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ber Soul:成长进行时
有人说,公众印象里的1960年代,那个充斥着摇滚乐革新、迷幻药狂欢和嬉皮文化的1960年代,其实是从1965年开始的。固然这个年代的前一半同样产生了众多杰出的音乐作品,然而直到这一年,流行乐发展的众多趋向才终于汇流成改变时代文化的一股力量:前一年的英伦入侵终于引发了美国的回应,以摇滚手法演奏民谣歌曲的新兴乐队The Byrds和在新港音乐节上插电、引起轩然大波的Bob Dylan共同促成了民谣摇滚的诞生,西海岸的The Beach Boys逐渐现出艺术野心,底特律的流行工厂Motown也持续产出金曲;大洋此岸,The Rolling Stones以一首《Satisfaction》宣告了创作能力的成熟,The Who、The Kinks等后起英国乐队正初露锋芒。迷幻药活动开始在洛杉矶举办,“摇摆伦敦”的风尚渐成型,欣欣向荣的青年文化图景正铺展开来。
处在这幅图景中心的是The Beatles——应当说,这是我们回望历史时得出的结论;而在当时,尽管他们引发的“Beatlemania”在前一年席卷美国以至世界,大众对他们的预期仍然不超过一个普通的偶像团体,红火一时后转瞬就会被人遗忘。唱片工业用无尽的巡演、电视表演、电影拍摄榨取他们的商业价值,驱使他们流水线一般生产作品。——到了1965年,同行们的艺术进化更对他们构成了明显的威胁:被冠上“犹大”头衔的Dylan正做着惊世骇俗的音乐探索,扮演“坏男孩”的Stones肆无忌惮地展示叛逆精神,相比之下,看似无害、歌唱少年单纯情事的Beatles难免会被部分人贬作二流乐队。
然而The Beatles最为精通的正是博采众长并化为自身创造力的技艺。他们最初取得的突破建立在向50年代摇滚奠基人与Brill Building歌曲创作者取经的基础上,现在他们将再一次从大洋彼岸汲取革新的音乐灵感。来自Motown与Stax的流行乐工艺仍然是创作的基底,乐队正在其上拓展他们的艺术野心:Bob Dylan发人深省的歌词创作对于同时代的所有歌曲作者而言都是标杆,而在他受The Beatles启发弹起电吉他的同一时期,The Beatles也在逐步靠近他和The Byrds发扬光大的那种民谣摇滚声响——素朴的原声吉他或是叮当作响的十二弦吉他,尖锐、自我意识明显的歌词,这些尝试在之前的《Beatles For Sale》和《Help!》中都能找到。Dylan带来的另一更为深远的影响是大麻:在削减了巡演日程、完全沉浸于录音室的那段创作时间里,大麻成了乐队成员们的乐趣来源,某种程度上也是他们作品中模糊柔和的声音效果的来源。1965年底,乐队终于交出了一份应对时代挑战的答卷——多么重量级的答卷啊。John Lennon将它称为“大麻专辑”,正式的名称是《Rubber Soul》。
The Beatles作为一支乐队的发展历程正如孩童长大成人的过程,而《Rubber Soul》无疑是The Beatles成长蜕变的重要节点。在此之前,他们是乐天又略带叛逆的少年,摇头晃脑地唱着简单直接的摇滚歌曲;自这张专辑开始,他们终于长成初次踏入成人社会的青年。少年的世界像简笔画一样单纯,早期Beatles的音乐同样致力于表达最纯粹的情感和活力,重复(尽管从不令人厌倦)地讲述着“我爱你”“你爱我”或是“她爱你”的故事。成长则意味着这些简笔画被更丰富的色彩、更细致入微的线条所充实——青年们将在亲密关系中体验模糊微妙的情感变化,在对复杂世界的认识中思索深刻的人生命题。即使不仔细研读歌词,《Rubber Soul》的音乐也足以向当时的乐迷传递出特别的信号:尽管延续了早期摇滚的活力和推进感,整张专辑似乎笼罩在封面一般青绿色的、低沉幽微的氛围中。The Beatles通过器乐的精细表现来尽力触及情绪末梢,贝斯从未如此饱满地勾勒低音区,吉他的音色从未显得如此细致考究,Ringo Starr坚实又灵活的鼓击更是以节奏变化带动情绪的关键(尽管他自己的主场《What Goes On》可能是专辑中最笨拙的曲目);更明显的创新来自《Norwegian Wood》中西塔琴的首次登场,以及《In My Life》中那段巴洛克风格的钢琴华彩。我们可以看出,这四个男孩开始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音乐创造,现在他们要在流行乐中塑造“艺术”的概念。
《Rubber Soul》受到最大的褒扬之一,就是它是第一张具有“整体意识”的流行乐专辑;不是当时一般流行艺人专辑的“hit+filler”模式,也不是早期Beatles专辑中好歌的堆叠,而是有意识地通过曲序排布将专辑塑造为一个有独立价值的整体。这样的进化不是偶然的:相比起单打独斗的Brian Wilson和分别负责词曲的Jagger-Richards,他们有三个歌曲创作者和四个主唱歌手,创作和演唱的多样视角显然胜过其他乐队。到《Rubber Soul》创作的阶段,Lennon-McCartney的创作组合大多数时候各自为政,George Harrison写歌也越发熟练,正是错综交织的三组叙述撑起了专辑所谈论的概念——青年人的生命体验。有时他们会坐下来思考人生的走向(《Nowhere Man》,《Think For Yourself》),但大多数时候他们讲述的仍然是爱情;他们懂得用快慢歌的协调表现爱情的明暗两面。
与大众印象相反的是,Paul McCartney在此负责大多数带有R&B特点的快歌并贡献了粗犷的演唱(诙谐的法式情歌《Michelle》是例外),表达的也都是外放的情绪——《You Won’t See Me》与《I’m Looking Through You》讲述的误解、烦躁在Beatles的所有作品中都是不多见的,其原因似乎可在《Drive My Car》中窥见一二:在那个年代,一个独立打拼事业的女性显然会动摇年轻男孩的大男子主义气概。而专辑中更出彩的是Dylan的忠实学徒John Lennon,在《Help》的尝试过后,他的内省视角在几首偏慢的作品中得到了更充分的展现:《Norwegian Wood》如同一篇诡谲神秘的微型小说,伴随着吉他和西塔琴的交缠徐徐展开,用凝练的词句刻画了一段灰色地带的亲密关系(这种凝练是Dylan在回应之作《Fourth Time Around》中所不及的)。《Nowhere Man》和《The Word》是对生活的省思,前者围绕俏皮的造词游戏探讨空虚与自我怀疑,后者在专辑中是提纲挈领一般的存在,在“爱之夏”和《All You Need Is Love》之前一年多就点明了它们的主旨。《Girl》点缀着叹息和倏然一亮的吉他乐句,将对爱情和生命的疑虑呈现得如此忧伤。当然,专辑中最珍贵的作品还是《In My Life》, 以最隽永的形式表达了每个人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回顾过往、展望未来时共通的情感体验:开头轻柔的吉他拨弦之后,在鼓点与Beatles标志性和声的衬托下,John Lennon温柔赤诚又略带锋芒的声音唱出他写过最美丽的旋律之一,每个颤音处都似乎在驻足思索如何倾诉满心的思绪。在这些丰满的歌曲对照下,从Elvis处借来的《Run For Your Life》凶狠的姿态置于专辑结尾几乎有种气急败坏的喜剧效果。
以上谈论的《Rubber Soul》是英版,在美版专辑中,开头的《Drive My Car》被《Help》专辑里的《I’ve Just Seen A Face》取代,同时还加入了《It’s Only Love》,剔除了《What Goes On》、《Nowhere Man》和《If I Needed Someone》。或许是由于本土情结,美国的乐评人们似乎总对Beatles的美版专辑情有独钟,认为加入的两首曲目更能适应专辑整体的民谣摇滚风格,这不失为一个有力的论点。然而我也有我的初次聆听情结:尽管《What Goes On》无足轻重,但《Drive My Car》高调昂扬的开场效果显然比民谣小曲更好。
《Rubber Soul》的历史意义自然无需赘述:开启了60年代及以后的“专辑竞赛”,启发Brian Wilson创作《Pet Sounds》,等等等等。那么来赘述一下个人意义吧:它不是我听的第一张Beatles专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不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张,但它逐渐成为了我播放次数最多的一张。它轻快、讨喜、没有过躁的节奏或过重的情感负担,但我总觉得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是他们塑造“人格”最完整的一次。早期作品自然都能归入少年心气的范畴,但终究缺乏专辑的整体性;后期最负盛名的专辑中,《Revolver》与《White Album》较发散,《Sgt. Pepper》与《Abbey Road》对形式完整的追求固然了不起,但内容反倒不那么统一。而《Rubber Soul》的稳定魅力在于聚焦人类共同的青春体验,爱情、生活这些永恒的命题能引发每一代青年的共鸣,无论是随The Beatles一同长大成人的“婴儿潮”一代,还是21世纪如你我一样的年轻人。我们总能在这里找到几段切中自我感受的旋律或词句,然后等着这些片段在心间伸展缠绕,直至这一整张专辑都成为了青春的背景音乐。
(本文同步发表于公众号“与捕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