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亚运会六成徽章,中国小镇里的「产业冠军」_投资界
旗下微信矩阵:

承包亚运会六成徽章,中国小镇里的「产业冠军」

以后,陈加枢想在当地建立配套齐全、产业链完备的徽章工业园,解决资源能耗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共同发展。
2023-09-05 19:18 · 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  易琬玉   
   

杭州亚运会即将到来,小小的徽章、纪念币成了最早一批受到消费者欢迎的周边产品。在亚运会官方旗舰店里,限量20万套的纪念币月销已超过5000件,上架的60多款徽章也持续热销。

离亚运会开幕不到一个月,陈勇又接到订单,需要临时赶制一批用于亚运会专机的机长徽章,“数量不多,但要重新开模”。陈勇是温州金乡徽章厂亚运生产小组的领头人,其实早在1990年,*次承办亚运会,金乡徽章厂就制作了开幕式纪念章,多年来为国家直属机关、政府部门及重大活动制作过各种服饰产品。

陈勇所在的金乡徽章厂,由他舅舅陈加枢一手创办,这位曾经的文艺兵在退伍后,一路成为“徽章大王”,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名震上海滩,如今能年产上亿枚徽章。本届杭州亚运会,金乡徽章厂生产了赛事约六成的徽章制品,日产徽章最高可达10万枚。

01 从不起眼的小生意开始

金乡徽章厂的产品陈列室里,展示着数万种大大小小的徽章,有普通校徽,也有很多制服徽章。

早年间,金乡镇并不丰饶。20世纪70年代末,这里人均耕地0.35亩,只有两家国营工厂,100多名职工,剩余大量劳动力。

当地很多人从事与金银器、铸造相关的行业,“家家户户叮叮当当”,他们依靠“一双手、二条腿、三分邮票、四小产品”,在全国各地卖校徽、饭菜票、工作证、标牌赚到了*桶金。

1980年,当了五年文艺兵的陈加枢退伍,回乡后他没有选择竞争铁饭碗,而是走南闯北跑市场。他的爷爷是金乡有名的金银器师傅,算下来,家族从事金属加工行业也有近百年历史。

靠着金乡的制造优势,陈加枢去曾经演出过的山西推销校徽,仅一周就谈下7000元的订单,“赚了三四千块钱,那时候的三四千块钱不得了”。

当时,金乡还是家庭作坊的生产模式,只能靠价格优势接工艺简单的小订单,“复杂的大单,需要对接好几户人家,客户嫌麻烦,也不放心”。想把生意做大的陈加枢嗅到商机,1983年,他创办了金乡徽章厂,一条龙完成徽章生产,保质保量。

金乡是位于闽浙交界的小镇,由于交通闭塞,厂子打不开名气,陈加枢就带着5名员工,花4万多元,在上海如意酒家摆了30多桌酒席,邀请200多家客户到场订货。现场,他公开“摆擂台”,向全国的同行“叫板”,要和他们“比质量、比价格、比信誉、比速度”。

陈加枢回忆,“4万多元的消费,把酒店经理都吓到了”,引得上海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免费打了几天广告”。从上海回来的第二天,一位外商给陈加枢打来电话,下了8万个徽章的订单。

一炮成名后,陈加枢在北京、上海都设立了办事处,有美国的企业慕名而来,定制了大批军用帽徽、领花,金乡徽章厂在客户介绍下,又打开了英国、联合国等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市场,军用、民用订单纷至沓来。

但好景不长。由于内部意见出现分歧,松散的管理使得生产急速下滑,市场也日渐萧条。到1987年底,厂子亏损20多万元,资金周转困难,股东们决定以35万元的价格,卖掉徽章厂,但无人敢接盘。

当时陈加枢是其中年纪最小的股东,他看好徽章市场,于是决定把徽章厂买下来,一个人从头再干。

陈加枢只好重新去跑市场,但是由于生产管理不到位,好不容易接来的订单,因为质量不过关被退货,甚至有客户赶到金乡要求赔偿。

不愿认输的陈加枢,咬牙加大投入,引进先进设备的同时,派人到上海高薪聘请高级技师,在加强生产、财务、供销等管理制度后,终于扭亏为盈。

02 高光时刻背后

能获得亚运会特许商品生产资格,离不开金乡徽章厂三十多年积累的“大单”经验。

90年代初,金乡徽章厂就为国外的客户生产制服徽章,陈勇还记得,“当时外单的要求都不简单,有的甚至用到景泰蓝、珐琅等复杂工艺,我小的时候,我妈也在厂里研究这些技术,后来还专门去上海和景德镇请师傅指导”。金乡徽章厂也因此沉淀了诸多技术和资源优势。

之后,面对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任务,陈加枢都一一完成了。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纪念品”招投标大会上,金乡徽章厂报出了与各地标价相差四五百万元的标价,连成本都难保证。

“5天打样、5天生产、10天限期交货。”中标后,陈加枢赶回金乡,还没到家门就又收到“紧急命令”——因为抗震救灾首批部队提前撤离,要赶在三天内赶制完成纪念章。没来得及细看手中图纸,陈加枢泡在厂里紧急动员,三天赶制出几千套、上万件纪念徽章。

2021年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其中的220万套就产自金乡徽章厂。每一枚小小的纪念章,都要经过23道工序,仅电镀就需要七次,每处色彩都有严格区分,但又要保持整体一致,为了保证圆鼓面的主章表面均匀,电镀材料必须做到瞬间凝固,因此涉及的工艺十分复杂。最多时,厂里有800多名工人加班加点地干,终于在2021年5月底提早完成任务。

技术和工艺是金乡徽章厂的门面,作为技术领导人的陈勇,从1990年就跟着师傅学习材料和化学知识,研究雕刻雕塑技法,“当学徒时天天磨铁,磨到后面摸一下火花,就能感受出铁块的软硬程度”。厂里也不乏专攻某一技艺的老师傅,“因为各类工艺都可以在厂里完成,我们才能在承接国家部委订单的同时,研发设计受市场欢迎的文创产品”。

03 为亚运徽章筹备近五年

2015年,杭州成功申办亚运会,公布的吉祥物徽章就产自金乡。从那时起,金乡一直深度参与亚运会徽章、周边文创的设计与制造。

陈勇是金乡徽章厂亚运徽章项目的工艺设计总负责人,他从2018年开始接触亚组委,“经过亚组委商务组严格考核、打分,终于在2019年通知,我们的产品被评到了90多分,获批亚运会官方特许商品的生产资格”。

为此,金乡徽章厂给亚运会开了生产专线,调配厂里的老手,组成亚运生产小组,“亚运会订单量大、要求严格,而且保密意识要强”。生产小组要有随机应变的抗压能力,也要在保证速度的同时出品稳定。

目前,金乡徽章厂已经出品了上百款亚运徽章,其中有的是亚组委官方下单,也有的是拿到亚组委授权的企业下单,总产值预计能达1亿元。

在两个多月时间里,他们首批生产了近三百万个纪念徽章,“等亚运会正式开始,还会有百万量级的加单,但对我们来说不成问题”。

一枚亚运徽章大概有20多道工序,包括电镀、点漆、印刷等等环节。除了生产图样确定的指定徽章,团队还能自行设计周边款式,“但设计图样从屏幕上落到金属徽章上,完全是两回事”。

以色差为例,设计软件用RGB或CMYK标记颜色,工厂印刷用的则是潘通色号。有时设计图上的颜色并没有准确对应的潘通色号,只能靠肉眼判断最接近的印刷用色。而且,由于印刷的徽章底板材料不同,印刷之后呈现的色彩也会有变化,“只能尽量减小色差,但没办法完全消除”。生产细节要求严格的亚运会订单,是个不小的挑战。

工厂在制作一款以西湖风景为主题的徽章时,由于山水图样本身就以冷调的青绿色为主,印刷在金属上色调更偏冷。但亚组委希望徽章能呈现亮色调,陈勇难以靠色彩印刷调整,于是想出“在湖面加一层金粉”的法子,使徽章呈现出波光粼粼的亮闪色。

亚运徽章造型复杂多样,有的甚至用到了镂空、珐琅等技艺,想要在小小徽章上逼真还原设计图,难度其实很大。在金乡,尽管几乎家家户户都造徽章,但家庭作坊大多只能完成单一环节的生产,最早做到一条龙生产的金乡徽章厂,也*承接大型高规格订单。

“多条腿走路”是金乡徽章厂多年发展壮大的思路,如今的金乡还是“徽章之乡”,*的区别是“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少了,家庭式作坊也基本实现了自动化生产,“散户承接更灵活的小订单,无法在家里完成的工艺,还能放厂里来搞定”。以后,陈加枢想在当地建立配套齐全、产业链完备的徽章工业园,解决资源能耗过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共同发展。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电商在线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