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C/PE机构IPO成绩单_投资界
旗下微信矩阵:

VC/PE机构IPO成绩单

在现阶段A股审核趋严、节奏放缓的形势下,中企赴港上市的热情有所提升。2024年以来赴港股递表的内地企业与往年相比显著增多,尤其是消费与生物科技领域赴港IPO热情高涨,其中不乏曾“折戟”A股的企业。
2024-04-08 13:23 · 微信公众号:清科研究     
   

清科研究中心 2024年4月3日2024年*季度,中企IPO数量持续下降(详见《再降温!一季度IPO准入变严》),在此背景下,VC/PE支持的中企IPO总量相应收缩,VC/PE渗透率也有所下滑。机构层面,VC/PE机构收获IPO数量减少,境内外市场的平均发行回报倍数降低,半导体领域的整体回报水平相对稳健。

01

VC/PE机构IPO成绩单

2024年*季度,收获2个及以上IPO的VC/PE机构共15家,平均持有IPO企业账面价值(按3月31日收盘价计算)约为6.6亿元。从账面价值来看,有12家VC/PE机构季度末所持IPO企业股份的账面价值超7亿元。

02

VC/PE支持的IPO总量及渗透率

VC/PE支持的中企IPO总量处于近年低位,科创板降幅较大

2024年*季度,29家上市中企获得VC/PE支持,同环比分别下降47.3%、40.8%。分市场来看,A股共24家VC/PE支持中企IPO,同环比分别下降45.5%、17.2%。其中,创业板VC/PE支持的IPO企业有7家,比2023年*季度减少4家;北交所次之,共6家,同比下降50.0%;降幅最高的板块是科创板,共4家VC/PE支持IPO,同比减少55.6%。境外方面,*季度共有5家VC/PE支持中企IPO,同环比分别下降54.5%、75.0%。

从首发融资额来看,2024年*季度VC/PE支持的IPO中企融资总额约合人民币218.22亿元,同环比分别下降54.4%、30.8%。分市场来看,A股融资总规模约合人民币196.37亿元,同比下降54.8%;其中科创板和创业板降幅*,分别为51.2%、75.8%。境外市场融资总额约合人民币21.85亿元,同比下降50.5%,其中,美股市场仅罗科仕1家VC/PE支持IPO,募集规模不足5,000万人民币,融资规模同比下降97.7%。

大额案例方面,2024年*季度,首发融资额最高的VC/PE支持IPO是上交所主板企业永兴股份(24.30亿元;不含战略配售金额,下同);规模相对较高的案例还有科创板企业艾罗能源(22.26亿元)和创业板企业诺瓦星云(16.29亿元)等。

A股VC/PE渗透率大幅提升,境外市场VC/PE渗透率较低

2024年*季度,中企上市市场VC/PE渗透率为63.0%,为近年低水平,主要原因是境外市场整体渗透率较低。

分市场来看,A股的VC/PE渗透率为80.0%,比2023年全年提升10.7个百分点,各个板块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科创板VC/PE渗透率达到100.0%;北交所、创业板VC/PE渗透率分别较2023年增长23.1、10.2个百分点。在监管趋严、IPO节奏整体收缩的环境下,获得VC/PE支持的企业相对而言更易获得市场认可。境外方面,VC/PE渗透率为31.3%,比2023年大幅下降26.9个百分点。

03

IPO账面回报

境内外平均发行回报倍数均有下滑,回报分布整体下移

2024年*季度,境内外市场的平均发行账面回报水平同步下滑。境内方面,A股平均账面回报水平为3.02倍,贡献较高回报个案的有龙旗科技、盛景微等企业。境外市场的平均账面回报水平为2.59倍,其中港股企业速腾聚创贡献较高回报个案。

半导体领域上市后回报走势相对良好,电信及增值业务领域个案拉高回报水平

从行业来看,半导体及电子设备行业整体表现相对良好,按首日、20日以及3月31日价格计算的倍数均超过5倍,高于发行时的回报水平,但与2023年行业的平均回报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幅度的下滑;此外,电信及增值业务领域受龙旗科技较高回报个案带动,按各个口径计算的回报水平均高于其他行业。

04

结语

综上,2024年*季度,在密集释放的严监管信号下,A股新股发行市场明显降温,上会企业数量也大幅减少,IPO审核的真实过会率仅21%,是注册制改革以来的低谷。3月15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一文,再次提出若干措施,旨在从严监管企业发行上市活动,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尽管短期内中企境内上市面临一些挑战,但长远来看,通过从发行上市准入环节严把关,从源头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将成为推动A股资本市场稳健发展的内在驱动,同时为上市企业群体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值得关注的是,在现阶段A股审核趋严、节奏放缓的形势下,中企赴港上市的热情有所提升。2024年以来赴港股递表的内地企业与往年相比显著增多,尤其是消费与生物科技领域赴港IPO热情高涨,其中不乏曾“折戟”A股的企业。未来一段时间,或将有越来越多的中企瞄准港股市场,寻求更为宽松和灵活的上市环境。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清科研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