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君风露立中宵,也是应当。
《双枰记》 很好, 强推,可二刷。b站过两天还有线上公益放映,买不到票的可线上见。 一年前看了《四张机》,就对九人这个团队记忆犹新。昨天才发现出了新戏,万幸没有错过,今天还是首场。 编剧确实很好,把民国知识分子的尖酸刻薄机锋执拗、各执己见又清明坦荡刻画得入木三分。 “一个共党头子、一个青帮爪牙、一个亲蒋分子,真是济济一堂。” “想余三人,劳碌半生,多不可解又恐天不假年,欲效张岱墓志铭为此书作序: 壮岁喜功名,实则既不能识人,又不能察势,直意孤行致多方树敌。或又书生掌兵,时常自苦,夺利争名,技不如人。或又才华满腹而无一专精,学书不成,学仕不成,学文章不成,学稻粱谋亦不成。遥思往事,是报人,是学人,是党人,是愚人,是烂柯人也已矣。” 在乱世之中,在没有标准答案的烟雾弥漫里,要走出一条新路,真的很难。 如何救亡图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坚持,路看似很多,却又没有一条路是绝对正确绝对高效绝对公平的。 从四张机到双枰记,这些人物里有陈独秀有辜鸿铭有蔡元培有胡适有无数人的影子,他们都有自己认定的路,也都有自己走过的弯路。他们都不曾绝对正确,可是他们都很可爱。 其实此时此刻,结合这几个月的世事变迁,看这剧,真是应景。每一个新时代的自由战士其实都是前一个时代的恐怖分子。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要做一个“终其一生的反对者”,都能带着宽容和同理心,去“艰难地寻找那个恰当的立场”,也希望我们永远都不要成为“来日的独裁者”。 只是好可惜啊,四张机里我那么喜欢的求三野,竟然走的那么早。只能活在铁三角的追忆里了。 民国知识分子的这个系列真是牢牢焊死在我的审美点上,那个读书人都关心天下的时代真是好美。而现在,我们似乎在用实际行动证明,就算文盲消失了,民智可能也远未开化,甚至知识分子也堕落了…… 剧里的友情让人羡慕,相识于微,分道扬镳,雪中送炭,一如既往。
“难为你等了这么久。” “为君风露立中宵,也是应当。”
再贴一张《四张机》看完时发的朋友圈吧,这句为君风露立中宵,也送给九人团队。
————分界线————
昨晚又看了一遍线上的公益放映,真的好喜欢这出戏,比《四张机》更厚重更成熟更细腻,但是也更苦了,所以才会让人久久不能忘怀吧。
第一次看完我真是无出其右的深爱郎先生,成熟沉稳圆滑通融又重情重义,有与权贵勾肩搭背的能力,也不失为落魄朋友雪中送炭两肋插刀的一片冰心。
尤其他一个那么稳重斯文的人为了朋友和狱警撂狠话骂脏话,还有他和程说为“君风露立中宵,也是应当”,还有程问,要是真有我死的时候呢,他说“程婴杵臼,月照西乡,吾与足下分任之”……每一点都戳在我的泪点上。
这对郎的深爱可能是我的慕强心理。。。但是这其中也隐隐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模糊感觉,可能是程无右,没那么值得。
可是二刷之后,我突然明白了,郎为什么看重程。郎变过了,变了很多次,换了主子做了各家门客,他其实不开心。世事变了,前路迷茫,人也变了,高深莫测。几乎周围每个人都变了,除了一个程无右,一如既往。所以他最看重这个人,一个能够灵活机变的人,最羡慕的,是那份一如既往到底的勇气与坚持,是那个他自己没有胆量也没有机缘成为的人。
那个在大牢里也在为国民开蒙做着努力的学者,那个迷茫变换简直无路可走的世道里总是屡败屡战自我批判自我毁灭自我重组却还一直心怀希望的程无右,怎么会,不值得呢?
真好啊,乱世纷繁,幸好,还有朋友,还有知己。
也许我们的道路也不一样,可是我们的初心与目的地一样。那么每个朋友都去尝试了一条道路,总有一条路是会走通的吧。
真好啊。
感谢所有那些“一息尚存,寸心不懈”、那些纵使“辗转相环,旋转飞覆,而胸中一点灯烛不曾倾灭”的故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