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国民阅读经典:中国史纲》是张荫麟先生短暂一生留下的唯一专著,作者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中国史实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把前人研究成果和自己“玩索所得”融会贯通,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期间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和活动。章节安排简要得当,文字技巧活泼动人,思想智慧透彻通达,随时流露出作者的才情与用心。
中国史纲的创作者
· · · · · ·
-
张荫麟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作者张荫麟是清华才子,与钱钟书齐名。他的老师梁启超、陈寅恪、吴宓等,无不对他寄予厚望。《中国史纲》是他37岁的短暂一生中留下的唯一专著。
目录 · · · · · ·
自序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中国史纲》献辞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笫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 · · · · · (收起)
初版自序
再版自序
《中国史纲》献辞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笫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营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附录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宋朝的开国和开国规模
北宋的外患与变法
北宋四子之生活与思想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国民阅读经典(共90册),
这套丛书还有
《希腊神话》《哈姆雷特(中英双语本)》《彷徨》《诗词格律》《庄子浅注》
等
。
喜欢读"中国史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中国史纲"的人也喜欢 · · · · · ·
中国史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不仅文采斐然,尤其善于提纲契领
上海古籍出版社的蓬莱阁丛书中,有五本比较好的通史类图书,这五本书是:张荫麟的《中国史纲》、童书业的《春秋史》、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孟森的《明史讲义》和萧一山的《清史大纲》。它们篇幅都不是很大、写的通俗易懂,而且都是清末民初5本最著名的历史通史书籍了。 其实...
(展开)
一部未全部完成的中国史学巨著
中国具有悠久的史学传统,但中国史学的发端并非司马迁的《史记》,在史记之前,《尚书》《国语》《春秋》以及为《春秋》作注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还有《吕氏春秋》《晏子春秋》等已经蔚为大观。《史记》开始,所谓的“二十四史”或者“二十五史”,还有《资治通鉴...
(展开)
【转】李埏:张荫麟先生传
【作者简介】李埏(1914.11.21——2008.5.12),字子沂,号幼舟,彝族,云南路南县人。著名历史学家和教育家、云南大学中国经济史学科创建者、博士生导师。早年受业于张荫麟、吴晗、钱穆、陈寅恪等史学大师,深得史学真传。毕生研究中国古代史,对中国土地制度史和中国商品经济...
(展开)
论坛 · · · · · ·
几处校勘及一处疑问 | 来自Geez | 2 回应 | 2024-02-03 15:50:24 |
和中华书局2014版的区别 | 来自 | 2023-06-13 16:29:58 | |
请教,书中正文之前《<中国史纲>献辞》 写得挺大气... | 来自风儿啦啦啦 | 2021-10-04 11:39:03 | |
请问,这本书的语言是白话,简体字吗? | 来自大梁 | 2017-05-04 18:49:5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3 )
-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9.1分 3047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09)9.3分 1052人读过
-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9.1分 631人读过
-
中华书局 (2014)9.3分 28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张怒)
- 中华书局《国民阅读经典》已出书目 (puhaiyang)
- 工作后购书目录 (张小国)
- 2013购书单 (zjmr)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中国史纲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妮儿 2017-05-02 16:27:55
当时如果用这样的课本学历史,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厌恶历史。
0 有用 青团 2016-04-02 22:47:57
没有注释,不作论证,纯讲故事,假期读物。。已经看到了无数人在说“如果我高中历史教材是这个”,那么我也再附和一句吧。。
35 有用 Bibliomania3.0 2014-12-07 12:21:30
钱穆先生称赞张荫麟先生才能完成中国新史学的大业,可惜先生英年早逝,止留下一个这样的未完成本。但即使是未完成本也足以证明先生的历史功底。 通史最易读,因为随时间延续,叙事风格最易让初入门的人读进去。 但通史最难写,因为需要对历史之中的重要不重要的事做一个清晰的分辨。如果全部写进去就成了记流水账式的工作;但如果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事件又会显得通史不通。对这些史实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评价是没法不偏不倚的... 钱穆先生称赞张荫麟先生才能完成中国新史学的大业,可惜先生英年早逝,止留下一个这样的未完成本。但即使是未完成本也足以证明先生的历史功底。 通史最易读,因为随时间延续,叙事风格最易让初入门的人读进去。 但通史最难写,因为需要对历史之中的重要不重要的事做一个清晰的分辨。如果全部写进去就成了记流水账式的工作;但如果遗漏了什么重要的事件又会显得通史不通。对这些史实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和评价是没法不偏不倚的做出的取舍的。所以通史很同意就显得一家之言,失去了一些客观。但张荫麟先生的杰出之处正在于讲通史的时候能把新时期的历史证据和自己的推断写进去。这正能够回答我友对我看历史的一部分质疑。 中国近代的历史书常常被民族主义情绪笼罩。先生的客观更加可贵。 文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战国的一段描述。清晰透彻。 (展开)
0 有用 另一个任聿之 2022-02-11 14:45:11
灵气动人,入土而复生。
0 有用 STARFISH 2019-02-11 16:52:41
很是严谨!
0 有用 衣柜之内 2025-01-07 20:01:41 浙江
语言通俗易懂,小学生都能看下去!就是有些观点我不认同比如对道家思想的非议,书中对汉武帝过誉了,夏商长达一千年的历史大片的空白只能靠出土文物太遗憾了
0 有用 老温 2025-01-02 17:15:17 上海
风趣幽默,史学思路非常清晰,获益匪浅。不愧是大师之作,可惜英年早逝
1 有用 诗宗stone 2024-12-12 14:39:32 上海
民国的教科书讲人话,全书举重若轻,通俗流畅。
0 有用 六月雪 2024-12-10 18:55:35 上海
从三个方面看东汉之前中国的变迁: 1.制度的变迁。 2.思想的变迁。 3.商业的变迁。
0 有用 鱼糕先生 2024-12-06 12:21:50 四川
最近读书读的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