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剑,见血封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想我没有能力将余华这部跨越十年的工作用一篇文章总结出来。但是当看到它下面诸多我难以苟同的评论,我觉得自己若是因为缺乏自信和软弱而选择沉默,那真是对不起余华所做的这些精彩的劳动。因为,我并不觉得七十元钱就足以给付余华带给我们的这场思想盛宴,如果一部作品没有值得争议的评论供人探讨,那它一定是很寂寞的。
精彩归精彩,这部作品却有贬低女性和知识分子之嫌,所以我也从它开始,对余华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在他的作品里通常认为女子无才只有德,这其实是对女性很不公正的描述,我于是脑洞大开的想这会不会是他一直拿不了诺贝尔奖的原因呢?你看莫言啊王小波啊他们的作品,就真的没有这个问题。朋友说他可能只是运气不好,一生没有遇到好姑娘,对于这一点,我们不敢妄加揣测。
很多人说《下》没有《上》写得真实、虔诚、令人动容,而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最终会定名为《兄弟》而不是别的诸如什么《时代》《人间》之类,正是因为《下》的深度。作为一个男性,我为自己曾不遗余力的向身边的女性推荐这本书而感到不好意思。但我确实很喜欢这部,尤其是《下》,看到我落泪的作品,迄今为止只有它。
如果说《活着》只是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历程来展示生命的韧性,我觉得余华对于《兄弟》的野心,在于要把整个时代的命运都囊括起来表达。这样的野心必然无法完美的得逞,但他就是有这个勇气和才华,从这六十年,两代人,颠覆式的时代变迁下清理出来一条跌跌撞撞的血路,把这个荒诞而现实的世界表现得活灵活现,然后用残酷的悲剧控诉之,用平静的结局,接纳之。
上部对我而言是“故事”,因为那个时代遥远而激荡,下部对我而言是生活,展示的就是我生长这个时代的荒唐。在这片土地上,两个时代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主要的人群总是脱离不了鲁迅笔下那典型的中国人特质。
而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在《下》里,被赋予了清晰的脸谱:陶青为政,李光头从商,都属于有基本原则但办事灵活的“领路人”,他们狡猾理智,坚定勇敢,不忠于某个人,但忠于自己的利益和事业,引领着这个社会的发展,也充当着人间赏罚的判官,文明的强奸着人们的肉体和精神;童铁匠属于想法有限,但脚踏实地的职业人,他们手高眼低,会被坑骗也会错过机会,但靠着勤劳肯干,大多能随着那个时代的水涨船高成为中产阶级的社会中坚力量;余拔牙和王冰棍是破釜沉舟,但运气颇佳的投机份子,抱对了大腿发迹之后煞有介事的走在当下以崇洋媚外为主要色彩的所谓社会文化和时尚的前列;刘作家和赵诗人虽然命运迥异,但无非是假知识分子走运和倒霉的两个极端表现而已,如果有机会,他们总是十分乐于成为强者的走狗,干尽无耻下流之事;苏妈苏妹、老关小关剪刀、张裁缝和周游,就是这人间毫无己见随波逐流的茫茫众生,无所谓善恶美丑,因为浮生一世,只为活着。
林红其实只爱自己。可惜她的美貌足以搅得男权社会天翻地覆,她的爱情观是一套毫无新意的评价体系,始终脱离不了肤浅的人性并被时代裹挟的价值观牢牢的绑架着,一点不比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强到哪儿去,无怪乎王朔起个题目《动物凶猛》,以概括他青春期里那个又爱又恨的姑娘和那帮荷尔蒙旺盛的大院小流氓们。总之无论林红觉得自己多爱宋钢,其实都不过是掩饰得很好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否则李光头和宋钢根本就不会被拆散。
宋钢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宋钢是个悲剧,时代造就了它”,也可以理解为“有宋钢这样悲剧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这么说是因为他是一个会爱人的人,一个博爱的人,一个不愿意伤害他人的人,这样的人,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是应得一个美好归宿的。即使他没有大爱,不懂得天地不仁的道理。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因为他的原则比谁都多,却偏偏忽视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自爱。一个不自私的人不值得被爱,因为这对爱他的人不公平。
不爱自己的宋钢没能爱好他所爱的人:作为丈夫,没能力满足林红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没带给她作为女人的快乐;作为兄长,放任李光头天马行空,不带他去探寻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所以最终一败涂地。只可惜宋凡平在奄奄一息乱棍当头时还在向车站爬去,他的儿子却在绝望中自己躺在了铁轨之上。
李光头阳痿了,因为这世界上他最后一个真正爱的人也不在世了,在他现在的地位上,别人会爱他,他却不会再爱了。你说不清楚这阴阳相隔的两个人谁的痛苦会少一些。而这对兄弟的结局,其实就是当代每一个孤独的心灵的现状。
精彩归精彩,这部作品却有贬低女性和知识分子之嫌,所以我也从它开始,对余华有了新的认识。比如在他的作品里通常认为女子无才只有德,这其实是对女性很不公正的描述,我于是脑洞大开的想这会不会是他一直拿不了诺贝尔奖的原因呢?你看莫言啊王小波啊他们的作品,就真的没有这个问题。朋友说他可能只是运气不好,一生没有遇到好姑娘,对于这一点,我们不敢妄加揣测。
很多人说《下》没有《上》写得真实、虔诚、令人动容,而在我看来,这部作品最终会定名为《兄弟》而不是别的诸如什么《时代》《人间》之类,正是因为《下》的深度。作为一个男性,我为自己曾不遗余力的向身边的女性推荐这本书而感到不好意思。但我确实很喜欢这部,尤其是《下》,看到我落泪的作品,迄今为止只有它。
如果说《活着》只是通过一个人的命运历程来展示生命的韧性,我觉得余华对于《兄弟》的野心,在于要把整个时代的命运都囊括起来表达。这样的野心必然无法完美的得逞,但他就是有这个勇气和才华,从这六十年,两代人,颠覆式的时代变迁下清理出来一条跌跌撞撞的血路,把这个荒诞而现实的世界表现得活灵活现,然后用残酷的悲剧控诉之,用平静的结局,接纳之。
上部对我而言是“故事”,因为那个时代遥远而激荡,下部对我而言是生活,展示的就是我生长这个时代的荒唐。在这片土地上,两个时代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主要的人群总是脱离不了鲁迅笔下那典型的中国人特质。
而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在《下》里,被赋予了清晰的脸谱:陶青为政,李光头从商,都属于有基本原则但办事灵活的“领路人”,他们狡猾理智,坚定勇敢,不忠于某个人,但忠于自己的利益和事业,引领着这个社会的发展,也充当着人间赏罚的判官,文明的强奸着人们的肉体和精神;童铁匠属于想法有限,但脚踏实地的职业人,他们手高眼低,会被坑骗也会错过机会,但靠着勤劳肯干,大多能随着那个时代的水涨船高成为中产阶级的社会中坚力量;余拔牙和王冰棍是破釜沉舟,但运气颇佳的投机份子,抱对了大腿发迹之后煞有介事的走在当下以崇洋媚外为主要色彩的所谓社会文化和时尚的前列;刘作家和赵诗人虽然命运迥异,但无非是假知识分子走运和倒霉的两个极端表现而已,如果有机会,他们总是十分乐于成为强者的走狗,干尽无耻下流之事;苏妈苏妹、老关小关剪刀、张裁缝和周游,就是这人间毫无己见随波逐流的茫茫众生,无所谓善恶美丑,因为浮生一世,只为活着。
林红其实只爱自己。可惜她的美貌足以搅得男权社会天翻地覆,她的爱情观是一套毫无新意的评价体系,始终脱离不了肤浅的人性并被时代裹挟的价值观牢牢的绑架着,一点不比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强到哪儿去,无怪乎王朔起个题目《动物凶猛》,以概括他青春期里那个又爱又恨的姑娘和那帮荷尔蒙旺盛的大院小流氓们。总之无论林红觉得自己多爱宋钢,其实都不过是掩饰得很好的精致的利己主义,否则李光头和宋钢根本就不会被拆散。
宋钢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宋钢是个悲剧,时代造就了它”,也可以理解为“有宋钢这样悲剧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悲哀”。这么说是因为他是一个会爱人的人,一个博爱的人,一个不愿意伤害他人的人,这样的人,在一个美好的时代是应得一个美好归宿的。即使他没有大爱,不懂得天地不仁的道理。
然而他并不是一个值得被爱的人。因为他的原则比谁都多,却偏偏忽视了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原则:自爱。一个不自私的人不值得被爱,因为这对爱他的人不公平。
不爱自己的宋钢没能爱好他所爱的人:作为丈夫,没能力满足林红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没带给她作为女人的快乐;作为兄长,放任李光头天马行空,不带他去探寻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所以最终一败涂地。只可惜宋凡平在奄奄一息乱棍当头时还在向车站爬去,他的儿子却在绝望中自己躺在了铁轨之上。
李光头阳痿了,因为这世界上他最后一个真正爱的人也不在世了,在他现在的地位上,别人会爱他,他却不会再爱了。你说不清楚这阴阳相隔的两个人谁的痛苦会少一些。而这对兄弟的结局,其实就是当代每一个孤独的心灵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