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狂欢,而是一场“灭绝的梦魇”
贝多芬第九交响乐在19世纪,逐渐成为一部标志性的作品,而在指挥大师的圈子里,没有谁,能像富特万格勒那样,对这部作品如此热衷,甚至到了有些狂热的地步。粗略统计,富特万格勒一共录有11个现场版的贝多芬第九。第一个版本是1937年,带柏林爱乐在英国伦敦的现场演出,最后一个版本,也是很多乐迷最为熟识的,1954年8月,大师去世前三个月录制的现场版。
不过,真正的经典都诞生在1942年。
仅在这一年里,大师就留下了2段经典:1942年3月22日和1942年4月19日的录音,后者就是这张,被后人称为“黑色贝九”的演绎。
没听过唱片的时候,会以为“黑色”和演出的场景有关。这是戈贝尔特意安排的一场,为元首庆祝生日而举行的音乐会。此前,戈贝尔曾多次请过富特万格勒,但大师一直以各种理由,诸如:“身体不适”、“维也纳也需要我”等等,拒绝过此类邀请。所以,尽管之后占领军以此版录音为理由,“认定”大师和纳粹的渊源,但事实上,富特万格勒的此次演出,可以说,是被戈贝尔骗去的,甚至连录音也是在私底下完成的。
尽管录音很差,但只有认真听过,你才会明白“黑色”的真正含义。
整部作品,你能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所有版本中,从未有过的紧张、恐惧、以及情绪粗暴地表露,有乐评甚至认为,第二乐章的定音鼓,就好像是朱庇特右手,发射出的雷电霹雳;而第三乐章,就好像是世界末日。
什么是“黑色”?或许,你只要直接听第四乐章的最后几个小节,就会明白。富特万格勒曾把这些小节,比作是狂欢,或者说,是“不加控制的”,是“情绪的宣泄”。但是,在这个版本中,最后几个小节,几乎就是“一场灭绝的梦魇”。
“黑色贝九”是我听过的,最恐怖的一部作品;而糟糕的录音,又不可避免地加深了这种情绪。每个声部、每位演唱者,甚至指挥大师本人,舞台上的每个角落,都在声嘶力竭——当梦魇戛然而止时,情绪一步滑入了深渊。
或许,用本雅明的话来形容这部作品比较贴切:“文明固然在促进人类的发展 ...... 但它又总是伴随着野蛮”。
不过,真正的经典都诞生在1942年。
仅在这一年里,大师就留下了2段经典:1942年3月22日和1942年4月19日的录音,后者就是这张,被后人称为“黑色贝九”的演绎。
没听过唱片的时候,会以为“黑色”和演出的场景有关。这是戈贝尔特意安排的一场,为元首庆祝生日而举行的音乐会。此前,戈贝尔曾多次请过富特万格勒,但大师一直以各种理由,诸如:“身体不适”、“维也纳也需要我”等等,拒绝过此类邀请。所以,尽管之后占领军以此版录音为理由,“认定”大师和纳粹的渊源,但事实上,富特万格勒的此次演出,可以说,是被戈贝尔骗去的,甚至连录音也是在私底下完成的。
尽管录音很差,但只有认真听过,你才会明白“黑色”的真正含义。
整部作品,你能听到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所有版本中,从未有过的紧张、恐惧、以及情绪粗暴地表露,有乐评甚至认为,第二乐章的定音鼓,就好像是朱庇特右手,发射出的雷电霹雳;而第三乐章,就好像是世界末日。
什么是“黑色”?或许,你只要直接听第四乐章的最后几个小节,就会明白。富特万格勒曾把这些小节,比作是狂欢,或者说,是“不加控制的”,是“情绪的宣泄”。但是,在这个版本中,最后几个小节,几乎就是“一场灭绝的梦魇”。
“黑色贝九”是我听过的,最恐怖的一部作品;而糟糕的录音,又不可避免地加深了这种情绪。每个声部、每位演唱者,甚至指挥大师本人,舞台上的每个角落,都在声嘶力竭——当梦魇戛然而止时,情绪一步滑入了深渊。
或许,用本雅明的话来形容这部作品比较贴切:“文明固然在促进人类的发展 ...... 但它又总是伴随着野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