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茧”
看完伊丽娜•戈罗霍娃《面包屑山》(23.3万字),一部很有可读性、让人满意的作品。
作为个人自传,戈罗霍娃细致而微地讲述了自己身上从小到大发生的故事,直至获得机会嫁给一个美国人,从而离开这个看不到希望的“黑心的国家”、“丢脸的国家”。读着这本书,心里不由地涌上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观感:“茧”——茧,要么是一种桎梏,要么是一个迷梦,不假以时日或者不发生戏剧性乃至颠覆性的变化,桎梏就无法挣脱,迷梦也无法醒来。本书何尝不是写了一个个的“茧”呢!苏联,就是一个巨大的茧,它桎梏俄罗斯人民近70年,如果不是最终解体,这个大茧的桎梏将继续存在,那是比恶梦更加可怕的存在;另一方面,童年也像一个“茧”,生活在里面的人,都是活在一个大梦里,是怎么喊怎么摇也不会醒的,“茧”里面的生活和行为逻辑与成人世界完全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只有当我们走出童年,回头望去,才能确切地知道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苏联茧”和“童年茧”之中的小女孩,写出的是个人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也是苏联存在期间一些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可靠还原,一切都十分清晰。
本书故事情节真实生动,语言细腻流畅,情感暗流涌动,还有着打动人心的睿智和坦然态度。作者笔下的一切都充满了画面感、环境感。当她描写童年生活时,口气就是一个有着认真、执着、好奇劲头的小女孩,还带着一点小小的叛逆、一些些敏感和紧张感;而一旦长大,内心的各种看法、主见,就以柔韧的面貌出现了,而且蓬勃生长。人们会看到,生活在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年代,年轻人的内心有多么纠结;而作者在苏联解体前脱离苏联的过程,读来在平静之中又给人脱离险境的惊心动魄的感觉。以上这一切,都由丰富的细节来支撑。这再次证明,细节决定作品的成败,令人难忘、有说服力的作品(小说、纪实作品等),必须由无数精微的细节来支撑,就如同生命要由细胞来支撑其存在一样。这样的写作,无端地就很吸引人,正如库切所说:“引人入胜的阅读”。在这些生动细节的推动下,一切都在我们的注视之中展开,一切都以现在进行时发展着,非常鲜活。那些童年往事,挑动着读者的脑细胞,激活了读者自己的童年记忆;而那些社会主义国家里特有的现象,更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阅读这本书,有种很真切的感觉:好像跟作者一起亲历过这种生活。
生长在冷战时期的苏联,虽然黑暗的斯大林时代已经过去,最严酷的政治环境已在解冻,但社会生活仍然是肃杀的、没有生机的,而且势必仍会遇到书中写到的那些折磨人的、让人倒尽胃口的现象:物资奇缺、谨言慎行、口是心非、种种禁忌、道德洁癖、对自己国家和制度的过度粉饰、对资本主义的肆意丑化和诋毁、对各种事情的蛮横甚至扭曲人性的做法、官僚作派、权力(特权)至上、不正之风、甚至包括态度恶劣的公务员和服务员……这些,对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我们不由地发现,中国曾亦步亦趋地跟在苏联后面走了太久。原来,苏联对于中国人生活的影响是如此之深!比“苏联茧”更大的那个“茧”,应该叫做“意识形态茧”。所有那些不良现象,似乎都是从这个巨大的“意识形态茧”里衍生出来的(不得不这样说)。有意思的是,身处这个“意识形态茧”中的人,一旦到了上高中的年龄,就难以继续受到蒙蔽而“有种种的怀疑和愤世嫉俗”。当内心的信仰完全瓦解后,“假装”的老把戏仍会继续表演下去,对此作者总结得很经典:“他们对我们说谎,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清楚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就这样一直说谎说下去,我们就这样一直假装相信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信仰”,总是、也仅仅是被用来作为正统身份的界定和实用主义(个人前途)的敲门砖。司空见惯的人格分裂的常态无疑加速了整个社会虚伪化的进程。然而,大家都还在不由自主地精心维护着这个巨大的“茧”。可悲又无奈。
在这种国情下,只要有机会,一些女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嫁给外国人,投奔新生。作者的一些同学,嫁给芬兰人也好,嫁给德国人也好,反正只要离开苏联就好;在作者嫁给美国人之后,她的姐姐也嫁到了美国,母亲也选择到美国定居,一家人都走出了“苏联茧”,冲破了“意识形态茧”,在美国团聚,过上了内心安宁、物质有保障的幸福生活。通过这些亲身经历,作者仿佛在告诉人们: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甚至为维护统治而剥夺、侵害人民权利、压制个人幸福,那么,人民就会从内心背弃这个国家。这还让人想到:后来苏联的解体,也可以看作是人民不需要它了,作为一个国家,它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者脱离苏联有其偶然性,而苏联的解体则有其必然性。人心向背,就像天理那么自然。
回过头来再说一下书名《面包屑山》。书名抽取了苏联饥荒时期一个极小的意象:由一片面包和一块方糖碾碎堆成的山形碎屑——外婆以此哄骗饥饿的孩子,让孩子以为食物变多了,变成了一顿盛宴。读完全书,作者用“面包屑山”来作书名提领故事的目的或可作如下解读,犹如一个忠告:如果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饥渴与不满就将持续存在,哄骗则不可能永远继续,“面包屑山”的把戏也就难以一直玩下去,长此以往,终有一天,人们可能会见到戏剧性或者颠覆性局面的出现。
作为个人自传,戈罗霍娃细致而微地讲述了自己身上从小到大发生的故事,直至获得机会嫁给一个美国人,从而离开这个看不到希望的“黑心的国家”、“丢脸的国家”。读着这本书,心里不由地涌上了一种对于世界的观感:“茧”——茧,要么是一种桎梏,要么是一个迷梦,不假以时日或者不发生戏剧性乃至颠覆性的变化,桎梏就无法挣脱,迷梦也无法醒来。本书何尝不是写了一个个的“茧”呢!苏联,就是一个巨大的茧,它桎梏俄罗斯人民近70年,如果不是最终解体,这个大茧的桎梏将继续存在,那是比恶梦更加可怕的存在;另一方面,童年也像一个“茧”,生活在里面的人,都是活在一个大梦里,是怎么喊怎么摇也不会醒的,“茧”里面的生活和行为逻辑与成人世界完全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只有当我们走出童年,回头望去,才能确切地知道童年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个曾经生活在“苏联茧”和“童年茧”之中的小女孩,写出的是个人的成长史和心路历程,也是苏联存在期间一些老百姓生活状况的可靠还原,一切都十分清晰。
本书故事情节真实生动,语言细腻流畅,情感暗流涌动,还有着打动人心的睿智和坦然态度。作者笔下的一切都充满了画面感、环境感。当她描写童年生活时,口气就是一个有着认真、执着、好奇劲头的小女孩,还带着一点小小的叛逆、一些些敏感和紧张感;而一旦长大,内心的各种看法、主见,就以柔韧的面貌出现了,而且蓬勃生长。人们会看到,生活在那样的国家、那样的年代,年轻人的内心有多么纠结;而作者在苏联解体前脱离苏联的过程,读来在平静之中又给人脱离险境的惊心动魄的感觉。以上这一切,都由丰富的细节来支撑。这再次证明,细节决定作品的成败,令人难忘、有说服力的作品(小说、纪实作品等),必须由无数精微的细节来支撑,就如同生命要由细胞来支撑其存在一样。这样的写作,无端地就很吸引人,正如库切所说:“引人入胜的阅读”。在这些生动细节的推动下,一切都在我们的注视之中展开,一切都以现在进行时发展着,非常鲜活。那些童年往事,挑动着读者的脑细胞,激活了读者自己的童年记忆;而那些社会主义国家里特有的现象,更让我们觉得似曾相识。阅读这本书,有种很真切的感觉:好像跟作者一起亲历过这种生活。
生长在冷战时期的苏联,虽然黑暗的斯大林时代已经过去,最严酷的政治环境已在解冻,但社会生活仍然是肃杀的、没有生机的,而且势必仍会遇到书中写到的那些折磨人的、让人倒尽胃口的现象:物资奇缺、谨言慎行、口是心非、种种禁忌、道德洁癖、对自己国家和制度的过度粉饰、对资本主义的肆意丑化和诋毁、对各种事情的蛮横甚至扭曲人性的做法、官僚作派、权力(特权)至上、不正之风、甚至包括态度恶劣的公务员和服务员……这些,对中国人来说太熟悉了。我们不由地发现,中国曾亦步亦趋地跟在苏联后面走了太久。原来,苏联对于中国人生活的影响是如此之深!比“苏联茧”更大的那个“茧”,应该叫做“意识形态茧”。所有那些不良现象,似乎都是从这个巨大的“意识形态茧”里衍生出来的(不得不这样说)。有意思的是,身处这个“意识形态茧”中的人,一旦到了上高中的年龄,就难以继续受到蒙蔽而“有种种的怀疑和愤世嫉俗”。当内心的信仰完全瓦解后,“假装”的老把戏仍会继续表演下去,对此作者总结得很经典:“他们对我们说谎,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清楚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就这样一直说谎说下去,我们就这样一直假装相信他们。”在这种情况下,所谓“信仰”,总是、也仅仅是被用来作为正统身份的界定和实用主义(个人前途)的敲门砖。司空见惯的人格分裂的常态无疑加速了整个社会虚伪化的进程。然而,大家都还在不由自主地精心维护着这个巨大的“茧”。可悲又无奈。
在这种国情下,只要有机会,一些女人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嫁给外国人,投奔新生。作者的一些同学,嫁给芬兰人也好,嫁给德国人也好,反正只要离开苏联就好;在作者嫁给美国人之后,她的姐姐也嫁到了美国,母亲也选择到美国定居,一家人都走出了“苏联茧”,冲破了“意识形态茧”,在美国团聚,过上了内心安宁、物质有保障的幸福生活。通过这些亲身经历,作者仿佛在告诉人们:一个国家,如果不重视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甚至为维护统治而剥夺、侵害人民权利、压制个人幸福,那么,人民就会从内心背弃这个国家。这还让人想到:后来苏联的解体,也可以看作是人民不需要它了,作为一个国家,它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作者脱离苏联有其偶然性,而苏联的解体则有其必然性。人心向背,就像天理那么自然。
回过头来再说一下书名《面包屑山》。书名抽取了苏联饥荒时期一个极小的意象:由一片面包和一块方糖碾碎堆成的山形碎屑——外婆以此哄骗饥饿的孩子,让孩子以为食物变多了,变成了一顿盛宴。读完全书,作者用“面包屑山”来作书名提领故事的目的或可作如下解读,犹如一个忠告:如果最基本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饥渴与不满就将持续存在,哄骗则不可能永远继续,“面包屑山”的把戏也就难以一直玩下去,长此以往,终有一天,人们可能会见到戏剧性或者颠覆性局面的出现。
有关键情节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