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特色
中国经济学教育的旗舰、优秀经济学人才的摇篮
新中国理论经济学的重要奠基者与开拓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引领者
中国经济学研究的理论重镇
学院愿景
立足中国真实 创新中国理论
培养中国人才 推动中国发展
教育旗舰 理论重镇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于1998年正式组建,其前身最早可以溯源至1939年陕北公学设立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后历经华北大学、华北联合大学演进,是新中国经济学科的重要奠基者和开拓者。作为中国经济学教育与研究的理论重镇,经济学院承担着培养高层次杰出经济学人才,构建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经济学教育高地,为国家经济发展建言献策的伟大使命。
经济学院设有经济学、国际经济学2个本科专业,10个硕士点,9个博士点,“经济学—数学”双学位实验班、“中国经济”全英文硕士班、理论经济学硕博连读实验班等8个创新人才培养平台;拥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世界经济学”;是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统筹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国家“20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和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在2004年、2008年、2012年和2016年四轮国家重点一级学科评估中,理论经济学名列全国第一。2017年,在经国务院批准下发的《关于公布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理论经济学入选A类一流大学建设名单。
大师云集 实力强悍
经济学院拥有目前国内最为完整和具有重大社会影响、老中青年龄结构合理的经济学专家团队,引领国内学术前沿,为党和国家的重大理论创新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形成了特点鲜明、结构完善的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牢牢地确立了国内最重要经济学人才培养基地的地位,在新时期为中央和各级政府机关、国际国内院校、全球顶尖企业输送了大批的优秀工作者。
经济学院现有教授43人,副教授32人,教师中海外一流大学博士占比超过1/4,4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受聘为学院名誉教授。学院有马克思主义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家8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名;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名、青年拔尖人才1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4名、“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3名。本学科的教师多次获得孙冶方经济学奖、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等重要奖项,多位教师担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级学会会长及副会长。
答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毕业后一般是不能获得学历证书的,因为该校主要是以课程培训和中外合作办学这两种方式招生,是没有学历证书的。
答中国人民大学在职课程培训班招生专业有金融学、法学、社会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中国古代史和新闻学等等,共五十几个。根据招生简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职课程培训班报考要求为: 1、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遵守法律、法规,能坚持在职学习者; 2、大学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满两年,已获得硕士及以上学位者无年限要求; 3、大专学历者,参加课程班课程的学习,可获得结业证书。
答人大在职研究生其实现在更名为: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了,这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2013)36号文件,原“中国人民大学在职研究生”更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课程研修班”,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流程及要求不变!而人大研修班指的是人民大学商学院,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针对企业家,企事业单位高管开始的学习企业管理和文化素养的继续再教育。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