句话:看不下去也得强忍着看完,不为别的,就为了380。 3.平时吃预制菜、电子产品用OEM和ODM等贴牌生产的电子垃圾、话剧看模板套用。花了380依然没把我当人看。 4.剧本不一定是好剧本,观众是真没素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管理是真的烂。口口声声说开演后5分钟不检票,结果都演了15分钟了,还有观众往里走找座儿,分散观众注意力。花了380,整得我跟三孙子似的。 5.女主角喝完了农药还和男主角缠绵悱恻半天,搁这儿演上感情戏了。像极了之前红色主旋律的长征戏,老红军抓住小红军的手说:“同志,希望你把革命传统.....传递下去!”然后溘然长逝,感情拉满。这固然艺术,但也脱离了现实,请问农药到底需要多少时间就会生效?编剧有个常识行不行,别把创作水平拉到抗日神剧的水平上。对于一个悬疑剧来说,并不应当表现得像是青春疼痛文学,不然这和周冬雨2023年的电影《燃冬》一样让人作呕。 6.看表演期间,咳嗽此起彼伏,虽然很多人都戴着口罩,但是也让人一阵一阵地脱戏揪心。 7.谢幕的时候,各个演员一起翻场了一段“大棉袄、二棉裤、里面是羊皮外面裹着布。”这真是给我整无语了,和剧情毫无关系,还没啥亮点的返场小段。最后演员还夹带私货,说希望大家可以在社交平台写个评价,出门可以领取头绳当作小礼品。对于这种刷好评,必须差评。 8.谢幕的时候,数了数,一共14个演员。我心里盘算着,一场大概三四百个观众,一场下来几万块,这些演员怎么分我这380。可见我潜意识里已经不由自主地对这场戏和演员有些不满,这种盘算的微动作是我很少出现的,也是最直观的真实态度。 9.剧场的镜头语言不错,有电影感。有近景、有远景、有广角有长焦、有人物重点也有故事交代,挺不错。 10.女主角接受不了陪土豪睡觉、性虐待,却能接受喝完农药被男主掐死给男主留下一生的阴影。这逻辑我CPU干烧了都没想明白,孰轻孰重? 11.女主角选角有问题,鱼尾纹都出来了。看起来年过三旬,表演女高中生实在是出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