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相信死亡,只是以另一种空气似的事物体验融入人的生命,魔幻主义色彩的村落故事,孩童的眼光移动视角,将不可思议的日常与近乎畸形的价值观扭转为故事里的生活事件,泅渡河水,风声卷起,生命的降临又离开就像是一场预言的揭晓,孩童的罪恶,成人世界的残酷悲哀,你说,这是时代的隐喻,是漫天灰烬如柳絮般落下后的厚厚尘埃,随即就会消失无踪,人被塞进属于自己的那棵树身体里等待死亡,水泥浇灌躯壳,灵魂彻底冻结,村落人群的快乐建立在无知坟墓之上,生命的连接以目光交错开始,以笃定的谣言终结,我说,遥远之地的传说,别无二致。
“我靠墙坐着,弯下腰去,仿佛在寻找与生命的联系,但将我束缚在世间的感受已犹如枯草。”第一次看见这个句子时,顷刻间被击中,在人前猝不及防地流下眼泪。 第三次读罗多雷达,依旧能感受到她被悲伤浸透了。她的叙述中似乎从来没有升起过生命的欢欣,而是填满了对活着的不解、厌倦和悲伤。“我宁愿她没有出生,因为我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是呼吸,是呼吸的痛苦与悲哀。万物由嫩变枯,由新变旧,月盈月亏,日升日落,狂风推动、撕碎、聚起又驱赶云朵,灰尘扬起又落下。只有入睡和醒来的悲哀。”于是,万物疯长的春,成了生命的一场徒劳无益、饱受折磨。 喜欢她对死亡的凝视,死的意志何尝不是一种对生的解绑。“我来到人世,只是为了离开。”“人有求生欲,也有求死欲。”也许,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的出口。
被水泥封死的灵魂,通过风声对话。每个人的铭牌和大树,死生交叠,无止无歇。时间是我,还有你,我们被囚禁于此,什么都无法改变。白鸟逃出蛇嘴,仿若死亡离开你的心间。所谓春之死,应该是被万物勃发所压倒的内心腐坏,而我流经,脚底是土,头顶是风。
写的真的太好了……关于死亡春天和村子里的人们 刚开始看第一部分的时候云里雾里看不懂 直到中间囚犯嘶鸣那里才开始逐渐理解逐渐湿润眼眶 文字传递的痛感是深入人心的 后妈站在日晷上那段相当有灵气“时间就是我,还有你。” 去消除苦难,而不是消除欲望,因为只有欲望才能让你活着。非常有灵性的一本书 平静 坦然的讲述着死亡 这本书完美符合我对拉美文学的想象
开始读得一头雾水,看到一半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切都恍然大悟了。直到结尾处哭得停不下来,一本根本无法形容剧情内容和感受的小说。罗多雷达描述命运、苦难没有任何渲染或夸张。平静、坦然,像陈述一件无所谓的小事,随手一写就将你的思绪勾走,但当你回过神来咂摸出平静表象下的暗潮涌动时,早就已经泪流满面了。看完以后再看扉页上的“女人!去写那些如果你不写出来就无法呼吸的东西”,简直就是在写罗多雷达,太妙了
即使不懂作者经历过怎样的历史,书中内容所反照出的可能性也足以让人触目惊心的了。焦虑,恐惧,死亡……沉至意识和灵魂的深处。
在绝望深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铁环、铭牌和大树。
“去消除苦难而不是欲望吧,因为只有欲望才能让你活着。”囚犯说。绿色带来渴望也带来痛苦,为避免痛苦人们就消灭绿色。春之死,死于人们给将死之人灌水泥,死于整个村庄的人执着于树葬,连老爷都不能幸免,也死于一年一度选人跳下湍急的河流确认他们也不知真假的传闻。愚昧如人们,只有铁匠之子、囚犯和“我”是清醒的,但他们或天生孱弱或身不由己或是孩童之身。Rodoreda太厉害了,像是在看一幅高度意象化却并不繁复的画,阴翳,幽暗,窒息,同时又充满力量,悲伤的力量。“感受生命,却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意识到它终将离去,却不知它为什么被赐予你,又为什么被夺走。”女儿去世时的独白暴露了作者的性别,是只有女性才有的无力的慈悲和质问。
有些没写明的,不必读懂,身在其中的人也茫然,但像花粉,像气味,随记忆同行
故事建立在一个虚构的,魔幻而原始的村庄,法律不存在,道德、自然与宗教规范统管一切。人的欲望简化为生与死,存活、繁衍、有灵魂的死。大段的自然描写让人仿佛真的进入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中。传说中会钻出虫子的泉水与树中的葬礼令人印象深刻。
【2025.No7】【磨铁赠书】魔幻文学目前我还不能做到说完全读懂,顶多读了个一知半解。所以比起内容和寓意,更多感受的是塑造的氛围。作者塑造了一个残酷中带着恐怖的村庄,充满死亡和未知,少许的亮色也很快就被覆灭。序言说这是一个关于时代和阶级的故事,我想应该是没错的。
读梅尔塞·罗多雷达的第一本。 导读部分很有必要,“正确阅读《春之死》的方式不是纠结于情节发展,而是感受它的氛围与气息”。 既朦胧又深邃,不知不觉被幻想带着进入了那个村落,感受着悲凉、孤独、焦虑、恐惧和死亡。 “我宁愿她没有出生,因为我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是呼吸,是呼吸的痛苦与悲哀。万物由嫩变枯,由新变旧,月盈月亏,日升日落,狂风推动、撕碎、聚起又驱赶云朵,灰尘扬起又落下。只有入睡和醒来的悲哀。感受生命,却不知它从何而来;意识到它终将离去,却不知它为什么被赐予你,又为什么被夺走。你来过这世上,拥有过许许多多东西。而如今,一切都不复存在。”
絮语,迷离,孤独,自省,癫狂,哀愁。很喜欢。读来很有余华早期文字风格特点。不晓得他是否受其熏陶。
坦然的人主动赴死,懦弱的人因他人的死亡沾沾自喜,更多的人因循守旧麻木不仁
文字不可谓不好,但或许是我自己心境不佳吧,无论如何也没法进入这种寓言式的文字。
具有极强隐喻性质的童话故事,第一人称视角,从罗多雷达的叙述中,感觉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丛林深处小山村附近山洞里的精灵,在村子里有自己的养父母,在初春时节,以第三者的视角静静看着万物复苏,山村的百姓努力工作,一派祥和,奇幻而又神秘,古灵精怪,引人入胜。
梅尔赛·罗多雷达用细腻文字构建荒诞又压抑的世界,古怪传统、悲惨命运交织。春的生机与死亡气息强烈对比,深刻的隐喻和心理描写,让人读完深感震撼,引发对生命与自由的无尽思考。
处处是死亡的暗喻,却处处是没给予的自由意志选择权。
猛看上去是有点儿破碎的文字 但是氛围渲染是一绝 好神奇的村子 好悲伤的故事
> 春之死
3 有用 四火火火火 2025-02-17 18:05:39 山东
相信死亡,只是以另一种空气似的事物体验融入人的生命,魔幻主义色彩的村落故事,孩童的眼光移动视角,将不可思议的日常与近乎畸形的价值观扭转为故事里的生活事件,泅渡河水,风声卷起,生命的降临又离开就像是一场预言的揭晓,孩童的罪恶,成人世界的残酷悲哀,你说,这是时代的隐喻,是漫天灰烬如柳絮般落下后的厚厚尘埃,随即就会消失无踪,人被塞进属于自己的那棵树身体里等待死亡,水泥浇灌躯壳,灵魂彻底冻结,村落人群的快乐建立在无知坟墓之上,生命的连接以目光交错开始,以笃定的谣言终结,我说,遥远之地的传说,别无二致。
7 有用 没事老想学猫叫 2025-01-01 20:24:35 浙江
“我靠墙坐着,弯下腰去,仿佛在寻找与生命的联系,但将我束缚在世间的感受已犹如枯草。”第一次看见这个句子时,顷刻间被击中,在人前猝不及防地流下眼泪。 第三次读罗多雷达,依旧能感受到她被悲伤浸透了。她的叙述中似乎从来没有升起过生命的欢欣,而是填满了对活着的不解、厌倦和悲伤。“我宁愿她没有出生,因为我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是呼吸,是呼吸的痛苦与悲哀。万物由嫩变枯,由新变旧,月盈月亏,日升日落,狂风推动、撕碎、聚起又驱赶云朵,灰尘扬起又落下。只有入睡和醒来的悲哀。”于是,万物疯长的春,成了生命的一场徒劳无益、饱受折磨。 喜欢她对死亡的凝视,死的意志何尝不是一种对生的解绑。“我来到人世,只是为了离开。”“人有求生欲,也有求死欲。”也许,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生命的出口。
5 有用 盐少女 2025-02-13 12:08:08 北京
被水泥封死的灵魂,通过风声对话。每个人的铭牌和大树,死生交叠,无止无歇。时间是我,还有你,我们被囚禁于此,什么都无法改变。白鸟逃出蛇嘴,仿若死亡离开你的心间。所谓春之死,应该是被万物勃发所压倒的内心腐坏,而我流经,脚底是土,头顶是风。
2 有用 馥桂羡衷秋 2025-02-05 20:29:08 辽宁
写的真的太好了……关于死亡春天和村子里的人们 刚开始看第一部分的时候云里雾里看不懂 直到中间囚犯嘶鸣那里才开始逐渐理解逐渐湿润眼眶 文字传递的痛感是深入人心的 后妈站在日晷上那段相当有灵气“时间就是我,还有你。” 去消除苦难,而不是消除欲望,因为只有欲望才能让你活着。非常有灵性的一本书 平静 坦然的讲述着死亡 这本书完美符合我对拉美文学的想象
6 有用 Bobochman 2024-12-24 11:26:27 北京
开始读得一头雾水,看到一半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切都恍然大悟了。直到结尾处哭得停不下来,一本根本无法形容剧情内容和感受的小说。罗多雷达描述命运、苦难没有任何渲染或夸张。平静、坦然,像陈述一件无所谓的小事,随手一写就将你的思绪勾走,但当你回过神来咂摸出平静表象下的暗潮涌动时,早就已经泪流满面了。看完以后再看扉页上的“女人!去写那些如果你不写出来就无法呼吸的东西”,简直就是在写罗多雷达,太妙了
2 有用 雾 2025-01-08 12:13:19 江苏
即使不懂作者经历过怎样的历史,书中内容所反照出的可能性也足以让人触目惊心的了。焦虑,恐惧,死亡……沉至意识和灵魂的深处。
1 有用 胡桑 2025-02-15 12:13:16 上海
在绝望深处。
2 有用 Alexander.C 2025-01-23 15:06:08 黑龙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铁环、铭牌和大树。
1 有用 华之敖不理解 2025-03-02 21:38:00 北京
“去消除苦难而不是欲望吧,因为只有欲望才能让你活着。”囚犯说。绿色带来渴望也带来痛苦,为避免痛苦人们就消灭绿色。春之死,死于人们给将死之人灌水泥,死于整个村庄的人执着于树葬,连老爷都不能幸免,也死于一年一度选人跳下湍急的河流确认他们也不知真假的传闻。愚昧如人们,只有铁匠之子、囚犯和“我”是清醒的,但他们或天生孱弱或身不由己或是孩童之身。Rodoreda太厉害了,像是在看一幅高度意象化却并不繁复的画,阴翳,幽暗,窒息,同时又充满力量,悲伤的力量。“感受生命,却不知道它从何而来;意识到它终将离去,却不知它为什么被赐予你,又为什么被夺走。”女儿去世时的独白暴露了作者的性别,是只有女性才有的无力的慈悲和质问。
1 有用 天生醉饭 2025-03-27 22:55:46 北京
有些没写明的,不必读懂,身在其中的人也茫然,但像花粉,像气味,随记忆同行
0 有用 Stubborn 2025-01-14 18:17:03 北京
故事建立在一个虚构的,魔幻而原始的村庄,法律不存在,道德、自然与宗教规范统管一切。人的欲望简化为生与死,存活、繁衍、有灵魂的死。大段的自然描写让人仿佛真的进入那个与世隔绝的村庄中。传说中会钻出虫子的泉水与树中的葬礼令人印象深刻。
0 有用 杜望川 2025-01-17 13:18:17 浙江
【2025.No7】【磨铁赠书】魔幻文学目前我还不能做到说完全读懂,顶多读了个一知半解。所以比起内容和寓意,更多感受的是塑造的氛围。作者塑造了一个残酷中带着恐怖的村庄,充满死亡和未知,少许的亮色也很快就被覆灭。序言说这是一个关于时代和阶级的故事,我想应该是没错的。
0 有用 几枝 2025-01-17 17:57:36 重庆
读梅尔塞·罗多雷达的第一本。 导读部分很有必要,“正确阅读《春之死》的方式不是纠结于情节发展,而是感受它的氛围与气息”。 既朦胧又深邃,不知不觉被幻想带着进入了那个村落,感受着悲凉、孤独、焦虑、恐惧和死亡。 “我宁愿她没有出生,因为我知道等待她的是什么。是呼吸,是呼吸的痛苦与悲哀。万物由嫩变枯,由新变旧,月盈月亏,日升日落,狂风推动、撕碎、聚起又驱赶云朵,灰尘扬起又落下。只有入睡和醒来的悲哀。感受生命,却不知它从何而来;意识到它终将离去,却不知它为什么被赐予你,又为什么被夺走。你来过这世上,拥有过许许多多东西。而如今,一切都不复存在。”
0 有用 不良生 2025-01-19 03:04:10 江苏
絮语,迷离,孤独,自省,癫狂,哀愁。很喜欢。读来很有余华早期文字风格特点。不晓得他是否受其熏陶。
0 有用 张华弥 2025-01-23 18:41:11 上海
坦然的人主动赴死,懦弱的人因他人的死亡沾沾自喜,更多的人因循守旧麻木不仁
0 有用 沁云 2025-02-10 07:26:15 美国
文字不可谓不好,但或许是我自己心境不佳吧,无论如何也没法进入这种寓言式的文字。
0 有用 韧勉 2025-02-08 15:46:27 北京
具有极强隐喻性质的童话故事,第一人称视角,从罗多雷达的叙述中,感觉主人公是一个生活在丛林深处小山村附近山洞里的精灵,在村子里有自己的养父母,在初春时节,以第三者的视角静静看着万物复苏,山村的百姓努力工作,一派祥和,奇幻而又神秘,古灵精怪,引人入胜。
0 有用 七街酒 2025-02-19 14:26:50 陕西
梅尔赛·罗多雷达用细腻文字构建荒诞又压抑的世界,古怪传统、悲惨命运交织。春的生机与死亡气息强烈对比,深刻的隐喻和心理描写,让人读完深感震撼,引发对生命与自由的无尽思考。
0 有用 Vousdevez 2025-02-24 11:10:06 四川
处处是死亡的暗喻,却处处是没给予的自由意志选择权。
0 有用 野生盆栽 2025-01-22 00:04:00 新疆
猛看上去是有点儿破碎的文字 但是氛围渲染是一绝 好神奇的村子 好悲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