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城、两种人和两个世界的传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两座城、两种人和两个世界的传记
——读《双城记》
一
在我混乱的记忆深处,《双城记》的结尾总有这样的一副场景:
英俊脸庞的查尔斯•达奈(Charles Darnay) 早已在进入法庭审判之前就被具有同样英俊脸庞的西德尼•卡尔登(Sydney Carton)所替换,走上最后审判的被告席的已然是卡尔登。法庭上人声鼎沸,坚定的爱国公民们以无比凶恶的眼神盯着这个从心灵到肢体都是那么高贵优雅的贵族后裔走向末日。德伐日(Defarge)夫妇、复仇女神(Vengeance)、曼内特医生(Dr. Manette)、露西(Lucie)、罗瑞先生(Mr. Lorry)还有已经神志清醒的查尔斯都站在观众席上绝望地等待审判结果。在宣读完所有证词(包括曼内特医生控诉信)的一刻钟之内,陪审团便已投票决定判处前圣埃佛瑞蒙德(Evremond)侯爵死刑,二十四小时之内执行。在生离死别的最后时刻,站在噪杂喧闹狂欢的人群中的达奈对站在被告席上表情坦然、先知般的卡尔登大声喊道:“我爱你!我爱你……If ever there were love in the world, I love you.”这喊声一遍又一遍,不断的传到露西、曼内特医生和罗瑞先生的耳朵里,当然还传到了身边这群坚定的爱国公民们正义的耳朵里,引来了他们诧异且嫌恶的注目礼。幸好狡诈的德伐日太太(Madame Defarge)和复仇女神早就陶醉在了她们这无比正确的“斩草除根”(Extermination)行动的胜利欢笑中而没有注意到这喊声。悲惨的露西听到这话时,心里咯噔一下,淡淡的醋意被她丈夫对于这个一直无条件爱他的男人的“爱的表白”所挤了出来,由惊魂未定的心里渗到了她沾满泪水的脸上,但是很快的,也许不到一秒钟,她的心里也迅速地回荡起这番话:“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卡尔登”。虽然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丈夫,可怜的露西却要亲眼看着这个无比高尚忠诚的朋友即将成为Guillotine小姐最后将“亲吻”的对象,其心如刀绞之势并不比看着丈夫走上行刑台来得轻松。被告席上的卡尔登终于在嘈杂的法庭喧闹声中分辨出了达奈对他的“爱的表白”,他的脸上遂露出淡淡的微笑,那晚看到他表情的人都觉得他异常地淡然从容。由于即将完成人类最伟大的行为——为了他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他自己仿佛也爱上了自己,这个他曾经痛恨的、颓废不堪且不求上进的酒鬼。不用费什么力气,他便在人群中瞥到了曼内特一家。他看到达奈张大嘴在呼喊,永远甜美的露西也冲着自己念念有词。可是,忽然间他便再也听不到这些充满爱意的语句了,因为,很快地他已被两个彪形大汉用黑色的布套套在了他马上要感到一阵冰凉的颈子上面,并将他押出了鼓噪喧嚣的法庭。那黑布套竟奇怪的厚重,嗡的一下,他就和整个法庭甚至整个敬仰他又诅咒他、爱他又恨他的世界隔绝开来了。但是他的心却接收到了露西在低啜时那温热的呼声“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卡尔登……”
If ever there were Freedom in the world, Mr. Sydney Carton owns it. Because he freely chooses to lie down his life for other lives by following his free will.
If ever there were Fraternity in the world, Mr. Sydney Carton owns it, Dr. Manette owns it, and Mr. Charles Darnay, Mrs. Lucie Darnay, Mr. Lorry, Miss Pross and Mr. Cruncher all own it. Because they all have unselfishly fraternized with others,others from the people the barely know to the people who was their love enemies or whose fathers and uncles would have oppressed and imprisoned them.
二
当然Mr. Dickens的安排是最理性的。在那样一个混乱且危险的时刻,还是悄悄地离开巴黎为妙。德伐日太太毕竟曾在酒馆中目睹过卡尔登与达奈的酷似,如果两人同时出现在庭审现场,只会更加引起她鹰一般眼神的注意和狐狸一般狡猾头脑的怀疑,更可能遭到她、复仇女神以及雅克们这些嗜杀成性的狼一般的共和主义者们的迫害。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为了我最爱的女子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的确是太过艰难的选择。如果不是狄更斯先生在之前篇幅里的铺垫,谁又能想到这样一匹醉生梦死的“豺狼”会在最后的时刻做出这样让人掩卷流泪的高尚行为?自由、平等、博爱或者死亡,这法国大革命的口号确实可以被许多人喊得漂亮,可又有谁能比卡尔登更具体、更精彩地诠释这些词汇呢?自由地选择代人受死,平等地以一命换一命,博爱地为了情敌(达奈)、心爱的女人(露西)以及尊敬的朋友(曼内特医生)的家庭幸福献出了自己本来还可大有作为的生命,然后坦然走向了死亡——卡尔登完成了两座城的颂歌,也完成了自己的颂歌。
从他一直懒散地瞪着法庭天花板的出场,到他作为长期酗酒的“豺狼”与精明功利的“狮子”斯特莱佛(Stryver)的唇舌之争;从他对露西深情的告白,到他利索地与达奈调了包,再到他轻轻地吻了需要安慰的女裁缝,卡尔登的每次出场都比与他有着相同脸庞的达奈来得精彩,他不多的语言也总是那么容易就扣人心弦。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得到狄更斯偏爱的角色,也是一个得到众多读者偏爱的角色。他的懒散,他的马虎,他的粗线条,他的满不在乎,他的玩世不恭,他的没出息,他的与世无争,他的酩酊大醉,他的放纵和憔悴,他那在头上缠着潮湿毛巾连夜奋战的可爱样子,他对于露西爱情的坦白以及对于达奈友谊的真诚,他与整个故事进程的若即若离,都为他在[胜券在握]里的转变添上了一抹悲剧英雄的亮色。这个态度和行事原则的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铺垫,因为悲剧英雄的角色往往并不是那些主流正派的人士所能和所想扮演的。
如果说在故事前半部,卡尔登的个性是令人扼腕叹息般的可爱与亲切,那么在后半部,卡尔登的个性则是令人满心敬佩般的果敢与从容。在不同的场景,狄更斯先生都为他设计了富有个性的台词:当他对着面貌酷似自己的达奈调侃:“对我来说,能叫我最称心如意的便是忘掉我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我毫无好处——除了这样的美酒之外。同样,我对它也毫无好处。……我是个绝望了的苦力。我不关心世上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关心我”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责怪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太不珍惜自己的才华,我们也许还会像达奈一样劝他:“更好地发挥你的才智”;当他对着总揶揄他的“狮子”坦白:“你就一直在你那一排,我也一直在我这一排。……你也总是显山露水,我也总是隐姓埋名。……你永远在推推搡搡、吵吵嚷嚷地挤来挤去,一刻也不停,我这一辈子除了生锈闲散还能有什么机会?”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像狄更斯先生一样惋惜道:“那是个很有才华、感情深厚的人,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用那才华和情感为自己获取幸福。他明知道它的危害,却听之任之,让自己消磨憔悴”;当他向露西承诺“会为了让她所爱的人留在她的身边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并最终履行了这份承诺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怪他太傻太痴。可是,辩证地想一想,正是不在乎自己的人才能够成全他人;正是他这种学问渊博的傻子,才能保有一颗善良纯洁的童心;太爱惜自己羽毛的美丽鸟,永不能成为穿越涅槃的火凤凰。
三
这不仅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巴黎和伦敦的故事,这同样是发生在六十多年前、四十多年前神州大地的故事。在这片布满苦难与痛楚的土地上,这种生离死别的故事也曾反复地上演过。在这种故事里少不了高涨的革命热情,疯狂的报仇雪恨,泛滥的理想主义以及暴民们的反复无常;当然更少不了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的流血与流泪、侮辱与被辱、杀人与被杀。
曾记得有一位学者类比过两个民族(中华民族与法兰西民族)对于革命的钟爱。说这话的作者仿佛也不幸地沾染上了这种“钟爱”。然而不论是被头戴红色无沿帽的共和主义者们送上断头台的四万多名“叛国者”,还是被臂套红色袖章的革命小将们打到的不计其数的“黑五类”,这些被以“革命”的名义剥夺了生命和尊严的倒霉蛋们一直是时代巨轮所无情碾压过的牺牲品。可是当他们堕入无尽黑暗的多年之后,有没有人意识到谨慎、宽容甚至仁慈地对待这些革命的对象才是我们比封建专制更开明的地方,才是我们比旧社会更新的地方,才是我们比吃人的过去更人性的地方。因为也许某一日,我们也会成为被利维坦或国家机器碾过的轮下游魂,到了那个时候,不会再有任何力量将与我们同俦,更谈不上将我们救赎。
在狄更斯先生的笔下,德伐日夫妇、复仇女神还有几位雅克们可顾不了这么多,在他们的世界观中,革命只有它中文字面上的意义,也即革掉别人的命。他们似乎看不到自由、平等和博爱,只看到死亡。是的,革命的目的仅仅在于复仇,在于将他们曾遭受的苦难和压迫以“革命”的方式转移到贵族以及他们后代的头上。当对于断头台(象征死亡与恐怖)的崇拜代替了对于十字架(象征生命与复活)的信仰时,人性的自我否定终于赤裸裸地登场了。全书最反讽的地方正在于此: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的革命发动者和参与者们并未能、也不愿让自由、平等与博爱“名副其实”起来。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伟大的逻辑学: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看呐,他们还和我们一样拥有伟大的修辞学:他们的“斩草除根”与我们的“永世不得翻身”在修辞上是多么的相似?与此相反的是,走向断头台的卡尔登却以自我牺牲成全了他者的幸福。而饱受多年牢狱折磨的曼内特医生也以仁慈和宽恕代替了对复仇和“正义”的追求。当被革命的对象比革命者更能体现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宝贵精神的时候,革命也就成了一出荒唐、残忍且盛大的丑剧。
当然,作为艺术家的狄更斯先生绝不会过多地探究大革命的正当性。可是大不列颠的民族性格一直便以“稳健的进步与改良”而著称,狄更斯也不免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和国民性格。暴力、流血与混乱是作为英国人的他绝不愿看到的事情。虽然他以讽刺的笔法描绘了法兰西侯爵大人的奢靡生活和下层民众的赤贫处境。他也以轻松戏谑的口吻讲述了断头台小姐的神奇功能以及巴黎血流成河、尸横遍地的场面。可以说,狄更斯对于大革命的态度就像他在小说开始处对那个时代的描述一样,总是具有两面性。在他虚构的世界中,侯爵大人和德伐日夫妇一样地令人厌恶,也一样地令人惋惜。狄更斯想要告诉我们的似乎是:消灭恨的绝不是恨,制约暴的也绝不是暴;只有仁慈与爱,无私与奉献才是治愈人类创伤的良药。有人说,是不公正的社会制度造成了无数家庭、个人与社会的悲剧。可是,制度也总是人创造的。在我看来,只有具有公正头脑和无私心灵的人才能创造公正、人性的社会制度。
顺便说两句,在我看来,不管怎么样,杀人和暴虐总是不对的。别人杀了人是不对的,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剥夺了他的生命也是不对的甚至是不义的,不论以什么名义。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应该是看它如何对待人,对待每一个人,甚至对待十恶不赦的人。《双城记》无疑是伟大的,它在亮出了人性丑恶的那张牌的同时,也让我们目睹了人性那光辉的一幕,那是爱与仁慈所书写的一页新篇章。
四
文学就是这样,它以无数的细节给你留下持续的印象,当这些印象渐渐积累并慢慢沉淀之后,它会给你一幅内容丰富、卷幅广阔的图画,同时它还会给你一个深沉的理念。《双城记》给了我们两幅图画:一幅是伦敦的,一幅是巴黎的;一幅是爱的仁慈的,一幅是恨的暴虐的;一幅是荒淫奢侈的,一幅是卑贱贫穷的;一幅是让人迷失绝望的,一幅是让人重新点亮希望的。同时不忘一提的是,该书中充满了洞察人世的智慧,这些智慧我相信是涉世未深的人所不能看透和体会到的。当然,患有哲学病的我还企图从《双城记》中抽象出一个理念,同时也是它主动赐予我一个的理念:无私的爱。为什么是爱而不是恨呢?因为恨永远是自我否定和自我毁灭的,它必将不能持续地存在,它只能作为爱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爱从自身中分离出自身,这个分离出来的部分就是恨,可恨最终会被更高阶段的爱所扬弃,并被裹挟着一起返回一个新的统一体:包含有恨的爱。只有包容了恨的爱才是更高层面更高境界的爱。援引德里达的意思,只有宽恕了不可饶恕的事,才能算作真正的宽恕。同理,只有包容了它的异己,它自身异化的存在——恨,爱才能成为它自身,爱才能找到回家的路。
——读《双城记》
一
在我混乱的记忆深处,《双城记》的结尾总有这样的一副场景:
英俊脸庞的查尔斯•达奈(Charles Darnay) 早已在进入法庭审判之前就被具有同样英俊脸庞的西德尼•卡尔登(Sydney Carton)所替换,走上最后审判的被告席的已然是卡尔登。法庭上人声鼎沸,坚定的爱国公民们以无比凶恶的眼神盯着这个从心灵到肢体都是那么高贵优雅的贵族后裔走向末日。德伐日(Defarge)夫妇、复仇女神(Vengeance)、曼内特医生(Dr. Manette)、露西(Lucie)、罗瑞先生(Mr. Lorry)还有已经神志清醒的查尔斯都站在观众席上绝望地等待审判结果。在宣读完所有证词(包括曼内特医生控诉信)的一刻钟之内,陪审团便已投票决定判处前圣埃佛瑞蒙德(Evremond)侯爵死刑,二十四小时之内执行。在生离死别的最后时刻,站在噪杂喧闹狂欢的人群中的达奈对站在被告席上表情坦然、先知般的卡尔登大声喊道:“我爱你!我爱你……If ever there were love in the world, I love you.”这喊声一遍又一遍,不断的传到露西、曼内特医生和罗瑞先生的耳朵里,当然还传到了身边这群坚定的爱国公民们正义的耳朵里,引来了他们诧异且嫌恶的注目礼。幸好狡诈的德伐日太太(Madame Defarge)和复仇女神早就陶醉在了她们这无比正确的“斩草除根”(Extermination)行动的胜利欢笑中而没有注意到这喊声。悲惨的露西听到这话时,心里咯噔一下,淡淡的醋意被她丈夫对于这个一直无条件爱他的男人的“爱的表白”所挤了出来,由惊魂未定的心里渗到了她沾满泪水的脸上,但是很快的,也许不到一秒钟,她的心里也迅速地回荡起这番话:“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卡尔登”。虽然从死神的手里抢回了丈夫,可怜的露西却要亲眼看着这个无比高尚忠诚的朋友即将成为Guillotine小姐最后将“亲吻”的对象,其心如刀绞之势并不比看着丈夫走上行刑台来得轻松。被告席上的卡尔登终于在嘈杂的法庭喧闹声中分辨出了达奈对他的“爱的表白”,他的脸上遂露出淡淡的微笑,那晚看到他表情的人都觉得他异常地淡然从容。由于即将完成人类最伟大的行为——为了他人的幸福而自我牺牲,他自己仿佛也爱上了自己,这个他曾经痛恨的、颓废不堪且不求上进的酒鬼。不用费什么力气,他便在人群中瞥到了曼内特一家。他看到达奈张大嘴在呼喊,永远甜美的露西也冲着自己念念有词。可是,忽然间他便再也听不到这些充满爱意的语句了,因为,很快地他已被两个彪形大汉用黑色的布套套在了他马上要感到一阵冰凉的颈子上面,并将他押出了鼓噪喧嚣的法庭。那黑布套竟奇怪的厚重,嗡的一下,他就和整个法庭甚至整个敬仰他又诅咒他、爱他又恨他的世界隔绝开来了。但是他的心却接收到了露西在低啜时那温热的呼声“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卡尔登……”
If ever there were Freedom in the world, Mr. Sydney Carton owns it. Because he freely chooses to lie down his life for other lives by following his free will.
If ever there were Fraternity in the world, Mr. Sydney Carton owns it, Dr. Manette owns it, and Mr. Charles Darnay, Mrs. Lucie Darnay, Mr. Lorry, Miss Pross and Mr. Cruncher all own it. Because they all have unselfishly fraternized with others,others from the people the barely know to the people who was their love enemies or whose fathers and uncles would have oppressed and imprisoned them.
二
当然Mr. Dickens的安排是最理性的。在那样一个混乱且危险的时刻,还是悄悄地离开巴黎为妙。德伐日太太毕竟曾在酒馆中目睹过卡尔登与达奈的酷似,如果两人同时出现在庭审现场,只会更加引起她鹰一般眼神的注意和狐狸一般狡猾头脑的怀疑,更可能遭到她、复仇女神以及雅克们这些嗜杀成性的狼一般的共和主义者们的迫害。
我不知道我会不会为了我最爱的女子献出自己的生命,这的确是太过艰难的选择。如果不是狄更斯先生在之前篇幅里的铺垫,谁又能想到这样一匹醉生梦死的“豺狼”会在最后的时刻做出这样让人掩卷流泪的高尚行为?自由、平等、博爱或者死亡,这法国大革命的口号确实可以被许多人喊得漂亮,可又有谁能比卡尔登更具体、更精彩地诠释这些词汇呢?自由地选择代人受死,平等地以一命换一命,博爱地为了情敌(达奈)、心爱的女人(露西)以及尊敬的朋友(曼内特医生)的家庭幸福献出了自己本来还可大有作为的生命,然后坦然走向了死亡——卡尔登完成了两座城的颂歌,也完成了自己的颂歌。
从他一直懒散地瞪着法庭天花板的出场,到他作为长期酗酒的“豺狼”与精明功利的“狮子”斯特莱佛(Stryver)的唇舌之争;从他对露西深情的告白,到他利索地与达奈调了包,再到他轻轻地吻了需要安慰的女裁缝,卡尔登的每次出场都比与他有着相同脸庞的达奈来得精彩,他不多的语言也总是那么容易就扣人心弦。不得不说,他是一个得到狄更斯偏爱的角色,也是一个得到众多读者偏爱的角色。他的懒散,他的马虎,他的粗线条,他的满不在乎,他的玩世不恭,他的没出息,他的与世无争,他的酩酊大醉,他的放纵和憔悴,他那在头上缠着潮湿毛巾连夜奋战的可爱样子,他对于露西爱情的坦白以及对于达奈友谊的真诚,他与整个故事进程的若即若离,都为他在[胜券在握]里的转变添上了一抹悲剧英雄的亮色。这个态度和行事原则的转变,看似突然,实则早有铺垫,因为悲剧英雄的角色往往并不是那些主流正派的人士所能和所想扮演的。
如果说在故事前半部,卡尔登的个性是令人扼腕叹息般的可爱与亲切,那么在后半部,卡尔登的个性则是令人满心敬佩般的果敢与从容。在不同的场景,狄更斯先生都为他设计了富有个性的台词:当他对着面貌酷似自己的达奈调侃:“对我来说,能叫我最称心如意的便是忘掉我属于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对我毫无好处——除了这样的美酒之外。同样,我对它也毫无好处。……我是个绝望了的苦力。我不关心世上任何人,也没有任何人关心我”的时候,我们也许会责怪他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也太不珍惜自己的才华,我们也许还会像达奈一样劝他:“更好地发挥你的才智”;当他对着总揶揄他的“狮子”坦白:“你就一直在你那一排,我也一直在我这一排。……你也总是显山露水,我也总是隐姓埋名。……你永远在推推搡搡、吵吵嚷嚷地挤来挤去,一刻也不停,我这一辈子除了生锈闲散还能有什么机会?”的时候,我们也许会像狄更斯先生一样惋惜道:“那是个很有才华、感情深厚的人,却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用那才华和情感为自己获取幸福。他明知道它的危害,却听之任之,让自己消磨憔悴”;当他向露西承诺“会为了让她所爱的人留在她的身边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并最终履行了这份承诺的时候,我们也许会怪他太傻太痴。可是,辩证地想一想,正是不在乎自己的人才能够成全他人;正是他这种学问渊博的傻子,才能保有一颗善良纯洁的童心;太爱惜自己羽毛的美丽鸟,永不能成为穿越涅槃的火凤凰。
三
这不仅是发生在两百多年前巴黎和伦敦的故事,这同样是发生在六十多年前、四十多年前神州大地的故事。在这片布满苦难与痛楚的土地上,这种生离死别的故事也曾反复地上演过。在这种故事里少不了高涨的革命热情,疯狂的报仇雪恨,泛滥的理想主义以及暴民们的反复无常;当然更少不了持续不断、此起彼伏的流血与流泪、侮辱与被辱、杀人与被杀。
曾记得有一位学者类比过两个民族(中华民族与法兰西民族)对于革命的钟爱。说这话的作者仿佛也不幸地沾染上了这种“钟爱”。然而不论是被头戴红色无沿帽的共和主义者们送上断头台的四万多名“叛国者”,还是被臂套红色袖章的革命小将们打到的不计其数的“黑五类”,这些被以“革命”的名义剥夺了生命和尊严的倒霉蛋们一直是时代巨轮所无情碾压过的牺牲品。可是当他们堕入无尽黑暗的多年之后,有没有人意识到谨慎、宽容甚至仁慈地对待这些革命的对象才是我们比封建专制更开明的地方,才是我们比旧社会更新的地方,才是我们比吃人的过去更人性的地方。因为也许某一日,我们也会成为被利维坦或国家机器碾过的轮下游魂,到了那个时候,不会再有任何力量将与我们同俦,更谈不上将我们救赎。
在狄更斯先生的笔下,德伐日夫妇、复仇女神还有几位雅克们可顾不了这么多,在他们的世界观中,革命只有它中文字面上的意义,也即革掉别人的命。他们似乎看不到自由、平等和博爱,只看到死亡。是的,革命的目的仅仅在于复仇,在于将他们曾遭受的苦难和压迫以“革命”的方式转移到贵族以及他们后代的头上。当对于断头台(象征死亡与恐怖)的崇拜代替了对于十字架(象征生命与复活)的信仰时,人性的自我否定终于赤裸裸地登场了。全书最反讽的地方正在于此:追求自由、平等与博爱的革命发动者和参与者们并未能、也不愿让自由、平等与博爱“名副其实”起来。或许他们和我们一样拥有伟大的逻辑学: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看呐,他们还和我们一样拥有伟大的修辞学:他们的“斩草除根”与我们的“永世不得翻身”在修辞上是多么的相似?与此相反的是,走向断头台的卡尔登却以自我牺牲成全了他者的幸福。而饱受多年牢狱折磨的曼内特医生也以仁慈和宽恕代替了对复仇和“正义”的追求。当被革命的对象比革命者更能体现自由、平等与博爱的宝贵精神的时候,革命也就成了一出荒唐、残忍且盛大的丑剧。
当然,作为艺术家的狄更斯先生绝不会过多地探究大革命的正当性。可是大不列颠的民族性格一直便以“稳健的进步与改良”而著称,狄更斯也不免拥有这样的价值观和国民性格。暴力、流血与混乱是作为英国人的他绝不愿看到的事情。虽然他以讽刺的笔法描绘了法兰西侯爵大人的奢靡生活和下层民众的赤贫处境。他也以轻松戏谑的口吻讲述了断头台小姐的神奇功能以及巴黎血流成河、尸横遍地的场面。可以说,狄更斯对于大革命的态度就像他在小说开始处对那个时代的描述一样,总是具有两面性。在他虚构的世界中,侯爵大人和德伐日夫妇一样地令人厌恶,也一样地令人惋惜。狄更斯想要告诉我们的似乎是:消灭恨的绝不是恨,制约暴的也绝不是暴;只有仁慈与爱,无私与奉献才是治愈人类创伤的良药。有人说,是不公正的社会制度造成了无数家庭、个人与社会的悲剧。可是,制度也总是人创造的。在我看来,只有具有公正头脑和无私心灵的人才能创造公正、人性的社会制度。
顺便说两句,在我看来,不管怎么样,杀人和暴虐总是不对的。别人杀了人是不对的,我们以同样的方式剥夺了他的生命也是不对的甚至是不义的,不论以什么名义。衡量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准,应该是看它如何对待人,对待每一个人,甚至对待十恶不赦的人。《双城记》无疑是伟大的,它在亮出了人性丑恶的那张牌的同时,也让我们目睹了人性那光辉的一幕,那是爱与仁慈所书写的一页新篇章。
四
文学就是这样,它以无数的细节给你留下持续的印象,当这些印象渐渐积累并慢慢沉淀之后,它会给你一幅内容丰富、卷幅广阔的图画,同时它还会给你一个深沉的理念。《双城记》给了我们两幅图画:一幅是伦敦的,一幅是巴黎的;一幅是爱的仁慈的,一幅是恨的暴虐的;一幅是荒淫奢侈的,一幅是卑贱贫穷的;一幅是让人迷失绝望的,一幅是让人重新点亮希望的。同时不忘一提的是,该书中充满了洞察人世的智慧,这些智慧我相信是涉世未深的人所不能看透和体会到的。当然,患有哲学病的我还企图从《双城记》中抽象出一个理念,同时也是它主动赐予我一个的理念:无私的爱。为什么是爱而不是恨呢?因为恨永远是自我否定和自我毁灭的,它必将不能持续地存在,它只能作为爱的一个环节而存在。爱从自身中分离出自身,这个分离出来的部分就是恨,可恨最终会被更高阶段的爱所扬弃,并被裹挟着一起返回一个新的统一体:包含有恨的爱。只有包容了恨的爱才是更高层面更高境界的爱。援引德里达的意思,只有宽恕了不可饶恕的事,才能算作真正的宽恕。同理,只有包容了它的异己,它自身异化的存在——恨,爱才能成为它自身,爱才能找到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