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培文
出版年: 2019-7-1
页数: 404
定价: 78.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ISBN: 9787301302552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尝试集》《女神》《草儿》《冬夜》《蕙的风》等为讨论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新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上编主要从“文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五四”前后一个自足新诗发生空间的形成,涉及报刊传播的影响、新的读者群的召唤、新书局的支持、阅读程式的养成等诸多方面;下编则关注在“新诗集”的成书、接受和历史定位过程中,新诗历史形象及合法性的塑造与追寻,从而对新诗发生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本书初版于2005年,以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为基础,该论文2004年曾被评为百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出版后也曾获得第三届“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此次修订,除了文字的疏通、材料的补充外,又特别增加了附录的四篇文章,希望在勾勒新诗第一个十年发展概貌的基础上,以个案讨论的方式,...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尝试集》《女神》《草儿》《冬夜》《蕙的风》等为讨论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新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上编主要从“文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五四”前后一个自足新诗发生空间的形成,涉及报刊传播的影响、新的读者群的召唤、新书局的支持、阅读程式的养成等诸多方面;下编则关注在“新诗集”的成书、接受和历史定位过程中,新诗历史形象及合法性的塑造与追寻,从而对新诗发生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本书初版于2005年,以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为基础,该论文2004年曾被评为百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出版后也曾获得第三届“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此次修订,除了文字的疏通、材料的补充外,又特别增加了附录的四篇文章,希望在勾勒新诗第一个十年发展概貌的基础上,以个案讨论的方式,更为全面地呈现早期新诗特定的文化政治意涵。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的创作者
· · · · · ·
-
姜涛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新诗及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有专著《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巴枯宁的手》《“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图本徐志摩传》,编著《20世纪中国新诗总系》(第一卷)、《北大文学讲堂》,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等。另,出版诗集《洞中一日》《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鸟经》等,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东荡子诗歌批评奖”等。
目录 · · · · · ·
增订本前记
初版序(温儒敏)
导言研究方法、对象的提出
[上 编]
第一章“新诗集”与新诗“传播空间”的生成
第一节从书信到成集:新诗传播空间的形成
第二节支撑诗坛的“新诗集”
第三节公共传播与现代的诗歌想象
第二章读者、时尚与“代际经验”
第一节新诗读者的构成
第二节作为阅读时尚的“新诗集”
第三节“代际经验”中的《女神》
第三章“新诗集”出版与新诗坛的分化
第一节“新诗集”与“新书局”
第二节由诗集出版看新诗坛的分化
第四章“新诗集”与新诗的阅读研究
第一节读者分类与新诗的“读法”问题
第二节对三本诗集的讨论:从“读法”的角度
[下 编]
第五章“新诗集”对“新诗”的呈现(一)
第一节胡适新诗构想的三个层面
第二节《尝试集》对“新诗”的塑造
第六章“新诗集”对“新诗”的呈现(二)
第一节胡适眼中的“新诗集”——以《草儿》《冬夜》《蕙的风》为中心
第二节“诗话语”的凸显:《冬夜》《草儿》序言的考察
第三节选本中的新诗想象:对“分类”的扬弃
第四节《女神》成书与“新诗”的重塑
第七章论争中的“新诗集”:新诗合法性的辩难
第一节《评〈尝试集〉》:“学衡派”的反动
第二节《蕙的风》的论争:对一桩旧案的重审
第三节《湖畔》与“经验范围”的争议
第四节对“新诗集”的整体批判
第五节“新诗”与“诗”:合法性辩难的展开
第八章“新诗集”与新诗历史起点的驳议
第一节作为新诗合法性起点的《女神》
第二节新诗史上的《尝试集》和《女神》
结语
[附 录]
新诗的发生及活力的展开——新诗第一个十年概貌
早期新诗的政治与美学:以“《星期评论》之群”为讨论个案
《天狗》:狂躁又科学的“身体”想象
20世纪30年代的大学课堂与新诗的历史讲述
主要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试读 · · · · · ·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初版于2005年,是在我的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的基础上扩充而成的。这篇论文讨论的虽是“新诗的发生”这个老问题,但选择以“新诗集”为切入点,引入文学社会学的方法,梳理了在“新诗集”出版、传播、评价过程中新诗形象的塑造以及合法性争议。当年,关注出版、传媒、读者,以及文学生产机制的作用,在文学研究界早已蔚然成风,但对新诗...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的人也喜欢 · · · · · ·
- 从催眠的世界中不断醒来 9.2
- 公寓里的塔 9.3
- 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 9.2
- 现代中国“短篇小说”的兴起 9.1
- 文学史写作中的现代性问题 9.2
- 谁能照顾人 8.3
- 左翼文学的时代 8.7
- 临水的纳蕤思 8.5
- 文本的内外 8.8
- “50-7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 9.9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来自《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的启示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论证时很谨慎,凡有观点处,几乎都有材料的支撑,令人信服。 (2)对原始资料的掌握全面而细致,这样就使得论者在阐释个人观点的时候,很有底气。 (3)行文不但从容不迫,而且精炼,没有废话,几乎不“注水”。 (4)以小切口而讨论大问题。时间限定在1920-1923年前后... (展开)新诗发生场域中的张力流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泛文学观念(章太炎)的交响与回应:胡适对新诗的自我想象,从最初的文白之辩、文章八事(形式与内容要求两块)逐渐策略性地集中为文|白之辩中,通过与国语运动的声势结合,摆脱了旧诗的束缚,催生了新诗的全新面貌话语权和影响力,但也将诗简化为、“降维”白话 散文。例... (展开)> 更多书评 6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豆瓣五星图书【文学理论】 (爱玛·包法利)
- 豆瓣高分书籍是否名实相符(一) (无心恋战)
- 近三百年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攒▓书▓如▓山▓倒▓ (不流ᝰ)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62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Deenoir 2021-03-25 02:56:33
td感到阅读量跟不上这种 欲脱离/激活学院式知识/常识封闭固化的背景积淀,反思过往接受太费力气了。非职业者需要脱开这一切,于是这种发生学背景铺陈显得是没有必要的,历史的兴趣 是一种兴趣—知识与业余—而兴趣是不必要的。背景就是 无法自觉的堆积,以后多看文本/细读了。
30 有用 羊須 2020-02-14 00:02:11
从此更明白面对庞然大物,另起炉灶是不可能的。哪怕是姜老师如此稳健的文风也难免流露出某种对学术表达的疲惫感。心目中值得追求的学术志业首先表现为对已有的知识体系另有规划的野心,而繁琐的考据令人却步,它一方面残酷地磨损着激情,另一方面又是某种品质所必须的保证。
2 有用 承植 2020-05-01 09:16:33
同样一件事,我只能看出一种东西,他却能看出八百八十八种……
1 有用 Nylon 2020-11-23 10:59:40
上编以新诗集为聚焦中心切入新诗发生历史现场,剖析新诗生成时期的社会空间、读者群体、传播状况、阅读程式等方面,并由此视角挖掘出新诗生成期许多被历史忽略的现象,诸如新诗发生的自我建构与想象、新诗场域内部的分化与挤压等。下编进入新诗集中新诗的呈现问题、关于新诗的论争以及起点争议等问题的探讨,姜涛在扎实材料中发现早期新诗存在的巨大张力:现代性的写作冲动与纯文学观念的摩擦,具体表现为作者、读者在散文化新诗实... 上编以新诗集为聚焦中心切入新诗发生历史现场,剖析新诗生成时期的社会空间、读者群体、传播状况、阅读程式等方面,并由此视角挖掘出新诗生成期许多被历史忽略的现象,诸如新诗发生的自我建构与想象、新诗场域内部的分化与挤压等。下编进入新诗集中新诗的呈现问题、关于新诗的论争以及起点争议等问题的探讨,姜涛在扎实材料中发现早期新诗存在的巨大张力:现代性的写作冲动与纯文学观念的摩擦,具体表现为作者、读者在散文化新诗实践与对诗美期待间的矛盾。在张力外,姜涛进一步指出历史叙述中的清晰化与线性化机制,当下对新诗的思考可由反清晰、进入历史现场思考其发展可能性出发。研究打开了对早期新诗未免狭隘与零散的理解,稍感遗憾的是完全从社会学外部视角切入,不涉足早期新诗的文本分析。 (展开)
1 有用 懒风 2021-01-23 15:09:20
又量一本。作者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解决得非常系统,但对于我来说,不能说觉得非常满足。 在我看来,有些问题的发生顺序,是有一定原因的。当一个作者拿到一个新的创作工具时,他能做的很难是马上拿出成品,而是拿手上的东西去碰一碰试一试。 另外为了某些原因一直不愿意读郭沫若,现在看来为了把握中国现代文学语言的发生,恐怕还是应该看看的。
0 有用 陶思 2024-12-21 23:27:01 山东
2024.3.31
0 有用 Gertia 2024-10-09 16:53:32 北京
我觉得大思路是最可贵的,场域自足性的诉求与建构
0 有用 pwp 2024-09-28 10:41:00 天津
本来想换换脑子,打开导言又开始欣赏一篇好的博士论文提问题的方式。他的方法是用文学社会学打开新诗研究,引用的理论本身都是基础的,但是导言就很好的说服了我去相信这个方法能很好的弥补新诗研究的不足。具体的阅读就是感觉看史料类的东西就是大脑按摩,吃别人嚼碎的东西真好,看他把新诗运动还原成一种文化生活方式,很有趣。
0 有用 Eolais 2024-09-08 15:34:47 北京
非常好,所谓回到历史现场的抽丝剥茧……力求从已经被建构起来的清晰的结构性话语之中还原曾经“混乱”的新诗生态,《尝试集》也可以算作在历史过程中被(甚至是胡适自己)遮蔽与扭曲的东西。感觉反而是这本书可以回答郑敏当年“新诗究竟有没有传统”的问题:它当初被修剪了怎样的枝干,我们现在又要做出怎样的补偿。
0 有用 昭昭 2024-08-08 14:57:59 江苏
从“新诗集”的角度重新还原被文学史叙事线性化和清晰化的新诗发生起点。从文学社会学的外部研究方法来看,“新诗”的正统地位并非文学史叙述中不证自明的神话,而是在发表与结集、评论与论争和培植新的读者阅读时尚中被“发明”出来的产物。在下编讨论新诗合法性的论辩中,现代知识谱系中的“纯文学”观念的扩张造成了对早期新诗实验性的现代方案(打破诗/文界限、扩展诗歌经验范围)的压抑,也导致在后来的文学史叙述中,《尝试... 从“新诗集”的角度重新还原被文学史叙事线性化和清晰化的新诗发生起点。从文学社会学的外部研究方法来看,“新诗”的正统地位并非文学史叙述中不证自明的神话,而是在发表与结集、评论与论争和培植新的读者阅读时尚中被“发明”出来的产物。在下编讨论新诗合法性的论辩中,现代知识谱系中的“纯文学”观念的扩张造成了对早期新诗实验性的现代方案(打破诗/文界限、扩展诗歌经验范围)的压抑,也导致在后来的文学史叙述中,《尝试集》与《女神》所代表的新诗的不同起点被拉伸为线性的历史进化的线索。非常扎实的博士论文,《公寓里的塔》中从代际经验角度讨论文学青年生成的问题意识也隐含其中。阅读的时候隐约感受到了北大学人对新文学“起源”的热忱,或许是因为现代文学的发生本身就是一种被制造出来的断裂的神话,这或许也是一种“影响的焦虑”。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