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开戏曲舞台那侧未曾拉开的帷幕,看见被历史遮蔽的她们。她们灿若惊鸿又备受压抑的身躯,从戏剧中走来。
★缺乏女性参与的戏曲史,是跛脚的戏曲史。从女性的视角切近戏曲文化研究,拓宽中国古代女性生活史的崭新视野。
★“禁限”是权力的压抑,“垂帘”是文化的遮蔽,“楼台”是空间的 区隔。从戏曲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个维度,系统分析清代女性的观剧现象。
★全书立足史料,服膺论从史出,以丰富的材料和严谨的论述,清晰还原清代女性观剧与社交的历史图景。
📖 内容简介
本文围绕清代女性观剧现象,从谁在看、在哪看、怎么看、看什么、看了以后会怎样、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的态度等问题展开讨论。内容分为五章,第一章清代女性观众,第二章清代女性观剧场所及设施,第三章清代女性观剧习俗,第四章清代女性观剧内容,第五章社会各界对待女性观剧 的态度。
本书运用戏曲学、文献学、历史学、社会学、妇女学、社会性别研究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清代女性观剧现象进行全面、系统、多维度的梳理和分析。其新颖之处在于:一、研究视角新。目前,市面上所见的图书大都是从文学史切入的女性作家及女性题材作品的研究,而从女性主义视角、戏曲观众视角切入的妇女生活史研究较少,本书的出版不仅有助于拓宽戏曲文化研究视野,而且有助于深化中国古代女性日常生活史方面的研究。二、史料丰富,论述严谨。全书立足史料,服膺论从史出,论说有据。注重同时资料和后时资料,精英资料和边缘资料,官方史料和地方史料,文献史料和文物史料,在此基础上,清晰还原出清代女性观剧的“场景”和“细节”,为后续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编辑推荐===============================
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各种文献资料(官方文献、民间文献)的层出不穷,对中国妇女史的研究逐渐从传统历史学研究扩展到女性生活史、口述史等方面的研究,而其中女性观剧史是女性生活史相关研究中极不容易被关注到的层面,却又是极其重要的部分。
本书作者采取“年代+专题”的传统写法,对清代女性的观剧生活做了系统梳理,虽讨论的主题跟戏曲有关,实则研究和论述了封建社会女性的社会地位及社会关系,为我们了解清代女性的情感、家庭、婚姻等生活状况提供了一个重要面向。
作者学术嗅觉敏锐,思维发散,不仅能关注到官方文献史料,亦能结合碑刻、建筑、雕塑、绘画等实物史料,同时注意分析和鉴别口述史料,论述严谨,立论扎实,堪称一部优秀的学术著作。
2 有用 奈天昏地暗 2024-06-10 06:24:00 河北
细节处的错误一大堆,这也能出版?
2 有用 羲和 2024-05-03 23:08:34 辽宁
非常泛,且时时跑题,牵连甚多,而“女性观剧”的景观未能描绘得很好。多处史料解读不准,如“轴子刚开便套车,车中装得几支花”竟然阐释为女性观戏,很难想象一个治清代戏曲史且翻阅了傅谨史料集的人会不知相公的存在。
7 有用 幼稚园园长 2024-01-06 15:04:21 湖北
看过博论。已经是不错的戏曲社会史,至于种种问题不在于作者。总感觉戏曲社会史的模式很单调,得到的结论也都大同小异,而且看不到社会问题产生的背后是由于戏曲自身的特殊性所引发的,反而沦为整体清代社会史的附庸,更比不上既有的华南学派研究思路,不知道是不是戏曲社会面的材料不具备丰富的层次性。另,晚清民国时期日记信札以及回忆录、戏曲乡土志会不会也是如此的面向呢。戏曲能否进入社会史和人类学,又该采用哪种范式去处... 看过博论。已经是不错的戏曲社会史,至于种种问题不在于作者。总感觉戏曲社会史的模式很单调,得到的结论也都大同小异,而且看不到社会问题产生的背后是由于戏曲自身的特殊性所引发的,反而沦为整体清代社会史的附庸,更比不上既有的华南学派研究思路,不知道是不是戏曲社会面的材料不具备丰富的层次性。另,晚清民国时期日记信札以及回忆录、戏曲乡土志会不会也是如此的面向呢。戏曲能否进入社会史和人类学,又该采用哪种范式去处理,还是值得进一步去思考。 (展开)
17 有用 细雨流光 2024-01-15 19:18:04 河南
框架陈旧啊,感觉配不上这个题目…还有,“观剧”这个关键词并没有考辨与解释,观的是哪些种类的剧?女性观剧的大背景为何?宫廷、仕宦、平民、青楼女性所观的“剧”都是“戏曲”吗?还是有其他类型的所谓的“剧”?另,女性观剧中的社交、观剧女性的“凝视”探讨的太少了。这也是有些所谓女性史研究的通病,全篇表面都是在说女性,却没有真正走入女性。
3 有用 小镜子 2024-04-12 15:47:12 吉林
讲述的十分全面,整体分析也算有理有据,也算考量清代社会女子地位及社交的重要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