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巫邪典
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1940-1992)何许人也?简单说,时至今日,在英国女作家的排名里,她超出了弗吉尼亚·伍尔芙。比较之下,简·奥斯丁没有她勇敢,玛丽·雪莱没有她多产,勃朗特姐妹没有她俏皮,弗吉尼亚·伍尔芙不够轻松,多丽丝·莱辛太正经,归根结底,没有谁比她更“坏”。
“好女巫”安吉拉·卡特在南约克郡乡村的外祖母身边度过童年,擅讲民间故事的外祖母对她的影响要到以后才见端倪。在伦敦上中学的时候,她已经显示出文学天赋,发表于校刊上的诗歌提到“牛头怪”、“死亡的黑帆”、“阿蒙法老”、“太阳神祭司”,将古希腊和古埃及的典故有趣地捻在一起,证明她已经具备改写经典的明确意识。在布里斯托大学进修英国文学时,她的主攻方向是中世纪文学,哥特传统显然给她留下了深刻烙印。她承认说:“尽管花了很久时间才了解为什么,但我一直都很喜欢爱伦·坡,还有霍夫曼──哥特故事,残忍的故事,奇异的故事,怖惧的故事,奇幻的叙事直接处理潜意识的意象──镜子,外化的自己,废弃的城堡,闹鬼的森林,禁忌的性欲对象。”
1972年,卡特在美国出版了第六部长篇小说《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从书名可知,是向她钟爱的作家霍夫曼致敬之作。初稿完成于此前三年的旅居日本时期,据说仅用了三个月。这部小说空前大胆,在文体上糅合了科幻、侦探、流浪、寻根、哥特、奇幻、情色等文学样式,内容上涉及诱奸、兽交、群交、乱伦、轮奸、恋童、性虐、残杀、雌雄同体等“禁忌领域”,即便在当时实验文学和性解放的底色中,这两点也足够抢眼。卡特自己感慨说:“我意识到,小说可以让人发挥出无限的潜能。那以后怎么样了呢?就我的亲身经验而言,那就意味着……我再也养不活自己了。那是我蒙尘之始。之前,我是颇为人们所看好的年轻女作家;之后,再也没有谁愿意搭理我了。”
由于她的“反传统”,她屡屡遭受文坛保守势力的苛责甚至无视,但是她“不知悔改”。在此后的三部长篇小说里(《新夏娃的激情》(1977)、《马戏团之夜》(1984)和《明智的孩子》),她继续着《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所奠定的个人风格。在某种程度上,她那些更受好评的短篇小说也像是从这部神奇作品里脱落的鳞片。
故事发生在后殖民时期的南美某国家,“魔鬼博士”霍夫曼制造出强大的欲望机器,发动了一场反对人类理智的全面战争。由于欲望机器可以随意混淆时间与空间、现实与幻象,导致城市中魅影重重,没有什么东西能维持一秒钟,工商业全都停滞,经过三年围城,一切岌岌可危。城中的经贸部长临危受命,成为甄别部部长,带领一众部下和警察甄别真实与虚幻,并以甄别雷达和巨型计算机来对抗“霍夫曼效应”。
主人公名叫德赛得里奥,名字本身就有“欲望”的含义,他是一个有印第安血统的小文员,心智正常,思维缜密。在现实生活中,他是部长的部下;而在睡梦中,他受到神秘女子阿尔贝蒂娜的诱惑。一天,霍夫曼的信使与部长会见,德赛得里奥作陪,他完全被具有雌雄同体魅力的信使所迷惑,并意外发现,这位信使就是他梦中的阿尔贝蒂娜。随即,主人公受部长派遣,领受了一项秘密任务:前往某海滨度假地调查一个可疑的拉洋片(西洋镜)老板,如果能发现霍夫曼博士,就将他干掉。
于是主人公踏上一段俄耳甫斯式的冒险——经受女妖的诱惑,下地狱寻找心上人。他在海滨小城看到了不可思议的西洋镜,里面有以三维形式展现的七大奇观,神秘、色情、暴虐,正是对此后冒险的预言。德赛得里奥陆续经历了七重奇境:花木葳蕤而暗藏杀机的花园、外表祥和质朴而实为食人族的河上印第安部落、畸变残缺且低俗艳丽的流动马戏团、哥特风格又魍魉迷离的情色客栈、强权统治的非洲黑人海岛、自我鞭挞的人马兽山谷、最后是霍夫曼博士的城堡实验室。在博士的城堡里,德赛得里奥终于得知岛上的原始部落、混沌中的人马兽,皆为博士制造的幻象,也领略了“我欲故我在”的独特哲学,而博士的惊人图谋在于:德赛得里奥与阿尔贝蒂娜的交互欲望产生了世界上最为强大的磁场,如果加以提纯就能产生强大无比的资源,足以重塑世界。在历险过程中,德赛得里奥的爱欲一直被延宕着,此时在实验室的高塔上,终于可以与心上人交欢,但是他的理智战胜了欲望,杀死了博士和阿尔贝蒂娜,捣毁了现实塑形机,重置了理性和秩序。多年以后,英雄德赛得里奥撰写了回忆录,小说结束于老英雄搁笔之际,“我闭上双眼。还没等我呼唤,阿尔贝蒂娜已向我款款走来。”
如果说霍夫曼博士是诗人兼哲学家,部长就是有着百科全书般学识的科学家,这场战争是幻象与事实、欲望与理智、诗歌与科学的战争。主人公德赛得里奥视霍夫曼博士为普罗米修斯,视部长为浮士德,两人无非是要树立自己的极权,战争像一场没完没了的电影,让人厌烦,而他“对正反双方都没有什么同情”。如果说这是一场理性对非理性的战争,虽则他出于惯性站在了理性一边,却也深刻地感觉到部长这边世界的空虚无趣,并为能再度回到阿尔贝蒂娜的怀抱而释然。
假若读者愿意向前追溯,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便能看出端倪:崇尚理智的人要把诗人逐出理想国,因为诗人只是摹仿者,他得到的仅仅是影像,与真理隔着三层,不仅如此,诗人逢迎和培养人性中的低劣部分,以感性损害理性。然而,在现实世界中诗人们并没有灭绝,他们发展壮大、饱受讥讽也饱受珍爱,因为他们满足了人性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欲望与想象。后现代社会是霍夫曼博士们的狂欢,正如费尔巴哈所预言的,是一个表象胜过现实、现象胜过本质的“颠倒时代”,对此,部长这样的人物难免忧心忡忡。而假若完全摈弃表象和现象,一切由思想警察监视和统治,这世界也难免索然寡味。
就安吉拉·卡特写作本书的时代而言,性解放和反主流文化运动已达巅峰,超现实主义等前卫艺术甚嚣尘上,电影等媒介正在批量复制着影像,西方也正迎来物质极大丰裕的时代。某种意义上,景观社会与消费社会实为一体的两面。部长所经营的富裕而粗俗的社会具有消费社会的特点,而博士所塑造的变动不居却以视觉为主导的社会具有景观社会的表征,就是所谓的性解放在两股力量的塑造下也日渐褪去挑战性,在奇观化消费中沦为艳丽的俗套。其实,霍夫曼博士与部长的对抗不可怕,霍夫曼博士与部长的联手才可怕。对于本书主题的理解,大概要在这个角度略做停留。当然,还有很多阐释者祭出黑格尔、搬出拉康、摆上福柯和德里达,就主体与客体、欲望三角、性权力、表象与书写发表高论,看来本书意义之重大,只怕作者本人也是始料未及。
从文学技法上看,《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将“卡特式风格”诸元素一网打尽,除了诸多文体的杂糅,作家的常用技法,譬如哥特场景、童话改写、狂欢与奇幻、戏仿与互文等,呈现出琳琅满目、细密绮丽的特色。尤为重要的是,本书时刻以眼睛-视觉为导向,犹如那镶嵌在文本中的“西洋镜”所隐喻的,虽夸张而失真,从中却又能清楚看到对现实的映射。同样是出于视觉传统,卡特对七个不同“奇境”的描写细腻周到,七章实则是对诸种类型片的戏仿。玩笑地说,本书拍成电影一定是“邪典片”的典范。
经过四十余年的文学趣味变迁,《霍夫曼博士的魔鬼欲望机器》那种邪邪的“俗丽前卫”已成常态,普通读者阅读此书不一定感觉震撼。不过,对于卡特忠粉来说,这部“从未被认真评价”的作品堪称解剖的盛宴,大可以一手拿着文学批评词典一边细读。从玛丽·安妮身上辨识出睡美人、灰姑娘、白雪公主或奥菲莉亚,从立陶宛世袭伯爵身上认出德拉库拉与萨德,从人马兽想到斯威夫特的慧駰国,从这一个霍夫曼联想到另外两个霍夫曼,从这一个阿尔贝蒂娜联想到普鲁斯特的那一个阿尔贝蒂娜,从这一个世界联想到另一个世界,这个“挖彩蛋”的游戏很是吸引人呢。
长版已发澎湃,此处是针对本书的简版,请勿转载。
又,关于卡特其人和风格,我的这一篇比较全一些: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448849/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