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EN /
COP15会议日程
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 第十五次会议
大会注册
请参会人员和媒体人员在此注册
时政要闻
生物多样性要闻
2023-07-06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见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蒂默曼斯
生态环境部
2023-07-06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视频出席“77国集团和中国”环境、科学、技术和创新部长级会议
生态环境部
2023-07-06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会见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明娜
生态环境部
2023-07-06
8月15日正式成为全国生态日
新华网
2023-05-24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公约联席主席团会议
生态环境部
2023-05-24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接受CGTN专访
CGTN
“沙姆沙伊赫到昆明” 人与自然行动议程
中国馆
按照“万物互惠 共生共荣”的展陈理念,围绕大会主题“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展示中国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分享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理念与实践经验,传递中国愿与各方共谋全球生态之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美好心愿。
线上展览包括国家主展区、地方展区和云南展区。主展区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美丽中国建设的中国实践和中国故事为展示重点,呈现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成就。地方展区和云南展区展示各地亮点纷呈的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成绩。
生态文明论坛
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保护生物多样性论坛,于10月1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主题论坛一:应对气候变化(碳达峰碳中和)与保护生物多样性
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论坛,于10月1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主题论坛二: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论坛,于10月1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主题论坛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理念到实践
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论坛,于10月14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主题论坛四: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
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论坛,于10月15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主题论坛五:自然资本核算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论坛,于10月15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主题论坛六:青藏高原生态文明与生态安全
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论坛,于10月15日在昆明滇池国际会展中心召开
主题论坛七: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
       云南省简称“滇”或“云”,国土总面积39.4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国土总面积的4.1%,居中国第8位。云南有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云南东部与贵州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为邻,北部与四川省相连,西北部紧依西藏自治区,西部与缅甸接壤,南部和老挝、越南毗邻,国境线长4060千米,是中国边境线最长的省份之一。
       云南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窗口和门户,地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三大区域的结合部。云南与泰国和柬埔寨通过澜沧江—湄公河相连,并与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孟加拉等国邻近,是中国毗邻周边国家最多的省份之一。历史上著名的“史迪威公路”和“驼峰航线”经过云南境内。
       2019年,云南全省常住人口4858.3万人。云南是中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除汉族以外,人口在6000人以上的世居少数民族有彝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等25个。其中,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普米族、阿昌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独龙族共15个民族(按人口数多少为序)为云南独有,其人口数均占全国该民族总人口的80%以上。
       云南属山地高原地形,山地、高原面积37.0万平方千米,占云南省国土面积的94%。云南海拔高差巨大,海拔最高点6740米,为滇藏交界处德钦县境内怒江山脉的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最低点76.4米,在河口县内南溪河与红河交汇的中越界河处。两地直线距离不到900千米,海拔高差却超过6000米。
       云南气候基本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立体气候特点显著,类型众多,干湿季节分明、气温随地势高低垂直变化异常明显。滇西北属寒带型气候,长冬无夏,春秋较短;滇东、滇中属温带型气候,四季如春,遇雨成冬;滇南、滇西南属低热河谷区,有一部分在北回归线以南,进入热带范围,长夏无冬,一雨成秋。同时具有寒、温、热三带气候,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景象别具特色。
      云南地处全球公认的36 个生物最丰富且倍受威胁的陆地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中的“中国西南山地”“东喜马拉雅地区”及“印度-缅甸”的核心和交汇区域,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也是许多物种起源和分化的中心。云南国土面积仅占全国的4.1%,却拥有地球上除海洋和沙漠外的所有生态系统类型,各大类群生物物种数均接近或超过全国的 50%。云南在中国乃至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素有“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世界花园”的美誉。
       云南能源资源得天独厚,水能开发条件优越,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有较好发展前景。云南太阳能资源丰富,仅次于西藏。云南绿色能源装机比重、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清洁能源电量占比均保持中国领先。云南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与环境保护。2019年,云南省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6.37万公顷,新封山育林5.32万公顷。2019年末,云南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达到346.25万立方米,城市污水处理率达94%。云南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8%。
       云南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2018年,颁布全国第一部生物多样性地方性法规——《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在全国各省(区、市)率先发布《云南省生物物种名录(2016版)》《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2017版)》《云南省生态系统名录(2018版)》和《云南省外来入侵物种名录(2019)》。云南组织实施滇东南、滇西极少种群野生植物就地和近地保护基地建设,开展苏铁属植物就地保护、繁育与回归,并出版《云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与保护》。云南就地保护华盖木、滇南苏铁等极小种群野生植物64种,迁地保育61种10万余株,回归种植20种15000余株。云南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率达到88%。2019年,云南启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筹备工作。
       云南省以争当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建设中国最美丽省份为目标,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工作。截至目前,云南省建设有10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州(市、县)、5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和1个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