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理想国
原作名: Aller Tage Abend
译者: 胡烨
出版年: 2023-10
页数: 312
定价: 64.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理想国:燕妮·埃彭贝克作品
ISBN: 9787222220720
内容简介 · · · · · ·
▲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作品(2016)
▲ 汉斯·法拉达奖(2014)、《独立报》外国小说奖(2015)、欧洲文学奖(2015) 获奖作品
.
☄️ 一个女人的史诗,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黑暗秘密的国家的寓言:“人的一生中还有多少凶险的前线?要挺过所有战斗而不倒下实在太辛苦了。”
☄️ 经历了三个帝国、两场世界大战、五次死亡、四次重启人生,在人生的尽头她意识到:活着不过是让两股势力在她这里相互较量,并且让恶劣的最终落败。“当生命所有的库存都用完,那坚不可摧的储备显现出来。”——《白日尽头》
.
🌟 内容简介:
她是摇篮里窒息而死的女婴;她在战后凋敝的维也纳度过困顿的少女时代;她在政治上觉醒,投身运动,又在肃反中失去一切;她回到东德,成为人民作家,在掌握话语权的巅峰猝然离世;她活到九十高龄,失去了记忆,而养老院之外已是另一个国家……经历了三个帝国、两次大...
▲ 国际都柏林文学奖短名单作品(2016)
▲ 汉斯·法拉达奖(2014)、《独立报》外国小说奖(2015)、欧洲文学奖(2015) 获奖作品
.
☄️ 一个女人的史诗,同时也是一个充满黑暗秘密的国家的寓言:“人的一生中还有多少凶险的前线?要挺过所有战斗而不倒下实在太辛苦了。”
☄️ 经历了三个帝国、两场世界大战、五次死亡、四次重启人生,在人生的尽头她意识到:活着不过是让两股势力在她这里相互较量,并且让恶劣的最终落败。“当生命所有的库存都用完,那坚不可摧的储备显现出来。”——《白日尽头》
.
🌟 内容简介:
她是摇篮里窒息而死的女婴;她在战后凋敝的维也纳度过困顿的少女时代;她在政治上觉醒,投身运动,又在肃反中失去一切;她回到东德,成为人民作家,在掌握话语权的巅峰猝然离世;她活到九十高龄,失去了记忆,而养老院之外已是另一个国家……经历了三个帝国、两次大战、五次死亡,从世纪之交的加利西亚犹太小镇,到“一战”后的维也纳、斯大林时期的莫斯科,再到重新统一的柏林,有的她被热爱,有的她被背叛,有的她淡入历史,被人忘却。
全书五卷,每一卷都以她的死亡结束,其后每一卷又重新想象假如她活了下来,可能拥有怎样的人生:一个婴儿小小的坟茔,本可以和阿尔卑斯山一样大。在看似不可避免的历史动能中,所有这些“假如”的总和意味着什么?一切终将逝去,句子被烧成了灰,足迹会消失,最后剩下来的是一个生命坚不可摧的铁的印记。
.
🌟 评论推荐:
“无论从哪方面看,《白日尽头》这部非凡的小说都是近年欧洲文坛的重要作品……在埃彭贝克的作品中,宏大的主题与抽离的文风、世界历史与日常生活、全球性与地域性交织纠缠,这种特质在《白日尽头》中达到了顶峰,并以最自然和有说服力的方式呈现了出来。”——丹尼尔·门德尔松(著名文学评论家,《与父亲的奥德赛》作者)
“这一代最杰出、最重要的德语小说家……她使用平和的、质朴中带着诗意的散文,其平稳的节奏几乎不会透露驱使其前进的激情。这种古典的克制让人想起库切和奈保尔。”——詹姆斯·伍德(著名文学评论家,《小说机杼》作者)
“令人生畏的天才之作……一部非常德国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具有历史力量的堪称完美的欧洲小说。它像梦境一样轻盈,又如现实生活一般沉重。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遇到的每个德国人都问我同样的问题:你读过《白日尽头》吗?”——艾琳·贝特斯比,《爱尔兰时报》
“借由作品中的文字、故事和记忆,读者犹如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但又宏伟壮观的地形中陶醉而无畏地前进。”——米歇尔·菲尔盖特,《波士顿环球报》
“在世的最优秀、最激动人心的作家之一。”——米歇尔·法柏(著名小说家,《雨必将落下》作者)
白日尽头的创作者
· · · · · ·
-
燕妮·埃彭贝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燕妮·埃彭贝克(Jenny Erpenbeck),1967年出生于东柏林,德国作家、戏剧导演,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客乡》《白日尽头》《时世逝》,中篇小说集《文字之书》,另著有多部剧作、散文,曾获得汉斯·法拉达奖(2014)、《独立报》外国小说奖(2015)、托马斯·曼奖(2016)、斯特雷加文学奖(2017)、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功绩勋章(2017)等,作品已被译为二十多种语言。
.
译者简介:
胡烨,201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德语系,后于慕尼黑大学获得硕士学位,现为慕尼黑大学德语文学系博士生。译有埃利亚斯·卡内蒂《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
目录 · · · · · ·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白日尽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白日尽头"的人也喜欢 · · · · · ·
白日尽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2 条 )
> 更多书评 22篇
论坛 · · · · · ·
每一次生命终结的方式是否一一对应 | 来自鸡贼妇女 | 1 回应 | 2024-06-11 17:47:49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New Directions (201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Albrecht Knaus Verlag (201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New Directions (2014)暂无评分 2人读过
-
Portobello Books Ltd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外国文学-现代部】 (爱玛·包法利)
- 豆瓣读书评分9分以上榜单 (无人的冬夜)
- 书单 | 千评9分书 (Sheryl)
- 独立报外国小说奖 (Fima)
- 文学车间 aka 理想国外文馆 (哦)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550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白日尽头的评论:
feed: rss 2.0
47 有用 李斯本 2023-10-26 21:10:00 北京
埃彭贝克的质地很像打雷的夜晚,那种因为雷电交加而显得格外平静的漆黑。
4 有用 ソーダ 2024-06-02 01:09:26 江苏
埃彭贝克写得太好太好,二战后的德国人总是带着沉重的罪孽感。故事像根细长的针,穿透身体的血管,将她的哀伤窸窣注入进来,于是有了药效,紧接着是放大的瞳孔和震撼后的哀鸣。可怕的二十世纪初,那些被困在摩西血统里的人,沦为极权帝国摧枯拉朽的机器,人的一生有多少凶险的前线,生命是一切如果的结合,是长长白日坠入地平线的尽头。
50 有用 blueshadow 2023-11-13 23:12:18 北京
时间就是时间熬的一锅粥,死亡都难以激起浪花。不变的只有歌德全集和小座钟,这就是二十世纪,颠沛流离,不知所往。让人升起漂泊感和虚无感。
2 有用 木偶 2024-06-13 13:57:52 上海
如果语言和任何真实的东西一样掷地有声
3 有用 Atlas Galt 2023-12-13 20:07:28 江苏
二十世纪一位中欧犹太女性的颠沛流离,一次次复活,又一次次在不同的年龄死去,人生如同小径分叉的花园,无论何种形式,终究难逃一死,要平平安安走完一生实属不易。
0 有用 kino 2025-01-08 20:57:25 上海
读完第二个间奏的时候,已经预知对于整本书的感受:终于,让我们好好谈一谈死亡。“在这里,文字本身是可以触摸的东西,在文学和所谓现实之间不存在空隙,相反,句子本身就是现实。”
0 有用 宴山亭 2025-01-07 23:19:49 上海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在走一座高塔中的旋转迷宫,我无数次地盘旋、转弯,只为短暂地窥见她人生的某一种可能性。世事无常,每一种抉择都导向了一个全新的结局。不知道是不是我对德国的刻板印象,但确实这本书很德国:冷淡、克制,精准到用经纬度描述的城市坐标和从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种旁观者的视角,透露出带着寒意的审视意味,看着她走向命定的结局。 好像在书里的大部分人都带着部分无奈所导致的冷漠:不愿意告诉女儿...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感觉自己好像在走一座高塔中的旋转迷宫,我无数次地盘旋、转弯,只为短暂地窥见她人生的某一种可能性。世事无常,每一种抉择都导向了一个全新的结局。不知道是不是我对德国的刻板印象,但确实这本书很德国:冷淡、克制,精准到用经纬度描述的城市坐标和从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种旁观者的视角,透露出带着寒意的审视意味,看着她走向命定的结局。 好像在书里的大部分人都带着部分无奈所导致的冷漠:不愿意告诉女儿父亲死亡真相的祖母、为了自保出卖同伴的朋友、把自己的母亲送进养老院的儿子……但又在哭泣和哀悼中流露出他们的悲悯和对于亲人的温情。很矛盾,但也很现实。 书虽短,但总觉得第一遍还没完全读懂,或许过段时间会再读一次,不知道是不是会有不一样的感悟。 (展开)
0 有用 emioposy 2025-01-06 22:35:40 上海
「一切都会有可能性」在生活中,肉体的衰老到死亡的尽头。
0 有用 宫爵 2025-01-05 22:18:02 江苏
“人的一生中还有多少凶险的前线?要挺过所有战斗而不倒下实在太辛苦了。”在历史的洪流中,个人的命运如此随机、渺小。 读完小说的第一感觉是,人这一辈子想要活到老,能够自然死去,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啊,那需要挺过多少凶险,经历多少磨难和意外,假如再遇到一个变动的时代,随时都可能如小说里的主角一般,在某一次死去,而现实永远没有重生的设定。 这是一本还会再重读的小说
0 有用 momo 2025-01-05 21:27:08 浙江
灰白色的封面隐隐透露出书里的情感基调:隐晦。书写的主题和很多的德语文学作品一样涉及德语世界不能忘却的一战、二战、移民美国热、被迫害的犹太人、散落的德国人、战后精神重建……家庭史与国家历史相交织。就算有机会改变人生的某个变故,在当时的背景下人生似乎也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转变带来的只是从一种痛苦转向另一种延迟的痛苦。小说最后她说“她强行将一个世纪抱在了怀里”,在她去世后她的后代压抑着自己却仍然痛哭流涕... 灰白色的封面隐隐透露出书里的情感基调:隐晦。书写的主题和很多的德语文学作品一样涉及德语世界不能忘却的一战、二战、移民美国热、被迫害的犹太人、散落的德国人、战后精神重建……家庭史与国家历史相交织。就算有机会改变人生的某个变故,在当时的背景下人生似乎也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转变带来的只是从一种痛苦转向另一种延迟的痛苦。小说最后她说“她强行将一个世纪抱在了怀里”,在她去世后她的后代压抑着自己却仍然痛哭流涕,在回望母亲的经历并关照当下之后,他仍然要思考“这些奇怪的声音和抽搐是否真的是人类用以哀悼的全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