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新经典·琥珀 / 新经典文化
原作名: The World Without Us
译者: 王璞
出版年: 2022-9
页数: 384
定价: 69.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42677495
内容简介 · · · · · ·
◎ 编辑推荐
★《时代》《娱乐周刊》非虚构类第一名!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美国亚马逊4.5分高分之作!尹烨、河森堡、邢立达 诚挚推荐!
作者以惊人的想象力挖掘出潜藏在人类内心的恐惧,巧妙地督促读者重新思考如何与我们居住的星球相处。
——《华盛顿邮报》
★一部呈现地球未来沧桑巨变的史诗,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的必读之书。
人类正在经历不断升温的夏天,“热射病”冲上热搜,老鹰中暑坠江,澳洲大火燃烧五个月,五亿动物死亡,长江白鲟灭绝……高温不断,灾难频仍,病毒肆虐,我们的家园地球在不断发出预警,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地球共生共存?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和地球的关系。
★作者走遍各大洲,探寻人迹罕见的边缘地带,扎实的田野调查、各领域学者惊人的讲述,揭示工业文明背后的代价。
作者前往世界各地访查,足迹遍及各大洲,采访林业、地铁...
◎ 编辑推荐
★《时代》《娱乐周刊》非虚构类第一名!
“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文津图书奖”获奖作品!
美国亚马逊4.5分高分之作!尹烨、河森堡、邢立达 诚挚推荐!
作者以惊人的想象力挖掘出潜藏在人类内心的恐惧,巧妙地督促读者重新思考如何与我们居住的星球相处。
——《华盛顿邮报》
★一部呈现地球未来沧桑巨变的史诗,每一个关心人类命运的人的必读之书。
人类正在经历不断升温的夏天,“热射病”冲上热搜,老鹰中暑坠江,澳洲大火燃烧五个月,五亿动物死亡,长江白鲟灭绝……高温不断,灾难频仍,病毒肆虐,我们的家园地球在不断发出预警,我们究竟该如何与地球共生共存? 这本书会让你重新审视人类的存在和地球的关系。
★作者走遍各大洲,探寻人迹罕见的边缘地带,扎实的田野调查、各领域学者惊人的讲述,揭示工业文明背后的代价。
作者前往世界各地访查,足迹遍及各大洲,采访林业、地铁、建筑、博物学、海洋、核能、航天等领域的研究者,在科学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描绘未来世界的图景。没有人类的世界里,人类为之骄傲的文明,成了留给地球的烫手遗产……这是一个失去了某种可能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新的可能的世界。一个人类缺席的世界,或许恰能揭示人类存在的意义。
★一部贯穿当下与未来的启示录。推想未来图景,是为了确定当下如何抉择。《人类简史》告诉我们人类从何处来,《没有我们的世界》让我们思考人类将向何处去。
人类在50年间制造的塑料将耗费大自然几十万年的时间消化,被改造过的大气层可能是地球上留存最久的人工制品。一切文明都将重归尘土,只有旅行者号上携带的镀金铜唱片能够成为标记人类存在过的万古留存的遗物。相比于地球46亿年的历史,几千年的人类文明只是沧海一粟,当人类消失,我们才愕然发现——地球其实并不属于人类。 而我们又该如何与地球相爱相生?
★另类视角书写人类传记,一场伟大的思维冒险,人文关怀与科学写作的结合。
灾难片般的恢弘设定,BBC纪录片式的长镜头推进,勾勒出自然全面接管人类遗产的壮观图景。抒情的笔调,悲悯的情怀,从人文主义精神出发,探寻茫茫天地间,你的、我的、我们的存在意义。
◎ 内容简介
异常高温、气候危机、病毒肆虐……地球在不断预警,如果我们没有明天,世界会变得怎样?
这是一部呈现地球未来巨变的史诗,艾伦·韦斯曼以惊人的想象力、遍及各大洲的考察、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调描绘了人类消失后的未来图景。环顾四周,想象一切都原封不动,唯独去掉人类……自然将会刻不容缓地收回它的失地——动物重返城市、欧洲变为森林、猩猩占领地球。
你会惊觉,几千年的人类文明相较于50亿年的地球历史而言并非不可或缺,那么我们存在的意义又是什么?有什么东西会比物质更久远?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冷峻而又充满忧思的答案——我们留下永恒的遗产可能是被改造的大气层、塑料堆成的第六大陆、核污染和转基因生物,而我们骄傲的文明将缓慢地崩塌于热胀冷缩、板块移动、水位上升、地质循环等一系列自然力量……另类视角书写人类传记,探寻茫茫天地间,你我的存在意义。
◎ 名人推荐
生命是存在了近50亿年的蓝色星球的偶然,而人类则是在这个偶然中的奇迹。作为已知的最高智能物种,我们常常忘记谦卑,但来到没有人类的世界,我们会赫然发现,地球可以没有人类,而人类不能没有地球。
——尹烨
一个人的评价不单纯取决于其达到过怎样的高峰,更在于他留下一个怎样的世界,对于整个物种来说,这个逻辑同样适用。
——河森堡
末日是科幻作品常涉及的主题,这本书同样写末日,但其独到之处则在于用科学的想象和非虚构的方式挑战了这一经典题材,并给出了一个与前人完全不同的、动人心魄的答案。作为一个研究古生物的学者,我推测过无数物种灭绝的原因和它们曾经的模样,但我并没有能力去设想人类灭绝后的世界,而这本书却做到了。
——邢立达
韦斯曼将文明的毁灭和随之而来的自然复苏变成了一种好莱坞式的、慢镜头的大型灾难片。它是如此引人入胜,令大多数读者不禁祈祷至少有一部分人能活着见证这一切。
——《纽约时报书评》
韦斯曼非常擅长描写一切人工制品——从你家到地铁系统的衰败。很少有人能这样如实地刻画人类的处境。更神奇的是,我们竟会为此感到宽慰。看到人类的消失我们竟然感觉良好——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我们对地球实在是太坏了。
——《卫报》
没有我们的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艾伦·韦斯曼(Alan Weisman),屡获殊荣的新闻记者、作家,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
他曾在《哈珀斯》《纽约时报杂志》《大西洋月刊》《发现》、美国国家公共电台等多家媒体上发表文章,担任过《洛杉矶时报杂志》的特约编辑。
2004-2013年,他在亚利桑那大学担任桂冠学者,并教授新闻学和拉美文学。
代表作品有《加维奥塔斯:一座重新发明世界的村庄》《美墨边境》等。
王璞,中山大学生物物理学硕士。曾任科普撰稿人、媒体编辑。现居英国。
目录 · · · · · ·
第一部
第一章 伊甸园的余香
第二章 拆除我们的家园
第三章 没有我们的城市
第四章 我们之前的世界
第五章 消失的动物群
第六章 非洲悖论
第二部
第七章 什么会消散
第八章 什么会长存
第九章 永恒的聚合物
第十章 石油地带
第十一章 没有农田的世界
第三部
第十二章 新旧世界奇迹的命运
第十三章 没有战争的世界
第十四章 没有我们的鸟类
第十五章 烫手的遗产
第十六章 我们的地质记录
第四部
第十七章 何去何从?
第十八章 我们之后的艺术
第十九章 海洋摇篮
尾声 我们的地球,我们的灵魂
精选文献目录
· · · · · · (收起)
喜欢读"没有我们的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没有我们的世界"的人也喜欢 · · · · · ·
没有我们的世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0 条 )
对味,让书跟着我们走
没有我们,没有音乐和诗歌
> 更多书评 80篇
论坛 · · · · · ·
书的尺寸更像是16开,而不像32开 | 来自风儿啦啦啦 | 3 回应 | 2023-08-18 17:05:07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4 )
-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7.9分 1112人读过
-
Thomas Dunne Books (2007)8.2分 56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15)7.9分 192人读过
-
重庆出版社 (2018)8.1分 12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356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没有我们的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7 有用 新经典 2022-09-16 10:18:55 北京
现在看到这条短评的你可能正享受着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福利:摩登大楼、崭新的电子产品、空调、餐饮外送……这时一个念头突然击中了你,如果人类消失,我们制造的大量废弃物究竟该如何被自然回收?这本书以惊人的想象力勾勒出了一个人类立刻消失的世界。我们视为日常的事物背后可能牵扯着塑料垃圾、重金属污染、氯氟氰幽灵、转基因生物、极端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危机。而即使人类消失,文明也可能以塑料颗粒的形式实现某种永存。
0 有用 Yu_Kuri 2022-10-12 22:14:24 上海
重新认识了自然的力量,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放下“人类主宰地球”这一傲慢想法的过程。作者的文字很像一部优秀的纪录片,能看到画面,能听到旁白。
0 有用 哇呜 2022-11-21 09:26:42 河北
是主题,也是噱头
8 有用 danyboy 2022-10-27 01:52:27 北京
和纪录片《人类消失的世界》有点像,只是书籍的内容更丰富,数据和案例更多。纪录片颇有科幻色彩,用图像来想象人类消亡的世界;而本书根植于现实,并不是真的推演,而是通过一个个确实发生的案例,来解释人类对世界的剧烈影响。
7 有用 碧根果 2022-11-11 16:31:12 江苏
人类突然集体消失的概率不是零,但人类造的孽还会继续霍霍地球千万年
0 有用 浑然天陈 2024-12-15 18:05:38 上海
万物易逝,惟有地球永存。 纪录片式的行文风格,勾勒出一幅人类灭绝之后的未来地球图景,催人深思,发人深省。
0 有用 巨米雨 2024-12-07 19:01:30 澳大利亚
和预期不太一样,但还是值得一读的,不过最后的结论跟“人类自愿灭绝运动”也没啥差别嘛,所以别说什么不生孩子是自私,要我看生孩子才是自私,因为显然解决方法已经摆在这里了:只要生育下降人口减少,地球必然拥有美好明天。
0 有用 李西西 2024-12-03 07:36:13 上海
“这些精巧的技术阵列只会短暂存在,最终凝结成一团致命的、黯淡的金属——对创造了它的智慧生物而言恰似一块墓碑,而且,在今后的数千年间,对所有靠得太近的无辜非人类受害者来说,它也将是它们的墓碑。”这本书从某种层面而言确实乏味了些,但即使如此也足以让观者深感触目惊心。人类想要的东西很多,但真正需要的东西却少之又少,希望作为这个星球破坏者的人类早日意识到自己的罪恶行径,获得更多觉醒,逃离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 “这些精巧的技术阵列只会短暂存在,最终凝结成一团致命的、黯淡的金属——对创造了它的智慧生物而言恰似一块墓碑,而且,在今后的数千年间,对所有靠得太近的无辜非人类受害者来说,它也将是它们的墓碑。”这本书从某种层面而言确实乏味了些,但即使如此也足以让观者深感触目惊心。人类想要的东西很多,但真正需要的东西却少之又少,希望作为这个星球破坏者的人类早日意识到自己的罪恶行径,获得更多觉醒,逃离消费主义和物质主义的陷阱,从日常中减少对资源的消耗。文明的本质是和谐共生,而不是掠夺和占有。 (展开)
0 有用 晴空 2024-11-27 12:35:05 河北
“甚至有朝一日,当我们久已离去,或许仍会难以承受孤独,思念被我们愚蠢抛弃的美丽世界。于是,我们(或者我们的记忆)乘着一道宇宙电波重返家园,继续纠缠我们挚爱的地球。”
0 有用 。 2024-11-18 19:13:04 重庆
老师让读的,不太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