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子电竞生存图鉴_投资界
旗下微信矩阵:

中国女子电竞生存图鉴

很多人认为女子电竞的现状其原罪是“菜”,不管承不承认,这可以说是电竞圈乃至竞技游戏圈的公理之一。她们正在用不同的方式,扼住命运咽喉,努力留在电竞行业里,在短暂的青春里,继续追梦。
2021-11-01 11:16 · 微信公众号:零态LT  胡斐 编辑丨胡展嘉   
   

在电竞圈有这样一个群体:在外界看来,她们略显“非主流”;在业内人士眼中,她们是作为“花瓶”的存在;在这个行业,她们谨慎求生,却依然经常面临无比赛可打的境地——她们是女子电竞,在18~20岁这个行业的黄金年龄段,以及短暂的电竞青春里,她们拥有梦想,同时也充斥着迷惘。

一个多月前,堪称“史上最严”的游戏防沉迷新规出台,将未成年人游戏时间缩短至每周仅可游玩三小时。8月31日之后,几乎所有的游戏企业都上线了未成年人保护机制。KPL、LPL、PEL、NeXT等多项电竞赛事官方回应,将对参赛选手年龄展开合规限制。这对电竞行业的影响也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随着电竞联赛数量的骤减,相比男子电竞而言,女子电竞的处境更加艰难。

“之前在大学打地方性赛事,成绩很好,队员告诉别人这是女生的成绩,没有人相信。”“一度觉得这是个没希望的工作,或者说都不能称之为一份‘工作’”“做一天,是一天,没想过以后”……一些从事电竞的女选手告诉零态LT(ID:LingTai_LT)。

对职业身份的认同感、外界的质疑、前途的不定,使得有人不断离开,也有人开始寻找新的生存方式,有人转型做起游戏主播,有人出道成为一名“艺人”,有人继续以曲线的方式坚持着她们的电竞梦想。

本篇文章是有关中国女子电竞的生存图鉴。

01

被规定好的技术与颜值

事实上,从队员的选拔规则开始,男女电竞队员的“财富密码”就开始拉开悬殊。譬如在选拔男队时只需苛求成绩和游戏水平,但女队在成绩之外却会被要求附上照片和三围。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些俱乐部要么通过互相推荐,要么通过在游戏RANK榜上“大海捞针”,寻找符合战队水平要求的女选手。而这种天然的、被规定好的筛选门槛,也让女子电竞在很多人甚至同行眼中被称为“颜值队”。

可以说,女子电竞选手大多数没经过专门训练,即便进入战队后受到专业训练,其实力在短时间内亦难跟男队匹敌。这变相会导致女子赛事关注度不高,更难拿到赞助,也很难养得起成体系的女子电竞战队,几乎是一个恶性循环。女子电竞俱乐部的赞助太难找了,毕竟整个女子赛事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星星之火都谈不太上。”

另一个差异体现在训练体系建设上。

在新规发布前,男子青训体系已经比较成熟。但目前整个男子青训已经停止了。但这对于另一端的女子电竞来讲几乎没有产生太大影响,原因很简单:当然这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相对于拥有一整套成熟的青训体系和选拔流程的男子电竞,在女子电竞领域甚至不存在‘青训体系’这一说”。专业女子电竞俱乐部KA的战队经理妮妮说。

她们被赋予的期待是,通过好看的外表加上女性职业选手的身份来吸金,严格意义上来讲,算不上真正的职业选手。

当然,不能忽视这些“颜值队”也曾有过高光和辉煌时刻。

可以说,在2018年之前,妮妮和她的女子”俱乐部并不缺比赛打。甚至在2016年和2017年,女子电竞的比赛还相当多,譬如EWG女子电竞运动会、NTF未来人类女神杯、EGC京东妹子杯等赛事相继举行,她的KA也在其中拿到了不错的成绩——2018年国际女子赛事上甚至拿到了世界亚军。但春天持续的时间太短暂了,2018年资本寒冬来袭,自那至今,女子电竞领域几乎没有举办过像样的比赛。

没有比赛,意味着出不了成绩,出不了成绩意味着拿不了赞助,拿不了赞助意味着俱乐部面临“废部”(整个俱乐部被废除)的窘境——这在事实上导致了相当数量女子俱乐部的解散。

在这种局面下,女电竞选手们也开始寻找生存之道。

02

为了生存——出道

KA俱乐部的女选手,可以看作女子电竞活下来的一个缩影。

他们把此前的“颜值队”彻底改造,成为了专业的“电竞艺人”。这条道路的最终形态,就是KA俱乐部成团出道的“电竞女团”——女孩们成为了纯粹的签约艺人,通过接商演、上综艺、做主播挣钱,月平均收入保底1万元以上,高时甚至能拿到6~7万元。

凭借这批“电竞艺人”,KA不仅成功逃离“废部”风险,甚至还靠这笔钱供养着一支专注竞技的女子电竞团队。

拥有五年职业电竞生涯的女选手张仪,在俱乐部做选手的时候,领着5000元的月薪,女队训练,也和男队一般无二:晚上两点睡觉,早上十二点起床,训练赛可能会在2点4点7点,其他时候就可以自己打RANK*赛扩展英雄池,而到了休息时间,就会被收去手机。

而在俱乐部解散大潮中,张仪同无数个普通选手一样,因为没比赛可打离开了俱乐部——为了生存,成为一名游戏主播。接账号代练单子、帮人打排位赛上分、加入直播工会。

由于自己在直播行业的资历很浅,张仪只得选择起早贪黑——每天都会比那些大主播早些开播几个小时,多打几把,以此和他们错开直播时间。主播的收入,固然比当选手打比赛丰厚得多——相比俱乐部,张仪最多时一个月甚至超过两万元。“只能靠自己努力,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持生活。”

疑惑、迷茫,走出俱乐部,没有比赛可打的电竞女选手们,无奈只能在行业内实现转型。必须要看到的是,这些“电竞女团”和“电竞艺人”的存在确实让俱乐部的专业电竞战队得以生存和延续,并且在为数不多的女子电竞联赛中取得成绩。

不过,这些“电竞女团”和“电竞艺人”,会不会让外界对女子电竞的误解更深一层,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03

换一种方式继续圆梦

今年21岁,来自桂林的王琳,刚到KA俱乐部三个多月,之所以成为一名职业电竞选手,王琳称是因为喜欢打比赛和竞技的感觉,和队友交流配合取得胜利会给自己带来快乐,对赛事之后的荣誉反而放到了其次。加入KA俱乐部算是她的*份“实习”。

但相对于天赋异禀的其他玩家,王琳花了很久时间才搞懂英雄联盟的玩法。“机制太多了。”为了搞懂这个游戏,她甚至自己玩了一个多月的人机对战。

不过这个分部能够存在,已经十分难能可贵,因为KA俱乐部应该是国内*一家拥有英雄联盟分部的女子电竞战队了。就玩家基数来说,英雄联盟的女玩家基数远低于*荣耀。

由于前述的原因,王琳能打的英雄联盟比赛很少,训练也比较少,如果有队伍约比赛的话,她就会打比赛,没有的话就自己接着练习。

尽管她的父母对她玩电竞并不反对,但他们本质上仍然认为,电竞选手这个行当是青春饭,坚持不了几年。“如果以后不能打了,可能会转型电竞运营什么的,但一直会在电竞圈。”王琳说。

在电竞圈浸淫多年的李琪算是一位天赋型选手,19岁才开始打英雄联盟的她,两年内就打上了一区艾欧尼亚的最强*(玩过这个游戏的都知道这是什么分量),21岁进入KA俱乐部,以英雄联盟打野选手的身份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

在这之后,她又转型单人对战游戏炉石传说,不到一年便在相关赛事中进入八强。有天赋傍身,回报显然也是丰厚的,李琪的收入很快超过了俱乐部的平均值;转型炉石解说之后,她的收入也完全让她不用像其他人一样起早贪黑。行业变革大潮来临,李琪并没有像其他选手逃离电竞圈,她认为这里承载着她的青春与梦想。

不同于李琪的坚定,王琳有时会陷入自我怀疑,没有比赛的电竞选手,还能否称得上“电竞选手”,没有职业联赛打,这个到底还能不能称上是一份“职业”。“家人经常劝我想想后路,时常推给我一些招聘信息。”

但过后,她依然会继续之前的选择。

04

写在最后

很多人认为女子电竞的现状其原罪是“菜”,不管承不承认,这可以说是电竞圈乃至竞技游戏圈的公理之一。因为现代竞技,几乎不会,也没有必要限制性别,如果竞技结果出现了性别倾向,那一定和观赏性,更重要的是与观赏性背后的商业价值直接相关——即电竞赛事转播费的高低。

早在2016年,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旗下的流媒体视频部门BAM Tech就斥资3亿美元买下了英雄联盟5年的赛事转播权;今年5月,虎牙直播获得未来五年英雄联盟LPL联赛、LDL联赛、LPL全明星周末及颁奖典礼的*直播权,总金额达到人民币20.13亿元。

而赛事转播权,只是电竞商业价值的冰山一角,仅凭想象,就可以知道这是个多么大的市场,所以比赛“并不那么精彩”的女子电竞在商业价值上,就会比男子电竞略逊一筹,自然也没有条件进行一些基础建设。

但眼下,她们正在用不同的方式,扼住命运咽喉,努力留在电竞行业里,在短暂的青春里,继续追梦。

注:文中除了妮妮均为化名,陀螺电竞编辑吴杞人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零态LT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