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我被裁员了_投资界
旗下微信矩阵:

年底,我被裁员了

消减成本、人员优化和调整重组,往往会成为很多企业裁员时的标准话术。
2021-12-11 18:59 · 鞭牛士  魏冰 李晓利   
   

比没有年终奖更可怕的是突然的裁员、优化、末位淘汰。进入年末,裁员消息愈演愈烈。

教培行业的裁员一直在持续,新东方好未来作业帮无一幸免,千万从业者陆续离开教培业。

而从9月开始,至少有十余企业爆出裁员消息,其中包括爱奇艺、携程、字节跳动、快手、阿里、腾讯、百度、水滴筹等大厂。

消减成本、人员优化和调整重组,往往会成为很多企业裁员时的标准话术。

裁员多发生在年末,这是因为到了年末,员工终奖福利支出高于招聘成本,部分公司或是因快速扩张外加经营不善导致年末现金流紧张,往往选择年末裁员来年再招,以节省成本。

鞭牛士和多位经历过裁员的员工聊了聊,他们有的来自遇到增长瓶颈的互联网行业,有的来自辉煌不再的房地产行业;有的刚刚毕业即遭遇失业,备受打击;有的摸打滚爬十余年,已做好了转身的准备;有的在焦虑自己下一份工作;有的感慨离开了紧张、高压的工作环境,终于有时间读书旅行,投入在家庭当中。

有些企业裁员速度像龙卷风一样快,上午宣布裁员,下午直接签字走人。有些被裁的员工遭遇暴力裁员、赔偿不合理、拒绝赔偿等一系列问题。

如果裁员是不可避免发生的阵痛,在这场愈演愈烈的裁员潮中,他们能否体面离场,平稳转型?

以下,是他们的故事。

我,程序员,被调到客服岗

杜宁 互联网公司 25岁 程序员 职龄:3年

我研究生毕业之前就在这家公司实习,毕业之后顺利转正,做后端开发。已经在这家公司待了三年多了,今年被裁员,目前待业。

我们组今年被裁员很严重,期间还换了一个领导,框架也被优化过一次,今年我们这组27个人中只剩下7个。

我认为被裁员和工作能力无关,我在我们组绩效并不是最差的,我被裁了,一些绩效垫底整天摸鱼的同事却留下来了。我成了派系斗争的牺牲品。

我们在裁员时,多数情况下不分能力、年限和绩效,而是看你是属于哪个派系的,新人加入公司后,会自动形成一个派系,当某一派系逐渐掌权,非派系的人就会在合适的契机被裁掉,即使他能力再强,绩效再好也没用。真实的职场可比宫斗剧精彩多了。这在我们公司内部是公开的秘密,大家都知道,只是敢怒不敢言。

我走的时候比龙卷风都快,从被谈话到离开一天就搞定了,其他同事也陆续在一周内走完了。

当时HR找我谈话时,隐约透露出,“你们和这个派系没有共同追求”,新来的领导也不敢惹,毕竟刚来还没在公司站住脚。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裁掉有用的人,留下的大家都懂,业务不行,都不干活还互相留着。

在赔偿上,公司逃避N+1个月的工资补偿,说我能力不足,没有融入团队,希望我自己主动提出离职。表示会配合我下份工作的背调,还威胁我说,“不然背调会出问题”。

我既不甘心又觉得害怕,但我不敢赌上我的下份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我既没有赔偿也没有拿到年终奖,总共算下来,损失了几十万。

在此次裁员之前,我也面临过调岗。我一个程序员,把我从技术岗调到客服岗,并签署了PIP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绩效改进计划,简称“PIP”),结果因为过于苛刻的指标被淘汰了。

其实被调岗时我就意识到可能被裁员。

我在此想遇到同样遭遇的人一个建议,签署PIP时尽量看清楚上面的说明要求,如果遇到刁钻、完不成的情况下,尽量不要签署PIP,但这样或许在公司就待不久了,建议骑驴找马。

还有一个同事,今年合同到期了,没有续约,只给了N个月的工资赔偿。另外一个今年校招加入的同事,也在转正前一天被通知试用期没有通过,给了0.5个月的工资赔偿。

今年我们公司招了很多人,但也走了很多人,有主动离开的,也有被裁掉的人。这种大量招聘后又大量裁掉的模式好像是很多企业都在采用的一种模式。

对于我们公司来说,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项目多,预算也多,HC(headcount,名额)不设限,所以招人很多,HR只挑选匹配适合的人,如果这个人不能适应当前的目标则面临淘汰。

我们都是公司OKR的工具,基本上都成了消耗品,这批人用完了,HR再换下一批人,我都没有归属感,感觉纯粹是把我们当成消耗品,没有未来发展。

我想告诉即将入职的新人,尤其是应届生:快跑!

HR:年底了,被裁员的多给半个月工资

默默 互联网公司 24岁 运营 职龄:2年

在参加2020年校招会时,我被丰厚的福利待遇所吸引,毫不犹豫投递了这家公司。在经过6轮面试和笔试后,如愿拿到offer。

我们公司福利上,加班有补贴,饭补和交通补一样不落;每个节日都会有500-1000元红包;还经常组织团建活动。

我的base在上海,做的是运营岗位。我们组的领导也很nice,手把手帮我解决我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对我帮助很大。

6个月后,我顺利转正,心里也踏实了。在这座大城市里,我找到了归属感,也希望在这里长期扎根下去。

但今年以来发生了很多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先是工资绩效越来越少,之后公司的整体福利也被削减,取消了加班费,过节红包也没有了。

在此之前,我刚刚交了一个女朋友,并准备租一个更大的房子,可就在此时我的生活发生了转折,让我猝不及防。

我在上班时,突然收到HR的飞书信息,“我想和你谈谈”。我心想,最近公司很多人都走得差不多了,估计裁员的事情落到了我的头上。

我紧张极了,到了会议室后,HR先开口说,公司最近发生调整,虽然很不舍,但公司是有“271”(20%超出期望,70%符合期望,10%低于期望)绩效管理考核,希望我在11月之前离职,并支付我0.5倍工资赔偿。

我质疑赔偿不合理,表示应该符合N+1个月的工资补偿,同时希望年底双薪也能给到我。

HR说,你到11月4日才满一年,没有达到N+1个月的工资赔偿,年底双薪更不可能。

我顿时明白,公司希望我11月4日前离职,这样公司不但不用再为我缴纳11月份的社保,还能少赔付我半个月的工资。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僵持下,HR松口说,马上年底了,考虑到你们过渡比较困难,公司为了照顾你们,协商决定多给你半个月工资。

我料到了,公司就是“打一巴掌给个甜枣”,希望我赶紧离开。随后HR拿出解除协议,上面详细写着赔偿金额、工资结算日及保险缴纳截止日,除此之外,还有一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承诺放弃一切追诉和劳动仲裁的权利”。

我痛恨这样的条例,但是我也很无奈的在协议上签了名。之后用一个小时交接完手里的工作,当天就收拾东西离开了公司。

我主动退出了各种和工作有关的群,以免被踢出群时尴尬,并在飞书上完成最后一次打卡,再打开时,我已经被踢出了公司团队。

如今躲在出租屋里继续找新工作,可是目前一条面试通知都没有收到,我知道,年底工作不好找,再加上自己工作经验不足,无人问津再正常不过。

我还隐约记得我毕业时的沪漂梦,以为一个211毕业生可以混的风声水起,可没想到这么快就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但我的家人安慰我说,留下的不一定是好事,离开的不一定是坏事,实在不行回家来也好,至少还有爸妈陪着你。

是的,我还有家,还有爸妈。但我还要继续我的沪漂梦吗?还是在此时该结束了?

公司很难,做出裁员的决定很无奈

JJ 房地产公司 30岁 运营职龄:8年

我是地产行业的,在现在的公司已经工作2年多了,做运营岗,忙的时候一个人大概要跟6、7个项目,是“007”工作制。

在地产行业从事着非地产业务,所以被裁员在意料之中,甚至还比预期来得晚一点。

今年7月份,房地产行业第四道红线颁布,规定房地产企业买地金额不能超过销售额的40%,我开始意识到行业变天了。结合此前颁布的三道红线,基本上就是加强了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行业开始进入下行周期。

房企的重心开始从增量资产转移到存量资产上,而存量资产的运营其实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它更像养鱼模式,和房地产行业这种高周转的模式相去甚远。公司给了我们三年的时间,期间如果有人接手就卖掉,卖不掉的就“去肥增肌”。

但行业的变化有目共睹,没有人想为一个即将没落的行业死命坚守。就连我们区域中心的负责人都在找下家,你说我一个基层员工还在这里耗着干嘛?

在此之前,我曾经历过被调岗。一段时间内,公司的人员流动都很大,坐在身边的人还没来得及说话,下周见面就已经换了新人。异常的人员流动和调岗都再次加强了我对裁员的判断。

再玄学一点,当时我的工牌都丢了,补了三个月都没补回来,我觉得我和公司的缘分在一点点断开。

所以HR找我谈话那天,我大概猜到了他的来意。进会议室之前,我悄悄把录音笔揣进口袋里。

但是和预想中的强硬不同,HR开始讲述行业有多艰难,公司有多艰难,作出这样的决定有多无奈。确定了N+1个月的工资赔偿之后,我马上同意签合同。他可能也没想到我答应的如此干脆,甚至连离职协议还没打印。我忍住雀跃的心情,尽量表现的沉重。

签完合同之后,我当天就离开了公司。

我只记得离开公司那天阳光很刺眼,我特别开心,快三年了,终于可以去旅行了!

在进入地产行业之前,我曾在传统媒体做内容工作,之后,我也一直在经营自己的社交平台,到现在已经有小十万的粉丝体量。因为高强度的工作,我很难兼顾两边,也一度产生过离职做专职博主的想法,但如果不是被裁员,我可能会再拖一年、两年、甚至很多年。

这次经历给了我一个启示,不要再迷信“铁饭碗”,在这个时代,朝阳行业也有可能变成夕阳行业,技能才是立命之本。

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裁员这个词,听起来充满了焦虑和恐惧。但它同样意味着与旧生活的诀别。于我来说,裁员仿佛给我的生活划开一个口子,口子外是生活的另外模样。

我甚至觉得裁员在这个时间来的得刚刚好,我今年三十岁,被裁员给了我豁出去all in契机和勇气。

在裁员浪潮的大背景之下,恐慌和焦虑情绪像瓦斯一样蔓延,我希望能给大家看到别的可能性。

江湖上还要遇见,没必要撕破脸

阅阅互联网公司 30岁 销售 职龄:10年

我觉得被裁员很正常,我能提供的东西和公司的业务线不能结合了,我们无法达到共赢。

两年前我进入这家公司,主要对接电商客户。但是发展到现在,电商行业中的巨大利润空间已经被挤压的所剩无几了。另外,就是出于公司架构和业务线的考虑,可能到明年,我们公司就完全放弃电商行业的客户了。

但是我进入职场十年的时间,一直对接的都是这个领域,我手上的客户资源也多集中于这个方向。

所以和前面说的一样,当我擅长的领域和公司的发展规划不再一致,目标不再相同,我们之间就很难实现共赢。这个时候,出于公司的考量,我认为裁员无可厚非。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也希望去找更适合我的赛道。8月份的时候公司对我们组进行集体转岗,我被转去跟品牌组。我进入的时候这个赛道的大客户已经被分食完了,拓新困难。销售嘛,最重要的就是赚钱,当平台不能助力我赚更多钱的时候,离开是必然选择。

其实转岗的时候我就有产生过离职的想法,不过因为当时我入职马上满两年,身边同事也都劝我,“再等一等,补偿能多拿一点”。

又等了两个月,公司找我聊裁员,说行业的问题和公司的困境,并且给我们一个月时间对接新的工作,大家也都能理解。

我是做销售的,赔偿就是底薪的N+1个月的工资补偿,没多少钱,但大家都拿的一样。只要是公司按照合法程序,一视同仁,钱多钱少我都能接受。

因为赚钱的时候也是依托于公司的平台,现在我不再能为公司创造收益了,我很理解公司的决定。江湖上还要遇见,没必要撕破脸,甚至我希望它能越来越好。

另外,我认为被裁员这件事不会对我之后的工作选择有影响。首先,因为裁员这件事情公司对我会有愧疚,所以离职证明肯定会表明是个人原因。其次,面试下家公司时,也没必要上来就说我是被裁员的。第三,如果跟下家公司讲清楚,因为公司整体架构或者政策的改变被裁员,我认为大家都可以理解。如果仅仅因为被裁员,就不要你,我觉得这家公司也不怎么样。

之后我可能会先休息一段时间,看看机会。然后会比较偏向能帮到我老公的一些赛道,这样互有助力,也能发展的更好。

“被裁员后我最担心的不是赔偿而是保险断缴”

小月 互联网公司 25岁 英语老师 职龄:2年

在来北京前,我一直在家乡的教培机构做老师,但到了2020年,因为疫情招生效果不好,拿课时费的我对此很焦虑。想着,不能这样下去,或许大城市的影响不那么大。

于是我有了去往大城市去更大教培机构的想法,2020年6月我来到北京,加入了现在这家比较大的教培机构。

在经过三个月的培训后,我在9月份正式入职,成为了一对一的英语老师。

我有一个特殊情况,由于我不是师范学校毕业的,目前还没有拿到教师资格证,入职时,公司也强调在一年之内拿到即可,期间我努力考教师资格证。

不过,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公司变化剧烈,到了今年6月以后,机构对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不再进行排课。

这些老师只能靠“老生”支撑,而当时又恰好在6月这个节点上,也就意味着中考、高考群体马上毕业,只剩下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的学生,课时费骤减。

另外,由于一对一老师没有底薪,只有时薪,靠这部分“老生”支撑生活非常困难。甚至在交完五险一金之后,有些老师只到手十位数或个位数的薪水。

随着“双减”落地,这时公司经历了大规模退费,当时我手上仅存的几个学员也存在一些退费情况。

前几天,公司决定解散初小一对一辅导。*解约的是我们这些没有教师资格证和没有课程的老师。

在赔偿上,我们是按照平均工资的N+1个月的工资赔偿,但是由于前两个月减员的减员,停课的停课,到被裁员的时候,我们的月均薪资已经被平均了。

比起赔偿金我更在乎的是社保断缴。由于户口不在北京,我之后想继续留在北京,面临*的问题就是五年社保。

至于未来的方向,因为从小的教师梦,我还是希望继续在教育领域发展。

最近的打算就是先把教师资格证拿到手,然后再看看老家的机会。会考虑进入学校当一名老师,无论是公办学校还是私立学校,毕竟更稳定一些。

“被裁员后我去做数学老师”

依琳 互联网公司 25岁 运营 职龄:3年

我毕业之后就一直在互联网行业,今年跳槽进了一家新公司。

在我工作3个多月后HR就找我谈话,说这个行业有一部分原因是受到政策监管而导致亏损严重,公司开始减少亏损、控制成本,这需要砍掉低效率的业务和作品,需要进行裁员。

其实在今年我们公司财报发布后,我就有预感我们可能会有裁员计划,裁员肯定会*危机到我们这群试用期的人,结果,我们公司试用期的员工无一幸免,都被裁了。

我是因为这份工作才来到北京的。我2018年毕业,一直在一个比较安逸的城市,做程序外包,工作比较轻松。

加入这家公司之前,我和朋友了解过,因为觉得整体氛围比较躺平,也不怎么加班,薪资待遇又比我之前的工作优渥很多,所以才想来试试。

但是三个月时间,我的北漂梦就被打碎了。对我的打击还挺大的。补偿是按照《劳动法》走的,1.5倍相对于程序员的工资基数,也够维持一段时间的生活了。

被裁员之后,也有很多猎头联系我,多的时候我一天接到了20多个电话,期间也面试了几家,但都没有意向。

我还没考虑好之后具体的方向。因为学的是数学专业,之前也有考下来教师资格证,我也有回家当数学老师的想法,毕竟经历裁员之后,还挺想稳定的。

在北京各项生活成本都很高,另一方面,父母也劝我回家,希望我能陪在他们身边,生活稳定。

我毕业三年后*次踏进这座城市,没想到就这样要离开了。

(和依琳的采访电话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说“我错过了今晚的面试时间”,就像硬币往上抛的那一瞬间,他已经做好选择了。)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鞭牛士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