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
原作名: The Infernal Desire Machines of Doctor Hoffman
译者: 叶肖
出版年: 2015-2
页数: 316
定价: 30
装帧: 平装
丛书: 精典文库
ISBN: 9787305141515
内容简介 · · · · · ·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描绘出欲望所催生出的种种暴虐形象,也为自己贴上了“英国战后小说”的大标签。这部小说出版于1972年,是卡特的第六部小说。今时今日,给卡特带来名望的是她重写的一系列经典童话故事,以及她生前创作的最后两部长篇作品,《马戏团之夜》(1984)和《明智的孩子》(1991)。这两部小说中,卡特对两个人物的描写,马戏团中的空中飞人和音乐厅中颇善于惺惺作态的小明星,为她赢得了满堂彩。然而,可以这样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才是卡特留下的真正经典,却也是未得到应有评价的经典。在今天这个虚拟时代,回过头去再看看小说中异彩纷呈、技艺精湛的形象表演,方才体会到,这是一部走在了时代前头的作品。
小说将三部不同的机械,爱情、叙事、社会结构完全拆解,再把所有零件组装到一起,在一瞬间同时完成了对三者的解析。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幻想,读到了散发着颓废...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描绘出欲望所催生出的种种暴虐形象,也为自己贴上了“英国战后小说”的大标签。这部小说出版于1972年,是卡特的第六部小说。今时今日,给卡特带来名望的是她重写的一系列经典童话故事,以及她生前创作的最后两部长篇作品,《马戏团之夜》(1984)和《明智的孩子》(1991)。这两部小说中,卡特对两个人物的描写,马戏团中的空中飞人和音乐厅中颇善于惺惺作态的小明星,为她赢得了满堂彩。然而,可以这样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才是卡特留下的真正经典,却也是未得到应有评价的经典。在今天这个虚拟时代,回过头去再看看小说中异彩纷呈、技艺精湛的形象表演,方才体会到,这是一部走在了时代前头的作品。
小说将三部不同的机械,爱情、叙事、社会结构完全拆解,再把所有零件组装到一起,在一瞬间同时完成了对三者的解析。小说中,我们读到了幻想,读到了散发着颓废气息的绚烂,也读到了拼贴和戏仿,什么科幻、惊悚、后现代、流浪、寻根文学、历险故事、色情文学,外加种种政治和社会理论,统统一锅烩。无论就小说形式,还是就其语气和技巧而言,《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都是一次飞跃,其意义之重大,只怕作者本人也是始料未及。
浪漫到令人眩晕,优美到敌我难分,同时又不乏严谨缜密的哲学沉思,精巧之程度超出想象。这部小说既是“挑战死神的双人爱情筋斗”的信徒,同时又是它的仇寇,正因如此,方才永恒。时至今日,虚拟时代正崭露头角,转过头去,再看安吉拉•卡特四十年前已预见到的“瞬间王国”,小说更展现出与当今世界无比密切的关联。
——阿里•史密斯(苏格兰女作家)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创作者
· · · · · ·
-
安吉拉·卡特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关于作者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 1940—1992),英国著名女作家,作品风格独树一帜,混合魔幻现实主义、女性主义、哥特式及黑暗系童话,想象奇异诡谲,语言瑰丽璀璨,充满戏仿的狂欢。她曾于1969年获毛姆奖,1983年担任布克奖评委,被《时代》周刊誉为20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爱》《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新夏娃的激情》《马戏团之夜》《明智的孩子》等,短篇小说集《染血之室与其他故事》,短篇小说合集《焚舟纪》等。
关于译者
叶肖,江苏南京人,文学博士,从事翻译多年,主要译作有《帝国》、《巴塔哥尼亚高原上》、《里尔克:一个诗人》等。
目录 · · · · · ·
楔子1
第一章困兽之城7
第二章午夜凶宅43
第三章大河之民82
第四章欲望杂耍119
第五章情色旅行157
第六章非洲海岸190
第七章混沌时间225
第八章城堡264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人也喜欢 · · · · · ·
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 条 )
安吉拉·卡特的“欲望世界”
欲望解放之于女性角色塑造的一点想法
编织梦境的关键在于使用真实的材料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编织梦境的关键在于使用真实的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欧洲人的殖民历史、女人要遵守的规矩、性、食物、还有集这些于一身的节日庆典。此外还有一些我们见过或者没见过的材料,但我们丝毫不会怀疑它们存在或者曾经存在过,就在我们生活的无趣的世界里:如鸟类的羽毛、沼泽的泥土、... (展开)> 更多书评 14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未知出版社 (2011)暂无评分 16人读过
-
Penguin (Non-Classics) (1986)暂无评分 1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精典文库 (彼岸)
- 书海无涯 (佾云)
- 午后四点 (蛋蛋姐)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适合下雨,下雪,深夜被窝以及冬夜列车的那些书 (疏狂老鬼)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黑貓十一 2018-05-16 10:35:13
四星半,如同一个万花筒,又如同一个夏日梦境。欲望的确是打破现实与幻觉的边界,而同样打破边界的还有梦、回忆。是不是要突出主角的反高潮,结局也这样未曾被满足。我想看门多萨和霍夫曼的奇妙西皮……
4 有用 lin 2016-04-03 18:13:18
人生最难摆脱的恶习就是牢骚满腹,尖酸刻薄。
0 有用 Xenophon 2016-01-06 00:15:30
过度狂乱
2 有用 阿佑 2016-04-19 20:57:13
看到某媒体文章把卡特作品比喻为B级电影,这么说的人可能既不懂电影,也不懂文学,更以为色情+血腥+暴力=B级。她的作品怎么看都对应不上那些经典的、形式内容同一的B级糙片。
3 有用 荆棘海 2015-06-26 15:43:25
拍成cult片再适合不过了
0 有用 lkkl 2025-01-08 00:13:14 浙江
以性、爱、激情对抗理性,吊诡荒诞的故事,格列夫式的冒险,拼贴的色彩很强,感觉和《大师和玛格丽特》有点相似。引言里强调卡特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打破成见,塑造了“光芒夺目又难以下定论的阿尔贝蒂娜”,但可能是关于女主角的描写较少,且前期多是男主角的幻想,所以不太能体会到她的魅力。卡特自叙“自从《魔幻玩具铺》开始,我就努力让小说读起来有趣味。要是你没那个爱好,大可不必把我的小说当成系统来读。”这确实是个有趣、... 以性、爱、激情对抗理性,吊诡荒诞的故事,格列夫式的冒险,拼贴的色彩很强,感觉和《大师和玛格丽特》有点相似。引言里强调卡特对女性形象的塑造打破成见,塑造了“光芒夺目又难以下定论的阿尔贝蒂娜”,但可能是关于女主角的描写较少,且前期多是男主角的幻想,所以不太能体会到她的魅力。卡特自叙“自从《魔幻玩具铺》开始,我就努力让小说读起来有趣味。要是你没那个爱好,大可不必把我的小说当成系统来读。”这确实是个有趣、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既然如此就不再深究内涵。 (展开)
0 有用 L'intangible 2024-12-31 23:44:08 上海
当以这般魔鬼的方式解构“存在”,从未如此沉溺于幻象,也从未如此远离虚无,却无异于陷入欲望的泥沼。的确如安吉拉·卡特所言,小说可以让人发挥出无限的潜能——我的思想愈发极端(于是有了现象动力学三大定律(误))。想象足以消解的不仅仅是媒介,还有现象本身。
0 有用 取出疯石 2024-12-28 13:46:46 广西
瑰丽的想象,漂亮的文字,个人风格很强烈同时却也能读出其他经典作家的味道。这本的电影感好强
0 有用 塩 2024-12-25 02:51:54 山东
我想读这本书 2024-09-27 书是好书。五星。翻译自己发挥的地方太多了,扣一星。感觉在看一个北京口音的中老年男士自白。和原文想象力大开的迷幻女性特质差的挺远的。翻译的真的不如机翻(先看的这个又去看的机翻)。
0 有用 苏子谦 2024-12-22 18:02:30 北京
没想到作者用了那么多中国元素,特别是中国的哲学思想,以前只知道她对于民间传说比较了解。甚至有一段化用的是古典戏曲。也许是男性主视角的缘故,没有给我《马戏团之夜》那种惊艳的感觉。篇幅虽然不长,用典却非常密集,以我的知识积累,只能看懂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