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理想的土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0,
以前在《三体》后面发过评论,不过那只是篇回忆,写大刘的。这次想单谈作品,争取从文学角度理性地解读一下。不谈个人感受。
不习惯的人请回避——谢谢,谢谢。
1,
开头有个小细节,就是叶哲泰老先生在受到批判时的回忆:爱因斯坦在上海街头因为一个中国孩子而引发的感慨——在这样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度,任何理想都难以放飞。
这其实是个解读主题的key point。如此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在情节上没有顺承关系。而作者费笔,尤其是大刘这种将文本理性处理的人在此费笔,很值得我们注意——他只能是为了更深层的目的。
联系到整本书,其实整本书处理的就是一个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二者不断冲突,才引发了这个故事。
2,
很多人念念不忘的恐怕是叶文洁向三体人背叛人类的举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三体》里,大刘将其形容为“理想燃烧的年代”。
对那个年代,我们有着不同方式的认识。但在这里,为了解读文本,我们要注意的是大刘如何认识。“理想燃烧的年代”,以理想为关键词,我们看,那个年代,那些罪孽深重的人,大都打着理想的旗号畅行天下。而且,他们心底里也真正相信,自己是在捍卫理想。要不,红 卫 兵怎么会总是年轻的孩子。
而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岁月里,叶文洁的心却是死的,因为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她的理想的最高形式——信仰——可以说已经破灭:群众的狂热行为是对文明的背叛,在这些背叛者的海洋中,她拯救文明又能有什么用呢?
当然,人的理想不只在自己的信仰和事业。即使没有了信仰,没有了事业,只要内心仍有栖息的地方,那我们就还能在现实中挣扎。而叶文洁呢?红岸之后,她重回社会,本来是一次希望复燃的机会,但可惜没能复燃。那些背负着罪孽的人,都没有忏悔——甚至连自己的母亲也没有。这无疑是对她死去的父亲的不敬。科学是她的心灵的支柱,父亲则是她心灵栖息的场所。她在大兴安岭拒绝在揭发父亲的材料上签字当然可以看出她人格的崇高,但这又怎么会和父亲完全没关系呢?父亲在她的心中就是这么重要!现在,也被践踏了。
于是,如果说最初在红岸向三体人发布信息是出于信仰的破灭,那么后来皈依地球三体组织,则是需要一个心灵的归所了。
3,
其实,从小的方面看,推动小说情节进展的,也是一次次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比如叶文洁从大兴安岭去红岸,比如叶文洁杀害丈夫。前者是理想破灭不得已而为之,后者则是捍卫理想的表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4,
这里还要对地球的三体组织说两句。所谓人类的异己力量,其实是一群理想破灭的人的集合。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的理想大都牵涉整个人类,于是,理想的破灭,也就是对人类的失望,甚至绝望。
这种失望或者绝望的情绪大抵不是很好理解的,尤其是我们一般人,恐怕大都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大概也是因为我们不曾在那样的高度放飞理想吧。
怎么理解这种情绪呢?举个例子——《收获》上曾经登过一篇小说,贺奕的《身体上的国境线》。里面有个情节:一对美国夫妻,自己没有孩子,却收养了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孤儿。这个家庭幸福美满,四个孩子完全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后来,他们中的一个华裔女孩儿,来北京读书。其间,她读了描写那个年代的书(就是叶文洁背叛人类的那个年代),接受不了,跑去问自己的汉语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这很平常啊,那个年代有很多这样的事。女孩儿听了,接受不了,和老师吵了起来:这样的人间悲剧,你却说很平常……老师还是说,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人都受迫害了……最后,女孩儿实在无法相信,愤然叫道:这是个野蛮的民族!我为生在这个民族而感到耻辱!……
女孩儿对自己民族的失望,使他喊出那样的话。不是想替我们民族辩解——确实,这样的惨剧不只我们民族才有。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大屠杀,恐怕更野蛮。假如,女孩儿今后有机会,涉足那些历史,那她又会怎么想呢?是不是会对整个人类都失望了呢?
难怪张纯如在写完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后会自杀。恐怕,地球三体组织里的同志,体会到的,就是这种情绪吧。
这些人还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新的理想,那就是三体人——尽管他们也意识到这种理想很虚幻。“我们不了解三体,但我们了解人类!”算是一种挣扎吧,带着理想破灭过的伤痛和经验。
5,
确实很虚幻。结尾部分的三体社会,其实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变形。功利的追求,僵化的体制等等,得到夸张描写。
6,
小说里有亮色,就是大史。他从来不是捍卫理想的人。汪淼在天文馆前差点儿挂掉时,他和汪淼有次深谈。他说,自己从来没想过仰望星空,因为局里的案子和家里的事儿还不够他操心的呢。
显然,大史验证了爱因斯坦对我们国家的判断。
然而,小说出彩的地方,偏偏就是大史,想到了用纳米丝出奇制胜。也是大史,拉着已经崩溃的丁仪和汪淼,去看郊外的蝗虫……这就是大刘的观点了,理想总要在现实的土地上放飞,也只有在这里放飞。
7,
联系到作者。我知道这是在分析文本,牵涉到作者就不科学了,但我真的想说两句:
很多时候,我觉得大刘就像鲁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包括当初提出的科幻作家要为青少年写作,以及后来提出的科幻要面向市场,其实,都是在现实的土地上放飞理想的行为。
很好奇,如果完全是大刘自己心目中的科幻,《三体》又会是什么样的?
以前在《三体》后面发过评论,不过那只是篇回忆,写大刘的。这次想单谈作品,争取从文学角度理性地解读一下。不谈个人感受。
不习惯的人请回避——谢谢,谢谢。
1,
开头有个小细节,就是叶哲泰老先生在受到批判时的回忆:爱因斯坦在上海街头因为一个中国孩子而引发的感慨——在这样一个苦难深重的国度,任何理想都难以放飞。
这其实是个解读主题的key point。如此容易被忽视的细节,在情节上没有顺承关系。而作者费笔,尤其是大刘这种将文本理性处理的人在此费笔,很值得我们注意——他只能是为了更深层的目的。
联系到整本书,其实整本书处理的就是一个理想和现实的关系问题,二者不断冲突,才引发了这个故事。
2,
很多人念念不忘的恐怕是叶文洁向三体人背叛人类的举动。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在《三体》里,大刘将其形容为“理想燃烧的年代”。
对那个年代,我们有着不同方式的认识。但在这里,为了解读文本,我们要注意的是大刘如何认识。“理想燃烧的年代”,以理想为关键词,我们看,那个年代,那些罪孽深重的人,大都打着理想的旗号畅行天下。而且,他们心底里也真正相信,自己是在捍卫理想。要不,红 卫 兵怎么会总是年轻的孩子。
而在这样一个充满激情的岁月里,叶文洁的心却是死的,因为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她的理想的最高形式——信仰——可以说已经破灭:群众的狂热行为是对文明的背叛,在这些背叛者的海洋中,她拯救文明又能有什么用呢?
当然,人的理想不只在自己的信仰和事业。即使没有了信仰,没有了事业,只要内心仍有栖息的地方,那我们就还能在现实中挣扎。而叶文洁呢?红岸之后,她重回社会,本来是一次希望复燃的机会,但可惜没能复燃。那些背负着罪孽的人,都没有忏悔——甚至连自己的母亲也没有。这无疑是对她死去的父亲的不敬。科学是她的心灵的支柱,父亲则是她心灵栖息的场所。她在大兴安岭拒绝在揭发父亲的材料上签字当然可以看出她人格的崇高,但这又怎么会和父亲完全没关系呢?父亲在她的心中就是这么重要!现在,也被践踏了。
于是,如果说最初在红岸向三体人发布信息是出于信仰的破灭,那么后来皈依地球三体组织,则是需要一个心灵的归所了。
3,
其实,从小的方面看,推动小说情节进展的,也是一次次理想和现实的冲突。比如叶文洁从大兴安岭去红岸,比如叶文洁杀害丈夫。前者是理想破灭不得已而为之,后者则是捍卫理想的表现。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4,
这里还要对地球的三体组织说两句。所谓人类的异己力量,其实是一群理想破灭的人的集合。与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的理想大都牵涉整个人类,于是,理想的破灭,也就是对人类的失望,甚至绝望。
这种失望或者绝望的情绪大抵不是很好理解的,尤其是我们一般人,恐怕大都没有这么深刻的认识——大概也是因为我们不曾在那样的高度放飞理想吧。
怎么理解这种情绪呢?举个例子——《收获》上曾经登过一篇小说,贺奕的《身体上的国境线》。里面有个情节:一对美国夫妻,自己没有孩子,却收养了四个来自不同国家的孤儿。这个家庭幸福美满,四个孩子完全在爱的环境中长大。后来,他们中的一个华裔女孩儿,来北京读书。其间,她读了描写那个年代的书(就是叶文洁背叛人类的那个年代),接受不了,跑去问自己的汉语老师,这是真的吗?老师说这很平常啊,那个年代有很多这样的事。女孩儿听了,接受不了,和老师吵了起来:这样的人间悲剧,你却说很平常……老师还是说,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人都受迫害了……最后,女孩儿实在无法相信,愤然叫道:这是个野蛮的民族!我为生在这个民族而感到耻辱!……
女孩儿对自己民族的失望,使他喊出那样的话。不是想替我们民族辩解——确实,这样的惨剧不只我们民族才有。人类历史上的几次大屠杀,恐怕更野蛮。假如,女孩儿今后有机会,涉足那些历史,那她又会怎么想呢?是不是会对整个人类都失望了呢?
难怪张纯如在写完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the rape of Nanking)》后会自杀。恐怕,地球三体组织里的同志,体会到的,就是这种情绪吧。
这些人还是幸运的,他们找到了新的理想,那就是三体人——尽管他们也意识到这种理想很虚幻。“我们不了解三体,但我们了解人类!”算是一种挣扎吧,带着理想破灭过的伤痛和经验。
5,
确实很虚幻。结尾部分的三体社会,其实是中国当代社会的变形。功利的追求,僵化的体制等等,得到夸张描写。
6,
小说里有亮色,就是大史。他从来不是捍卫理想的人。汪淼在天文馆前差点儿挂掉时,他和汪淼有次深谈。他说,自己从来没想过仰望星空,因为局里的案子和家里的事儿还不够他操心的呢。
显然,大史验证了爱因斯坦对我们国家的判断。
然而,小说出彩的地方,偏偏就是大史,想到了用纳米丝出奇制胜。也是大史,拉着已经崩溃的丁仪和汪淼,去看郊外的蝗虫……这就是大刘的观点了,理想总要在现实的土地上放飞,也只有在这里放飞。
7,
联系到作者。我知道这是在分析文本,牵涉到作者就不科学了,但我真的想说两句:
很多时候,我觉得大刘就像鲁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包括当初提出的科幻作家要为青少年写作,以及后来提出的科幻要面向市场,其实,都是在现实的土地上放飞理想的行为。
很好奇,如果完全是大刘自己心目中的科幻,《三体》又会是什么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