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志远的小站

中长篇作品 - 《中国电影的激情年代》(长篇纪实文学》 ( 全部 )

发表于:《章回小说》2005年第12期
这不是一部人们熟悉的电影作品,却有着后来人们非常熟悉的电影艺术家:王家乙、吕班、陈强、于洋。用今天的眼光看,这部电影拍得的确有些粗糙,甚至,没有出现我们熟悉的标志着工农兵的厂标,后来才知道,1948年,还没有设计出东北电影制片厂的厂标。但当我们重新回味这部作品的时候却有着一种异样的感动。 这就是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桥》,讲述了哈尔滨铁路工厂的工人们为支... (1回应)
发表于:《章回小说》2005年第12期
  剧本诞生在电机车间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电影《千万不要忘记》改编自哈尔滨话剧院著名剧作家丛深1962年创作的同名话剧,话剧《千万不要忘记》在电影之前就已经全国知名,火爆异常。剧中“148块钱的毛料西服”、“打野鸭子”等情节作为时代的符号折射出上世纪60年代中国人的审美时尚,在当时曾轰动一时。 据这部戏的编剧、著名剧作家丛深生前介绍说:“1961年,我到哈尔滨..
发表于:《章回小说》2005年第12期
1963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冰山上的来客》以新鲜的题材和别致的艺术表现,引起观众注目。在表现新疆边防部队与匪特进行的激烈斗争时,既重视了一般惊险样式影片情节曲折的特点,又有着浓郁的民族色彩和抒情风格,以真假古兰丹姆与战士阿米尔的爱情关系为悬念,引人入胜地描绘了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惊险曲折的反特斗争。同时,影片还很好地运用了镜头画面和音乐等视听手段,抒情...

申志远的短篇作品 ( 全部 )

1962年的爱情 (试发表)
2013-03-15 17:27:38
  那是个真正的冬天,吐口吐沫,落到地上就变成冰块,泼一盆水立马摊一片冰,可以在上面打出溜滑。下雪时,天上飘的是鹅毛一样的雪花。   小林在太阳岛的青年之家的空地上指挥青年们义务劳动,棉胶鞋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人们饿,但是心里热,在1962年的严冬,青年们燃烧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激情。太阳岛的还是像西伯利亚未开发的原始森林,到处都是白桦树,紧靠...
2013-03-15 17:05:18
   1959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39岁的武兆堤走在南岗区的大直街上,他刚刚从南岗冰球场里看完外景出来,穿过尼古拉大教堂,一步跨进了秋林公司的大门。这个生于于美国的匹兹堡的电影导演早听说哈尔滨秋林的面包和红肠好吃,可一直没有机会来哈尔滨品尝。这天,来自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大导演心里有些郁闷,虽然导演了《平原游击队》《地下尖兵》、《工地青年》、《并肩前进》、《红领..
发表于:《哈尔滨文学历史回顾典藏金刊——小说林增刊》2006
  前些日子看了一部奥斯卡奖获奖片《天堂影院》,是一部关于电影放映员的影片。当时,教会统治下的意大利不许电影中出现接吻镜头,神父每天在电影院监视删改,老放映员便把接吻镜头全部剪下,接成一本片子。许多年后,老放映员的学生成为世界级的大导演,可他的启蒙老师却故去了,他一个人放起那本片子,追忆似水流年,银幕上出现了几十部经典影片的接吻场面,一遍又一遍……这情景相当...

申志远的广播 ( 全部 )

分享

抓特务
虚构 / 中篇 作者: 申志远 文章是作者在1980年抓捕纺织厂内国民党潜伏特务的真实经历。草根的抓特务的故事虽然没有银幕的谍战大片那么紧张刺...

分享

抓特务
虚构 / 中篇 作者: 申志远 文章是作者在1980年抓捕纺织厂内国民党潜伏特务的真实经历。草根的抓特务的故事虽然没有银幕的谍战大片那么紧张刺...

分享

抓特务
中篇 / 虚构 作者: 申志远 文章是作者在1980年抓捕纺织厂内国民党潜伏特务的真实经历。草根的抓特务的故事虽然没有银幕的谍战大片那么紧张刺激...

分享

抓特务
中篇 / 虚构 作者: 申志远 文章是作者在1980年抓捕纺织厂内国民党潜伏特务的真实经历。草根的抓特务的故事虽然没有银幕的谍战大片那么紧张刺激...

在豆瓣阅读发布了新作品

抓特务
作者: 申志远 中篇 / 虚构 文章是作者在1980年抓捕纺织厂内国民党潜伏特务的真实经历。草根的抓特务的故事虽然没有银幕的谍战大片那么紧张刺激...
1人
申志远
  • 作者: 申志远
  • 写作类型:

关注该小站的成员 ( 10 )

  • 同龄
  • 希木
  • Zhao.
  • 绿色暴力
  • 大喆学家
  • 梦醒
  • 李施德林
  • 封侯斋
本站 由 申志远 于2013年03月15日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