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当怎样评价《乡音》——《〈乡音〉:从经济学到伦理学》之一
应当怎样评价《乡音》
——《〈乡音〉:从经济学到伦理学》之一
/范达明/
关于《乡音》,它的公映能在影圈内外,在影评家与群众中掀起如此众说纷纭的议论,本身就说明了这部影片内容意蕴的生动丰富性与它的非同一般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当说,它是近年来继《小街》之后又一部在电影评价上迥然不同而又有影响广泛的社会效果的影片。这是难能可贵的振奋人心的消息。对这一部已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大奖和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的具体影片的探讨,决不会减少只会增加我们更多的益处,也必将推动我们的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并相应把全体人民的电影文化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具体说到《乡音》的种种评论,就目前散见于各报刊与电影刊物的,平心而论,大抵是把影片所表现的中国偏僻山区至今习以为常而现存的真实家庭关系,冠以一顶顶“封建观念”、“夫权思想”、“人身依附”、“男尊女卑”、“女儿经”等等的帽子,而示以纯伦理道德的即纯思想观念上的或精神领域方面的义愤与谴责。这些评论者大抵也同影片刻意塑造的那个未婚女青年杏枝对木生的“没完”的“记恨”与谴责一样,并以此作为证实(或证伪)编导立意的一个重要根据。他们认为影片自然应当完全站在杏枝的立场上来对片中处在各种不同年龄与社会关系中的人作出相应的评价;只是,进而又发现了影片本身的一个极大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杏枝总是站在其表姐陶春的立场,不断为维护她在家庭的自主权的利益而与那“不公平”、“不民主”、“没良心的”、“不把姐当人看”的余木生斗争;一方面,陶春本人每当在他们间交锋时或此后,总是要为木生辩护。陶春自己从来不认为杏枝说话有最终的道理,她在杏枝与木生双方的对立中,总是随和木生的。于是,这些评论开始反过来对影片本身即影片编导不满了——为什么那个始终甚至至死不站到杏枝立场上的陶春,被影片作为有价值的悲剧主角而倾注了那么多的“同情、赞赏”? 从而觉得“影片对陶春赞美多,缺乏痛切之感。影片着意追求清丽抒情的风格掩盖了生活的严峻性”云云(见《电影艺术》1984年第2期第5页);更有甚者,竟至认为影片是“美与丑的错位”的!(见《解放日报》1984年4月4日第4版金都的文章)那么,影片本身到底是什么立场呢? 为什么既似乎肯定杏枝,又更同情并不站在杏枝立场上的陶春呢? 为什么对陶春的批判在“影片中比较含糊”呢?(《电影艺术》1984年第2期第5页)
应当说,影片《乡音》的成功的根本立足点,正在于影片编导敢于站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敢于对于当前中国农村某一种“角落”作出历史唯物论的客观反映与评价。但是作为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不能也不该像一部社会政治教科书那样地在作品中直书自己的倾向性,它是渗透与寓于作品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及其关系之中的。通过这些形象关系见出的作品似乎矛盾的倾向性,正在生活本身,正是历史发展的继承性与阶段性的对立同一的辩证法固有的矛盾的反映。同时,把影片编导站在历史唯物论高度对片中特定的现实生活作出的客观评价,简单地去等同于影片中的一个具体特定的人物,比如杏枝的立场观点与看法,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识方法。在这一点上,影片编导比起他们钢笔和“摄影笔”下的杏枝来,决不是“含糊”,而是要清醒与冷静得多;决不是“掩盖了生活的严峻性”,而恰恰是把“生活的严峻性”看得更深更透——他们不仅看到了影片中的现实生活的伦理关系,即各个人物的主观意志、愿望的不同表现所形成的悲剧性动因,而且还看到了这种动因的动因,即在这种悲剧性伦理学动因背后潜藏的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学动因的客观必然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过:“每一种社会的分配和物质生存条件的联系,如此深刻地存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以致它经常反映在人民的本能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88页)杏枝以及我们不少影片评论者就陶春那句所谓依附于丈夫的“我随你”与相应的行为体现出的伦理道德“本能”所表示的义愤,我觉得充其量只能视为一种就事论事的“诉诸道德与法的做法”,恩格斯认为,这种做法“在科学上丝毫不能把我们推向前进;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做证据,而只能看做象征。相反地,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 8 9页)
因此,为了弄清影片男女主人公的伦理关系的实质,以便客观地确定那体现了这种伦理关系的男女主人公在此关系之中自身应负有何等程度的道德责任,我们不可忘记先从经济学角度来考察一下他们所生活之中的、以现存生产方式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存在的特定性质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乡音》主题的探讨中,从众说纷纭到殊途同归,在历史唯物论而不是历史唯心论的科学旗帜下,对影片作出客观公正的而不是主观随意的评价。
1984年4月20日写于YC
原载《职工之友》1984年7月号(总61)第3版
2009年1月8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乡音〉:从经济学到伦理学》之一
/范达明/
关于《乡音》,它的公映能在影圈内外,在影评家与群众中掀起如此众说纷纭的议论,本身就说明了这部影片内容意蕴的生动丰富性与它的非同一般的认识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当说,它是近年来继《小街》之后又一部在电影评价上迥然不同而又有影响广泛的社会效果的影片。这是难能可贵的振奋人心的消息。对这一部已获得中国电影金鸡大奖和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二等奖的具体影片的探讨,决不会减少只会增加我们更多的益处,也必将推动我们的电影创作与电影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并相应把全体人民的电影文化水平提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具体说到《乡音》的种种评论,就目前散见于各报刊与电影刊物的,平心而论,大抵是把影片所表现的中国偏僻山区至今习以为常而现存的真实家庭关系,冠以一顶顶“封建观念”、“夫权思想”、“人身依附”、“男尊女卑”、“女儿经”等等的帽子,而示以纯伦理道德的即纯思想观念上的或精神领域方面的义愤与谴责。这些评论者大抵也同影片刻意塑造的那个未婚女青年杏枝对木生的“没完”的“记恨”与谴责一样,并以此作为证实(或证伪)编导立意的一个重要根据。他们认为影片自然应当完全站在杏枝的立场上来对片中处在各种不同年龄与社会关系中的人作出相应的评价;只是,进而又发现了影片本身的一个极大的内在矛盾:一方面,杏枝总是站在其表姐陶春的立场,不断为维护她在家庭的自主权的利益而与那“不公平”、“不民主”、“没良心的”、“不把姐当人看”的余木生斗争;一方面,陶春本人每当在他们间交锋时或此后,总是要为木生辩护。陶春自己从来不认为杏枝说话有最终的道理,她在杏枝与木生双方的对立中,总是随和木生的。于是,这些评论开始反过来对影片本身即影片编导不满了——为什么那个始终甚至至死不站到杏枝立场上的陶春,被影片作为有价值的悲剧主角而倾注了那么多的“同情、赞赏”? 从而觉得“影片对陶春赞美多,缺乏痛切之感。影片着意追求清丽抒情的风格掩盖了生活的严峻性”云云(见《电影艺术》1984年第2期第5页);更有甚者,竟至认为影片是“美与丑的错位”的!(见《解放日报》1984年4月4日第4版金都的文章)那么,影片本身到底是什么立场呢? 为什么既似乎肯定杏枝,又更同情并不站在杏枝立场上的陶春呢? 为什么对陶春的批判在“影片中比较含糊”呢?(《电影艺术》1984年第2期第5页)
应当说,影片《乡音》的成功的根本立足点,正在于影片编导敢于站在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立场,敢于对于当前中国农村某一种“角落”作出历史唯物论的客观反映与评价。但是作为一部完美的艺术作品,不能也不该像一部社会政治教科书那样地在作品中直书自己的倾向性,它是渗透与寓于作品的活生生的艺术形象及其关系之中的。通过这些形象关系见出的作品似乎矛盾的倾向性,正在生活本身,正是历史发展的继承性与阶段性的对立同一的辩证法固有的矛盾的反映。同时,把影片编导站在历史唯物论高度对片中特定的现实生活作出的客观评价,简单地去等同于影片中的一个具体特定的人物,比如杏枝的立场观点与看法,也是一种以偏概全的认识方法。在这一点上,影片编导比起他们钢笔和“摄影笔”下的杏枝来,决不是“含糊”,而是要清醒与冷静得多;决不是“掩盖了生活的严峻性”,而恰恰是把“生活的严峻性”看得更深更透——他们不仅看到了影片中的现实生活的伦理关系,即各个人物的主观意志、愿望的不同表现所形成的悲剧性动因,而且还看到了这种动因的动因,即在这种悲剧性伦理学动因背后潜藏的不以任何人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学动因的客观必然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过:“每一种社会的分配和物质生存条件的联系,如此深刻地存在于事物的本性之中,以致它经常反映在人民的本能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88页)杏枝以及我们不少影片评论者就陶春那句所谓依附于丈夫的“我随你”与相应的行为体现出的伦理道德“本能”所表示的义愤,我觉得充其量只能视为一种就事论事的“诉诸道德与法的做法”,恩格斯认为,这种做法“在科学上丝毫不能把我们推向前进;道义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科学总不能把它看做证据,而只能看做象征。相反地,经济科学的任务在于:证明现在开始显露出来的社会弊病是现存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这一生产方式快要瓦解的标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第1 8 9页)
因此,为了弄清影片男女主人公的伦理关系的实质,以便客观地确定那体现了这种伦理关系的男女主人公在此关系之中自身应负有何等程度的道德责任,我们不可忘记先从经济学角度来考察一下他们所生活之中的、以现存生产方式为主要标志的社会存在的特定性质是什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乡音》主题的探讨中,从众说纷纭到殊途同归,在历史唯物论而不是历史唯心论的科学旗帜下,对影片作出客观公正的而不是主观随意的评价。
1984年4月20日写于YC
原载《职工之友》1984年7月号(总61)第3版
2009年1月8日录入电脑于杭州梅苑阁
这篇影评有剧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