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被命运驱赶”,可谁又不是呢?
“他倾听着死亡,那不会是别的东西”。
诗人维吉尔,是奥古斯都时代的古罗马诗人。以其超凡的文学造诣和对后世的广泛影响,被誉为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出生于公元前70年,逝世于公元前19年。他的作品对拉丁语诗歌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也极大地影响了后世的诗人和学者。他的作品不仅在文学上有着深远的影响,还在宗教和文化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基督徒奉为耶稣诞生前的圣人。
这本书描述的正是维吉尔临终前的十八个小时内的经历和反思。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啊?“20世纪中欧文学巨擘赫尔曼·布洛赫代表作,媲美《尤利西斯》”。
此话怎讲?
刚打开,看一分钟就能感受到意识流的冲击,对,不论对环境还是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摹都细致入微,甚至让人想起著名画家冷军的人物肖像画。只不过密密麻麻的文字并没有让人望而却步,反而有种令人想一探究竟的吸引力。它们只是细致和繁多,却并不空洞,哪怕随机抽取三两句,都能感受到语言的感染力。
难怪无法轻易定义它的文体,小说吗?抒情文吗?诗歌吗?诗化的、充满哲理的讲述和思索。
好像作者穿越时空,潜入了诗人的灵魂,替他讲述临终前未曾讲出口的感慨。
19世纪末20世纪初,时代的变幻莫测,新旧交替冲撞中产生的哀伤和向往,充满张力。当时,维也纳堪称世界上最富有创造力和变革意识的城市、20世纪世界文化的“孵化器”。作者就出生于这个时期的一个犹太人家庭。
热爱数学和哲学的他,却被迫继承家业,成为了纺织工程师。但他没有因为工作放弃个人爱好,业余时间仍然在钻研数学和哲学,并坚持写作。行文里都能感受到这两个学科的带来的影响,繁而不乱,哲思满满。
生在动荡年代,又四处流离辗转,写作成了作家精神的避难所。全书共四章,要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
《水》《火》《土》《以太》。
身患重病的诗人在船上所见所思,他看到了曾经一直被自己忽略的社会底层,看到了残酷的社会分级。当他被抬到轿子上,穿过街巷,人们对他指手画脚,议论纷纷。他意识到个人的局限性,面对命运驱动和追赶,只能接受。他做了一个梦受到启示。诗人决意要焚烧掉自己的名作《埃涅阿斯纪》手稿,遭到身边朋友甚至国王的一致反对——出于欣赏,或友情之爱,最终他放弃了这个念头。赠出手稿换回释放奴隶的许可,在救赎中得到对自己的宽慰。
最后部分,维吉尔重新经历了一次生命轮回,有机物和无机物之间轮番切换。曾经令人负累的“自我”变得渺小而轻盈。灵魂出窍,死亡来临。
我在想,是不是每个人最后的时光,都会有这样回望的时刻。如果迎接死亡的时间足够长,他便会不由自主地重新审视一切过往和当下。然而,死去的人无从表达。从死神手里夺回来的生命,又往往不擅讲述。分不清哪里是杜撰,哪里是玄学,哪里是实感?于是,神秘学此起彼伏从未冷却。
以这样的方式,如此真切地体验一次,甚至想说:酣畅淋漓。在拥有生命时,预支了关于濒死状态的了解。混沌不再可怖,明晰催生勇气。早早知道了会忧思难忘,在活着的时候就会更努力耳聪目明一些吧。纵然无法改变,至少不自戕,也不做糊涂的加害者。你看,诗人在嘲讽和谩骂声中,反而得到了平和。这样的评价,好好活着时无法想象。我们都活在拟态环境里,微小如尘,无可奈何。哪怕死亡,也是遵从命运的召唤。
作家写的浪漫,我们读得哀伤。借维吉尔之口倾吐了自己的心声。
只不过历史循环往复,痛苦周而复始,对大多数人而言,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