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部姬片里,最闪耀的却是异性情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陀螺电影
《真心半解》是伍思薇导演在2004年一鸣惊人的《面子》之后,花了整整16年才交出的答卷。当初在预告片发出的时候,华裔女孩与文艺校花间怦然心动的爱情萌芽,就已经吊足了我的胃口。所以在资源出来后,我也按捺不住在第一时间就看了,却感到了一丝“预告骗”的气息。
影片的主线其实完全不是两个女孩相爱的故事,电影讲的是呆萌的帅气体育生Paul在文笔斐然的女主Ellie的帮助下追校花Aster,他们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发现了真实的自己。
起初,Paul和Aster没有共同语言,他甚至说不清楚自己为什么喜欢Aster,所以只能靠Ellie不断代笔写信给她,本来身处两个世界的女学霸与体育生也因此成为了朋友。他们还采用台湾青春片里常见的“代追”套路,诸如追踪偷窥之类的“游击战术”。而之后的发展则更加“台式”了,狗血和小清新轮番上阵——
Paul在这场代追里渐渐发现自己喜欢的其实是Ellie,但此时的他已经和Aster搭上了关系。
Ellie在这个过程中则确定了自己的女同性恋取向,迷恋上了Aster,面对Paul的爱情无法回应。
Aster也有苦恼,因为爱她的人实在太多了。她表面上和高富帅男友Trig维持关系,背地里又和追求攻势猛烈的Paul纠缠不休,同时还对Ellie另眼相待。
后续几个人的关系就在一次巧合的撞见与一场鸡飞狗跳的求婚现场间大开大合,四角关系就这样成了“他爱她爱她爱他”的反复循环,交织出了一幅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网。
孤独的学霸、不起眼的体育生、门当户对的富家子女,这几个人如果放在真实的生活里,也许会始终处在各自的圈层,很难产生交集。电影呈现的则是一种“破圈”,让他们从另一个人、另一种圈层的视角来重新看待自己,从而产生新的成长。
而看着看着你就会发现,自己明明是来磕GL的,伍思薇却把一半的好戏给到了呆萌的男主Paul,这个不善言辞却又情真意切的“傻大个”。
他和Ellie之间的关系,有点像爱情却又不是爱情、在普通的友情以上、同时还不能被简单归为“直男与les蜜”的闺蜜情。直男和女同性恋者之间的亲密关系,该如何定义?这反而在最终成为了整部电影最闪耀的地方。思前想后,我只能把这种复杂关系朴素地称之为“异性情感”,这里的“异性”不仅指生理,更是指性取向。
作为网飞出品的美式青春片,《真心半解》免不了要和它的那些同类项放到一起去比。比如网飞这几年的剧集《性爱自修室》、《非我所愿》,电影《致所有我曾爱过的男孩》两部曲以及同期上线的亚裔少女“破处恋爱剧”《好想做一次》。
另一方面,“代追”、替身写信这些追爱戏码,又无法不让人联想到诸多的台湾青春片,比如《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蓝色大门》、《我的少女时代》等等,数不胜数。不过这些电影都是从怀旧年代戏的方式切入,里面那些古早的追爱戏能成立也是这个原因。
此外,本片的核心创意来自于19世纪末法国剧作家罗斯丹创作的五幕剧《西哈诺》。20世纪末还有一部根据《西哈诺》改编的法国电影《大鼻子情圣》。《真心半解》的不少情节点,在《西哈诺》或《大鼻子情圣》里都可以找到出处与对应。
综上三条路径比对的结果,就是相同的配方、相近的情节、相似的味道。这些作品都有其出彩的地方,而《真心半解》就像一部在它们中间兜兜转转、频繁撞梗的电影,多少显得有些同质化。
同时,这些例子其实也说明了为什么《真心半解》在情境上显得颇为失真——毕竟手写信件获取沟通这件事,放在上上个世纪和上个世纪都还算说得通,但在如今陌陌、Tinder横行的时代,则令人难以当真。
不过,如果把《真心半解》放置在近年的美式青春片中看待,它还算挺不错的,有一些可看的地方。如今美式青春片/剧集的尺度越来越大,大家也更习惯于外放的表达,而伍思薇则做出了些许的转向。
与前作《面子》一脉相承的是,《真心半解》下足了许多细腻的小心思、营造出了不少暗流涌动的“情感瞬间”,直到最后才让主角们轮流撕下伪装、诉诸真心、直面自我并获得成长。片中的情节也许你已经看了百八十遍,但人物状态又被处理得自然、真实,脱离出了一贯美式青春片的类型人物特征,这显然要拜伍导的个人经历所赐。
容易发现的是,无论是《面子》还是《真心半解》都有着浓厚的“自传色彩”。《面子》受她在美籍华人社区成长并向母亲出柜的个人经历启发而成,《真心半解》则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面子》的前传,讲的是她在青春少女时期如何发现并打开自我的性取向。
在《面子》中出演母亲的陈冲,在《真心半解》里更以照片客串的方式“出演”了Ellie去世的母亲,算是一个小小的彩蛋。
更别说这次饰演Ellie的Leah Lewis,在片中的妆容打扮从上到下和伍导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真正让本片脱离窠臼的,我觉得还是因为Paul这个角色,他的存在是这部电影得以成立的最关键的一环。他让人意识到,即便在一部LGBT电影中,最重要的情感关系也并不需要建立在同性恋的基础上,完全可以是异性之间产生的复杂情感。
在大多数的青春片中,Paul这种毫无心机、没怎么读过书、没有生活情调,和女生约会竟然还满脑子薯条香肠冰激凌的直男,一定会被放到配角陪衬的位置。没有观众会期待知道他在想什么、会做什么,因为大家在潜意识中认定这样的人物形象既不边缘也不有趣——还有什么比一个小镇直男“一眼望到头”的人生更无趣呢?但这其实是一种由刻板形象所引发的刻板认知。
本片特意把这个不被期待的直男放到台前,挖掘出了他在这个既定形象之下,也能拥有的复杂且细微的情感流变,让人设身处地般读懂了他的那颗真心。他以几乎近半的戏份,衍生出了影片绝大多数的冲突,并在最终承担了全片的情感落位。
与《从不,很少,有时,总是》那个把堕胎当原罪的天主教小镇里相似的,本片里的小镇生活同样压抑无趣,封锁住了Ellie对自我性向的表达,也封锁住了Paul对自我情感的洞悉。
他们的刻板形象成了保护自己的伪装,从而得以忍耐地生活在封闭落后的环境下,但却很难找到自己人生的出口。活在这样的小镇里,你无法不在意周遭的目光,更无法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当Paul意识到自己爱上的Ellie是一位女同性恋者时,脱口而出的却是一句伤人的“下地狱”——这句话如果是从其他人口中说出,也许会带着冷漠与恶意,但他却说出了另一层意思,担心她。
《真心半解》里最打动我的一场戏,就是Paul在与Ellie陷入关系僵局后,他还是去照顾Ellie英文不好的Phd老爸Edwin,Edwin对Paul用中文说的那番话:
“她娘走时,我一下子就懵了,什么事也做不了。几天后,我看到Ellie坐在亭子里,管控火车的进出。她望了我一眼,才13岁,就一幅小大人模样,我笑了。你有爱一个人爱到你不想她去改变自己的任何地方?”
这番话让Paul重新审视自己的感情,并在之后勇敢地选择在教堂的礼拜里牺牲自己,与Ellie一起改变Aster的命运。并在最终那场“moron”的追车戏里,完成了他与Ellie在情感上的重新定义。
伍导在采访中说,自己的一个直男好友是她拍摄这部电影的动力——
“我们生活在一个崇尚浪漫爱情的社会里。从我们出生开始,所听到的故事都是关于试图找到完美的另一半…但当我回过头想,我意识到人生中第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是一个直男,当我在大四时以同性恋的身份出柜后,他帮了我很多,让我坦然接受了自己的性取向…那时候我感受到了被接纳的感觉。
当时我想要搞清楚别人怎么看待我们之间的友情。那是1990年代早期,男孩和女孩在一起的时候,大家会凭直觉认为你是异性恋。但如果你遇到了灵魂伴侣,却完全没有想和对方发生性关系的欲望呢?那么这种关系该如何定义?这是我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一直在探索亲密关系和爱的不同层面,特别是这种情感又和最后发展为爱情的传统形式有所不同的时候。”
Ellie最后独自离开小镇,象征着追寻自己想要爱与生活的路,还是有着无限可能。所谓成长,无外乎将合与分当成常态,把寻找“The Half of It”当成一生的旅程,把不完满的结局当成新的开始。
在一系列“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情感关系后,Ellie看上去什么都没得到,但却拥有了Paul这个冲破一切世俗藩篱的直男朋友,通过他获得了人生的抚慰。
这份无法被定义的异性情感,不比任何爱情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