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原为作者所写的高中历史教材,不仅被誉为“历史教科书中最好的一本‘创作’”,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处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此次出版,另将作者未完成的第十二章和他为该书宋史部分撰写的三篇文字一并列为附录,供读者参考。
中国史纲的创作者
· · · · · ·
-
张荫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张荫麟(1905—1942),无字,号素痴,亦常作笔名,广东东莞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张荫麟1905年11月出生于官宦之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中等科三年级肄业。仅半年,在《学衡》杂志第21期上发表处女作:《老子生后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针对史学家梁启超对老子事迹考证提出异议,清华师生大为震动,并得到梁启超的激赏。1924年6月,又发表论文《明清之际西学输入中国考略》,分析明清两代传入的西方学术的差异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目录 · · · · · ·
自 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中国史纲》献辞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笫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汉 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 · · · · · (收起)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中国史纲》献辞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笫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汉 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跟大师学国学(共40册),
这套丛书还有
《文字学常识》《史讳举例》《孔子与儒家哲学》《佛学常识》《清代学术概论》
等
。
喜欢读"中国史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史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不仅文采斐然,尤其善于提纲契领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有五本比较好的通史类图书,这五本书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童书业的《春秋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孟森的《明史讲义》和萧一山的《清史大纲》。它们篇幅都不是很大、写的通俗易懂,而且都是清末民初5本最著名的历史通史书籍了。 其实...
(展开)
一部未全部完成的中国史学巨著
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学传统,但中国史学的发端并非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之前,《尚书》《国语》《春秋》以及为《春秋》作注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还有《吕氏春秋》《晏子春秋》等已经蔚为大观。《史记》开始,所谓的“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还有《资治通鉴...
(展开)
【转】李埏:张荫麟先生传
【作者简介】李埏(1914.11.21——2008.5.12),字子沂,号幼舟,彝族,云南路南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创建者、博士生导师。早年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大师,深得史学真传。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
(展开)
论坛 · · · · · ·
中国史纲略读 | 来自阿呆 | 2019-04-09 22:57:07 | |
有大大能讲讲版本吗? | 来自晏之敖者 | 2 回应 | 2018-03-13 22:25:53 |
纠错 | 来自Lebold | 1 回应 | 2012-12-29 23:19:02 |
“跟大师学国学”书系的几个特色 | 来自西丰客人 | 4 回应 | 2011-05-08 11:50:32 |
【跟大师学国学】 已出16种 | 来自西丰客人 | 2010-03-05 10:55:5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3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9.1分 304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2)9.2分 725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9.1分 63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4)9.3分 28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1000+ 豆瓣9.0+的書 (Python)
- 天涯荐书贴整理版(2) (花菜。)
- 中华书局——跟大师学国学 (学习机器人)
- 37°暖书单(一) (37°暖)
- LIST笔记本 (恋秋一族茶颜酱)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史纲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第五象限 2012-07-18 13:16:09
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三位史学大师的合集,篇幅不长,文采斐然,通俗易懂,绝对不同于现今“八股文式”的历史书。历史的八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每位大师的生平简介。【LOLI哪里跑】只是天妒英才,张荫麟先生的史纲只写到王莽(记得应该是),先生去世时仅37岁,先生的大才还未完全展现,
0 有用 yrh 2012-06-13 20:45:06
教科书典范。
0 有用 羊君 2011-03-14 23:36:14
中国古代史都是传奇,越古越风云
14 有用 陆钓雪de飘飘 2017-01-25 16:46:41
人走茶凉。或可命名为《东汉前中国史纲》。素痴先生是东莞人,23年进清华学校,不久在《学衡》上著文《老子生后百年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批评时任清华国学导师梁启超对老子事迹所做考证,而受到任公的赏识和学界的著目。当时他十八岁,而《学衡》杂志编辑还以为是清华的国学教授。钱穆说“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我从没见过钱穆对年轻人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我抄一下吴晗的话吧:假使……有一个好政府,或... 人走茶凉。或可命名为《东汉前中国史纲》。素痴先生是东莞人,23年进清华学校,不久在《学衡》上著文《老子生后百年孔子百余年之说质疑》,批评时任清华国学导师梁启超对老子事迹所做考证,而受到任公的赏识和学界的著目。当时他十八岁,而《学衡》杂志编辑还以为是清华的国学教授。钱穆说“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我从没见过钱穆对年轻人有比这更高的评价了。我抄一下吴晗的话吧:假使……有一个好政府,或者是不太坏的政府,能稍稍尊重学者的地位和生活……中国的学者如此的希罕,已有成就的学者如此的被糟踏,被淘汰,萌麟就如此寂寞地死去,寂寞地被人遗忘了。但是,我仔细想想,从荫麟身后发表的文字来看,假如这一年他不死于穷病,再多活三四年,再多受些磨折、考验、洗炼,恐怕他还是得死,不过死法不同,不是死于穷病而己 (展开)
0 有用 湖边的阿修罗 2016-04-17 17:09:47
才子各有自己的宿命
0 有用 骤雨重山 2024-05-31 17:14:56 中国香港
详略适当,文笔也颇为幽默活泼,可惜是未完本。
0 有用 豆洋燈 2024-01-21 16:17:11 北京
竟不知有子产
0 有用 rhodopsin 2024-01-09 22:16:56 辽宁
7/2024# 明白晓畅,高屋建瓴。可惜只有半本。#博0筑基3
0 有用 胡不归 2023-12-28 18:58:05 福建
善品
0 有用 繁星若尘 2023-12-12 16:45:40 上海
民国时期的高中历史教材,也已成当代名副其实的国学经典。于此,也可见张荫麟先生的史才、史学和史识。恨天妒英才《中国史纲》未能完成。惜当今的历史教学明明已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