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还算一块写小说的料!
本文本来有个副题,太长了,只好搬到这里: 一桩伤心事:伟大名篇,当初只卖了300本 多年以后,马尔克斯想起写作《枯枝败叶》的时候,一定会涕泗横流。 《枯枝败叶》的命运本身,就是一场传奇。 1950年初,两易(后来老马自己说的,额估摸至少得四易)其稿的《枯枝败叶》终于分娩了,这样刚刚二十三岁的小马才有心思去进行他《家》的创作。(《家》就是后来那部最牛的“孤独”。) 小马将《枯枝败叶》交给代理人胡利奥去打理。 胡利奥本人毫不怀疑,这部作品肯定会得到罗萨达出版社的极大认可。 但几个月后(O考证应该是四五月间),这部按照作者对童年的会议、其中杂糅了福克纳伍尔芙技巧精髓的革命性的小说,却得到了一封用词尖刻的退稿信。信由此时已经是圣人一样的博尔赫斯的妹夫吉列耳莫签名。但多年以后,当小马名满天下的时候, 妹夫却不太敢承认当年那个署名,他说那肯定确切就是某个狗屁编辑写完让他签字交差而他根本就没认真看过不然他绝壁不会那么孟浪糊涂脑残。 想想吧,每次写退稿信的编辑大娘编辑老爷,手下留情些,否则多年以后你可能为自己当年的勇气遭到八十多人的耻笑。 其时的妹夫已是鼎鼎大名的评论家,他的一句话可以使人鸡犬升天,也可能使人坠入尘埃。他在信中说:“小马呀,虽然这作品有点小玩意,但你确实不是块写小说的材料,你在文学上真的没嘛前途,你最好去干点别的。” 语气很轻佻,打击很严重。 小马几乎跳楼。 多年以后,回想这段故事,老马承认:“你若不是太想太想当作家,最好不要来干这个,不然你绝对受不了这份屈辱。” 好在几个朋友都鼓励他,帮他,忽悠些“每个伟大的作家几乎都从退稿开始”之类的场面话,还举欧洲那些勃朗特迪更斯之流的故事以为鼓励。 小马一咬后槽牙,妈的,老子再写! 如果小马这时真的放弃了,会有《百年孤独》么?哥伦比亚会有诺贝尔文学奖么? 天知道。 1955年,《枯枝败叶》终于出版了,是某个傻子出版商干的,一个犹太人,叫萨姆埃尔。版权页上写印了4000册,其实只印了1000册。 除了小马自己找了些朋友去买的十册二十册的,五百本被犹太人作为稿酬结算给了一个叫马努埃尔的作家。 简单算一下帐,这书最大限度推算,真正卖给读者的,应该不超过300本。 但有一个帐谁都不会算错:小说出版后,从700里走出的那些赠品书,以及经过评论家爱德华多和作家马努埃尔的极力吹捧,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书慢慢火了起来! 作家马努埃尔其实真不是为了解读这本书,他只为了将堆在后院的500本书变成现金。 于是,小马慢慢慢慢慢慢慢慢地大小成了名人。正好小马说话漏风惹着了军政府,被征服盯得紧。于是报社顺势让他去了欧洲。(小马去欧洲后的故事,额一旦得空,定要好生跟你说道说道。) 小马真正开始重新构思他的《家》——《百年孤独》了。
某个太阳刚刚升起的早上,这个被中国人称做马尔克斯的毛头小子恶狠狠地瞅了一眼镜子,骂: 老子还算一块写小说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