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105倒數第6行,“浙江巡撫楊昌浚”,“浚”字誤,此人名爲楊昌濬,人名特定用字不可改字。

p151倒數第2行、p415倒數第8行,“全漢升”,“升”字誤,此人名爲全漢昇,人名特定用字不可改字。
p248(後亦有數處),“奕訢之子載澄”,“澄”字誤,此人名爲載澂,人名特定用字不可改字。
p258倒數第3行,“又安能诸臻上理”,“诸臻”誤倒,即當爲“又安能臻诸上理”。
p168,“方浚頤所撰的《夢園雜說》”,“浚”字誤,此人名爲方濬頤,人名特定用字不可改字。

下冊p89,「詆之爲“諳於大體,頗喜操切”」,既爲“詆之”,何曰“諳於大體”,“諳”似當爲“暗”或“闇”。
p94,“總以就地取材,出奇扯住,以建不世之功”,“扯”字誤,當爲“搘”,此必將“搘”誤當作“撦”,再轉爲“扯”。《漢語大詞典》【搘拄】1.亦作“搘柱 ”。支撑,支持。《明史·李贤吕原等传赞》:“李贤以一身搘拄其间,沛然若有餘。”清.吴伟业《松山哀》诗:“卢龙蜿蜒东走欲入海,屹然搘拄当雄关。”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第八章第二节:“窃谓政府虽经济困难,但现在战事已寧,从容建设,尚可勉力搘拄。”
p132,“湖廣總督瑞澄”,“澄”字誤,此人名爲“瑞澂”,人名特定用字不可改字。
p160第6行,“巨野縣”,“巨”字誤,此地名爲“鉅野縣”。
p187,“嗣後並不恆用,弃藏至今”,“弃”字誤,當爲“弆”。《漢語大詞典》【弆藏】收藏。清.赵翼《汪水雲砚歌》:“况兹孤臣手泽存,忍弗什袭弆藏亟标识,我为作歌告奕世。”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新城北錄中》:“今閲进到各家书目,其最多者如浙江之鲍士恭、范懋柱、汪啟淑、两淮之马裕四家,为数至五、六、七百种,皆其累世弆藏,子孙克守其业,甚可嘉尚。”
p211第1行,“媚嫉心重”,“媚”字誤,當爲“媢”。《漢語大詞典》【媢嫉】嫉妒。《逸周书·皇门》:“是人斯乃谗贼媢嫉,以不利於厥家国。”唐.柳宗元《与蕭翰林俛书》:“年甚少,自御史里行得礼部员外郎,超取显美,欲免世之求进者怪怒媢嫉,其可得乎?”明.王錂《春芜记·解嘲》:“宋玉才名颇盛,寡人宠爱方深,那登徒子一时媢嫉,此亦人情。”清.薛福成《李德裕纳维州降将论》:“﹝胡寅﹞睹汪( 汪伯彦)、黄(黄潜善)、秦檜之媢嫉贤臣,虚张声势,协和误国,置中原於度外。”
p214第2行,“甚着功績”,“着”字誤,當爲“著”。
p246,“遂執赞爲榮相之門生”,“執贊”不辭,“赞”似爲“贄”字之誤。《漢語大詞典》【執贄】犹执挚。汉 刘向《说苑·尊贤》:“周公摄天子位七年,布衣之士执贄所师者十二人。”《明史·冯恩传》:“出劳两廣总督王守仁,遂执贄为弟子。”章炳麟《箴新黨论》:“然执贄上官,以师生相称者,其醜又甚于座主。”
p256第4行,“何忽遽之甚”,“忽”字誤,當爲“怱”;同頁第5行,“文忠閱竣,正式告曰”,“式”字誤,當爲“色”。
p268,“奕彩”,“彩”字誤,此人名爲“奕綵”。
p335第8行,“高观、宇文泰分道揚鑣,非偶然也”,“观”字誤,當爲“歡”。
p356末行,“類皆着弟子籍”,“着”當作“著”
本来想买,竟然有这么多错别字,太不认真了,谁还敢买。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