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任何女人无关,只是一个功利主义者的晚年申辩
何其傲慢,何其共鸣。
一个精致利己实用主义者过完了世俗成功的半生,最后还是得去一个年轻时得不到的女人那里,哭诉自己没有得到过母爱的悲伤。小说完美展示了男人的平庸,愚蠢,自以为是,以及看似得到答案的结局:去自己过世妻子的坟墓跟她说声对不起。
作者本哈德·施林克
本书作者本哈德·施林克,可算是一位人物。我从未和任何人提起过,《朗读者》这本小说确实是被当年的译者毁了,但是同名电影是我最爱的一部。
德国目前还在世的作家,我接触并且深深喜欢的除了费迪南德·冯·席拉赫,就是施林克。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从事司法工作,席拉赫是资深刑事律师,而施林克是德国法学家&法官,他们的著作都涉及到德国关于罪咎的政治历史,甚至可以说德国作家都避不开那场人类终极之恶。
然而抛开人类的罪责,单单谈一个具体人类的愧疚,这个议题是否也同样是重要的存在?
如果让施林克来写男人的失意,男人对爱的看法,男人对可能的另一种生活的向往,他又会怎么写?
施林克施林克在海德堡的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和柏林自由大学学习法律学。同时他也在Darmstadt, Bielefeld和海德堡的大学做科学助手。1975年他在海德堡攻得博士学位,1981年获得在大学教学的资格。作为法律学教授他任教过两所高校:从1982年到1991年在波恩的Rheinischen Friedrich-Wilhelms-Universität,从1991年到92年在法兰克福的Johann Wolfgang Goethe-Universität。从1987年开始成为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宪法法院的宪法法官。更别提他的《朗读者》被译成35种语言并且使德语书籍第一次登上了纽约时代杂志(New York Times)的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由小说改编的电影获得2009年电影金球奖、奥斯卡金像奖。
作为一位拥有如此地位的高级知识分子,以他的资历,他绝对有资格写,男性的愚蠢和自私。
《楼梯上的女人》验证了一切。
译者印芝虹
我建议让《楼梯上的女人》的译者印芝虹老师可以翻译一下《朗读者》,这是我读德国文学最顺的一次,而且屡屡佳句倍出。另外我也想读读印老师的这篇论文。
申辩
本书的男主角是一位从事多年企业并购案的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根据他的自述,反正就是家庭条件优渥,从小读书考试一级棒,年轻时应聘法官也完全没问题,从事律师职业后就一路Up Up Up。
除了有两点不是那么顺利:
a,他的母亲在他四岁时酗酒车祸而死,多年后他的妻子也是相似的死因,而孩子们责怪他
b,年轻时代理一宗画作版权纠纷案,他爱上了一位富商的妻伊雷妮,她同时也是一位画家的情人,在帮助她逃离两个男人之后,伊蕾妮消失了,他感觉到自己被利用被欺骗被抛弃
我们来看看功利主义者是怎么想的:
我不亏欠任何人什么。我也不必感谢任何人。如果我得到了什么,我会予以回报。对我慷慨大方的人,我会双倍或者多倍回赠。可以说,我和我的朋友、熟人互不亏欠。职场里的情况不一样,在那里,人们并不把获利归结于他人的大度,而是归功于自身的能力上。
功利主义的人最注重互不相欠,所谓的多倍回赠,是一种心理上的平衡,“我不想让别人在我这里亏了”,本质上就是“我不想亏在你身上”。
正如书中女主角伊雷妮质问他:“是不是与法律打了一辈子交道之后,人就会变成这样:不再关心那个人是谁,而只在乎那个人是不是对的,另一个人是不是有错?” 这是作者借女主角之口对自己职业的审视。
同时,来看看男主角是如何审视自己和那个过世妻子的关系:
这并不是因为我在自己的生活里感觉受到了束缚,不是的。我和我的妻子曾经是一对很好的搭档,各自有各自的自有。她当初是可以出去工作的,只要她愿意,请一个保姆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她不愿意那样做,而假如没有她全力以赴的投入,孩子们不会成长得这么好,我很可能也不会有今天。后来,当她决定投身于地方政治时,没有我的影响力,她也走不了那么远。不,我不曾感到束缚。
……
我们律所聘用了不少女性员工,高于平均数值的要求。我们和楼下的税务咨询公司和楼上的审计公司一道开了一家员工托儿所。我支持妻子的事业,让女儿在读了艺术史之后继续攻读法学。没有人可以用女权主义来教训我。
如果是这样一位尊重妻子的男性,他的妻子,又为何酗酒撞车而死,就在她当选上了地方政治官员的时候?
“结婚是没有不结婚的理由”,“当然也有些日子我没有去工作,比如那些与我的未婚妻,后来与我的太太,再后来与孩子们在一起的日子。但是这些日子是用来补偿未婚妻、太太和孩子们的,做一些有利于健康、孩子教育,或者增进感情的事。这些毫无疑问都是很舒心的工作调剂。”
所有的答案渐渐呼之欲出。
伊雷妮哭了起来。我先是听见她轻轻啜泣,接着大声号哭,我都无法认出她的面孔来了,皱紧的额头,张开的嘴巴,来回甩头,直到最后把脸埋进枕头里。
哭泣——这个女人用来将我们置于不义的招数!我无法忍受这个,当我太太明白玩眼泪是不正义的,知道我极其厌恶且拒绝理会它之后,就再也没在我们的婚姻中哭过了,这令我对她刮目相看。我可以骄傲地说,我的孩子们也不爱哭:大女儿八岁时把胳膊摔断了,她抱着断胳膊从游乐场跑回家,跟我太太和我一起开车去医院,全程没有流一滴眼泪。
但是我该怎么和伊雷妮说?告诉她我不对她的心碎负责,她的眼泪洒错了对象?她哭个不停,始终抓着我的手,让我没办法直接走开。
Wow..........真的是只有男人才懂得怎么写男人……
让我觉得可恨的是,不知道是男性居高临下的怜悯,还是上位者对下位者的愧疚,作者编排了一整段故事来表现主角的忏悔!全书最后,男主角说自己得去妻子的坟墓跟她道歉。
上帝啊!
是个人都知道,
精致利己主义者!
他从不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