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乘资本,又一个新能源IPO_投资界
旗下微信矩阵:

千乘资本,又一个新能源IPO

又一家新能源企业成功上岸资本市场。今日(9月19日),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帕瓦股份”)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2022-09-19 14:51 · 投资界综合     
   

又一家新能源企业成功上岸资本市场。

今日(9月19日),浙江帕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帕瓦股份”)正式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公开资料显示,帕瓦股份成立于2014年7月15日,专注于NCM三元前驱体、尤其是单晶型中高镍三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内先进的单晶型NCM三元前驱体生产商。

翻开帕瓦股份的招股书不难发现,成立至今,公司共吸引超过20家VC/PE机构参与其历次融资。尤其在去年6月的最后一轮融资,诸多机构加入争抢,最终以厦门建发、晨道投资等10家机构抢滩成功,俨然是新能源投资热的缩影,千乘资本再次加注。

但回忆最初的投资场景,千乘资本创始合伙人熊伟却直言,当时新能源行业整体处于低谷期,尽管团队对新能源赛道一直是逻辑性、系统性看好,但直到帕瓦股份之前,团队并未在锂电行业材料下注过一个项目。帕瓦股份的连续两轮投资,填补了千乘资本此前在新能源赛道中材料领域投资的空白,也为机构的全产业链布局走出了坚实的一步。

快速决策入局帕瓦股份

千乘资本与帕瓦股份的结缘,来自一次“命中注定”的股权转让。

2020年底,帕瓦股份已在紧锣密鼓准备IPO,自2018年下半年后持续的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滑坡、板块总体业绩波动剧烈,加上公司自身释出的股权份额较小、要求决策时间短。千乘资本的首次入局,正发生在这一次“偶发”的机会窗口。

在千乘资本合伙人成功眼里,帕瓦股份核心团队的技术背景和商业变现能力,无疑是促使千乘做出快速决策的关键要素。资料显示,帕瓦股份总经理张宝曾任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中南大学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科带头人,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多项专利授权,学术研究积累雄厚、技术背景亮眼。此外,他带领团队顺利实施锂离子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产业转化项目,并在2019-2020年两年实现销售约11亿元,业务能力同样*非凡。

“像这样既具备教授风范、同时具备市场野心和业务能力的创业者是十分罕见的。”成功对张宝如此评价道。

为快速推进项目投资决策,几天后,千乘资本便抵达帕瓦股份开展尽调,仅耗时两周,千乘资本便于2021年上半年正式入股这家“拟上市公司”。

但千乘资本对帕瓦股份的野心不止于此。千乘团队认为,彼时新能源行业整体复苏迹象已现、三元前驱体市场即将快速放量,与匆忙登陆资本市场相比,对于帕瓦股份而言,如何抓住整个市场高速发展的时间窗口,通过获取资金扩充产能、进入主流客户供应链,从而实现顺利转型更为关键。

基于上述思考,尽管当时仍在春节期间,但成功依旧多次与帕瓦股份核心团队进行沟通,过程中帕瓦股份认可了千乘团队对行业和公司发展的业务逻辑判断,决定在上市前再进行一次增资。“回过头看,这个决策非常对,那一轮融资最终融资规模到7亿元,千乘资本持续追加投资。这笔融资帮助公司提前部署产能、拓宽客户,同时帮助帕瓦在去年年底申报材料后,因为规范性高、业绩发展快,后续过会和挂牌节奏也很快。”在对帕瓦投资复盘时,熊伟如是说。

谈及帕瓦股份上市后的预期,熊伟直言,未来公司的发展将取决于其技术是否持续保持*性。在他看来,锂电行业后续竞争将围绕降本提效、提高能量密度“开战”,市场需求空间广阔。“公司做大之后,整个产业链、生态链的构筑将推动其在三元前驱体材料领域成为平台化公司,我们认为从张宝教授的技术积累和格局认知角度出发,他们都具备做大做强的前提要素,关键是看后续如何执行。”

不惧低谷接连投出本垒打项目

自“双碳”目标之后,新能源赛道无疑成为当下中国创业投资的热土,诸多投资机构纷纷加码,使行业成为目前鲜有的投资风口。更有经济学家直言,“当下不投新能源,就像20年前没买房”,直指新能源投资“遍地是机会”。

但千乘资本对新能源赛道的投资布局显然远早于当前的“热潮”。入行初期就已经关注到新能源赛道的熊伟,在创立千乘之前通过深入行业研究分析,敏锐意识到新能源行业的实质是“周期性行业”,这意味着行业必然有潮起潮落。

2015年,依靠补贴、示范推广、出台总体规划与行业规范,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行业整体迎来投资爆发期,诸多投资机构集中抢滩新能源汽车。仅一年之后,相关部委接连出台政策,释出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信号,给刚起势的行业整体蒙上了一层阴影。但基于对新能源赛道逻辑性、系统性看好的基本认知,熊伟在千乘成立初期就果断出手了海目星,也是千乘团队成立后在新能源行业投资的吃下的“*只螃蟹”。

“我们一开始对新能源方向就非常认可和重视,2016年千乘刚成立,我们就投资了海目星”。事实上,熊伟与海目星的初次接触差点就成为了“遗憾的结局”。彼时海目星刚结束一轮融资,千乘资本本无缘入局,但不甘心的熊伟坚持与创始人赵盛宇进行了长达2小时的沟通,最终千乘顺利跻身海目星A、B两轮融资的投资机构队伍。

当时海目星正从专注3C到进军锂电行业,但锂电的订单规模和交付难度远大于3C行业,交付能力是每家锂电设备供应商的核心竞争力。于是熊伟通过自己的行业人脉,为海目星引进多名核心人员,极大地提高了交付质量和能力。也正是经过千乘资本的积极赋能,海目星顺利开拓了锂电行业的客户,陆续拿到大订单,撑过了“行业补贴大幅退坡”的2019年,并于2020年9月9日在科创板成功首发上市。

熊伟直言,“一级市场的股票解禁后*时间减持变现,在流程上非常正常。但我坚定看好新能源方向,同时也看好海目星团队在新能源领域内的布局,在取得LP的认可和支持下,我们选择解禁后继续持有。”这一战给千乘资本带来超10倍回报,与千乘一期基金规模相当,海目星成为千乘资本的*“本垒打”项目。

千乘的另一个“本垒打”项目,则发生在芯片领域的纳芯微,投资时点同样发生在行业低谷期的2019年。在行业整体不景气的情况下,当时华为事件的发生,让熊伟意识到,纳芯微很有可能借机成为华为模拟芯片的前几大主力供应商,高端芯片的国产化进口替代运动势在必行。

由于一年前已经对项目做过详细尽调,再次启动投决流程的团队这次不到20天时间就走完了对纳芯微的内部决策流程。2019年10月,千乘资本成功领投纳芯微数千万元A轮融资。不到半年时间,在纳芯微新一轮融资前,千乘资本基于对纳芯微团队和公司发展前景的看好,果断将老股东的转让份额全部拿下,成为了纳芯微的第二大机构投资方。直至目前,千乘资本持股价值已超12亿元,该项目账面回报已高于一期基金的两倍。

事实上,芯片领域一直是千乘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尤其是芯片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显然成为千乘资本布局的“重中之重”。除纳芯微外,千乘资本还投资了宏微科技(主营功率半导体IGBT业务,已于去年9月科创板上市)、数明半导体、琻捷、类比半导体等企业,这些企业的主营业务已全部扩展到新能源赛道。从模拟芯片到功率芯片,从锂电池到新能源车,千乘资本的新能源投资版图已然缓缓浮现。

在材料这一细分领域,千乘团队在帕瓦身上初试身手后,通过在行业中对投资机会进行系统性梳理,又于去年年底挖掘了坤天新能源这一项目。

与投资帕瓦股份时情形类似,国内研发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成熟企业此时已有贝特瑞、璞泰来等,但通过尽调后熊伟发现,坤天新能源切入的角度集中在人造石墨产品,是目前整个负极材料的瓶颈所在。“我们发现坤天新能源团队在石墨化技术成本比同行平均低了两到三成,通过技术降本提效,有望进入大部分主流电池厂的供应链。”正是千乘团队的这一独到发现,让他们在其他投资机构仍在犹豫不决的时候,果断决策投资,还协同企业方引进了产业资金。

产品领域,千乘资本近期布局了主营业务为光伏电池片的英发睿能。熊伟指出,团队基于长期看好光伏行业发展的前提下,认为电池片是行业中技术含量最高的细分领域、资本准入门槛也较高。“从目前来看,公司近年业绩将大超预期、明年也将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明年很可能是电池片企业的大年。”

至此,从产品维度的投资逻辑来看,千乘资本已经在新能源行业供应链的设备、芯片、材料和产品领域实现了全面布局。熊伟表示,千乘对于新能源行业的看法始终保持“周期性行业”的态度,但千乘的投资原则,是判断行业内的企业是否有穿越周期的能力。“只要有,千乘就愿意陪着他们走下去。”熊伟说。

坚定信念长期看好新能源投资

谈及对新能源行业的未来投资方向,熊伟从源网荷储,即对应发电侧、输电侧、用电侧和储能侧的四个维度进行了解读。

站在源侧,熊伟判断,新能源不仅是“双碳”,还涉及到国家地缘政治和能源安全问题,而随着光伏发电效率的持续提升,未来每年发电成本将以5%-10%的速度下降,显然传统能源机会将持续被挤压。他强调,传统能源的设备足够成熟、工艺足够完善,材料虽然也在迭代,但边际效应进步的空间已经不大。未来随着折旧和技术老化,商业价值会逐渐丧失,终有一天传统能源会退出历史舞台。但站在当下,传统能源体量依旧巨大,千乘从提升传统能源运营效率的角度出发,从数字化、智能化在流程性行业应用的逻辑,在这一领域也做了一些布局,未来也将继续深耕。

而在荷侧,熊伟认为*的市场空间是新能源汽车以及配套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创投机构而言,围绕这个产业链上对各环节供应商做布局,将存在较大的投资机会。“尽管千乘资本没有直接投资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企业,但围绕新能源汽车和电池的供应商,已经做了大量布局,包括纳芯微、数明半导体、帕瓦股份、坤天新能源、海目星等都属于这个领域。”

网侧则是熊伟认为目前新能源领域的*瓶颈。但熊伟也指出,未来这一侧必然会朝着智能电网推进,随着电气化设备、用电需求不断增多,负载端也会持续发生变化,对电网进行智能调度将是一大投资机会。“团队在2019年就投资了主营业务为电网信息化、智能化设备的三清互联。从目前来看,虽然售电市场化改革和智能电网建设进度不达预期,但未来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提升,新能源发电量越来越大,改革的速度就会越来越快,当中必然会涌现越来越多的数字化、智能化投资机会。”

最后一侧的储能,尽管熊伟认为未来国内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将释放大量储能发展机会,但对于创业投资而言,由于行业资金体量需求大、行业非市场特征明显,截至目前团队还没看到合适的投资机会。“不排除未来可以发现有效解决发用电不匹配现状的优秀项目,但从目前看来,这一领域并不适合我们去做布局。”熊伟说。

即便当前新能源行业投资持续火热,但熊伟及其团队始终保持独立思考、专业积累、克制理性的清醒头脑,通过建立自身的认知壁垒,在投资实践中跨越周期、实现投资回报。“尤其在当前火爆的局势下,更需要团队有长期思维和布局逻辑,而不是随波逐流。目前千乘投资团队有40%的人员布局在新能源赛道,今年以来新增人员也基本在这一方向。”熊伟说。

熊伟表示,既然长期看好新能源行业投资,就意味着团队必须始终保持在市场上,维持自己对行业的敏感度。“对于机构和投资人来说,要时刻在市场里保持敏感度,做好自己的功课,构筑自己的认知壁垒,在挖掘项目的时候,有机会就‘开枪’,没机会就做研究、继续等待或创造机会,而不是盲目从大流,做投机行为。这就是千乘资本长期坚持的投资原则。”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投资界立场。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题,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