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是杀人诛心权谋术,还是升职加薪擒龙技,关键看你怎么读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烈历史意识的民族,自古就注重修史用史,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史料典籍。其中,成书于北宋的《资治通鉴》,在诸多史书中地位及其特殊。它虽没被列入“二十四史”,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教科书”。
早在南宋时期,《资治通鉴》就被赵宋皇室列为禁书,只有皇帝和太子能读,其他人胆敢偷看,就有谋反之嫌,甚至会惹上杀身之祸。清代的康熙、乾隆等帝王都曾阅读过《通鉴》,并有御批传世。
那么,《资治通鉴》有何特殊之处呢?为何有人将其斥为“厚黑权谋心术”,认为里面的东西有教人学坏之嫌,而又有人将其奉为“职场升职必读”,靠一部《资治通鉴》走上人生巅峰?
其实说到底,《资治通鉴》只是一部工具,关键看人们怎么读、怎么用。就像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的那段话:“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被称为“思想隐士”的熊逸,对《资治通鉴》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并不局限于历史本身,而是从中生发出对社会、文化等多维度、立体化的剖析,力求解读出现代人的大历史观。
继《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一辑》走红之后,熊逸又推出了《资治通鉴熊逸版·第二辑》,内容涵盖《资治通鉴》周纪三、周纪四、周纪五,以及秦纪一、秦纪二,带你“亲历”战国诸侯的土崩瓦解与大秦帝国的崛起。
在这套书中,熊逸以258个问题为抓手,一步步引导我们走进《资治通鉴》的世界,去探究和挖掘每一个事件、每一处细节背后隐藏着的历史真相。
就拿权倾一时的秦相吕不韦来说吧。按照古代社会“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商人居于最底层。但吕不韦却是战国时代最成功的商人。在他之前的传奇商人,白圭也好,陶朱公也罢,无论赚得再多,赚到的也仅仅是财富。
要知道,在古代社会,无论你拥有多么庞大的财富,在权力面前通通不堪一击。明初巨富沈万三,还有红顶商人胡雪岩,不就是活生生的例子么?
那么,能不能跳出传统商业的边界,拿财富去博取权力呢——并不是简单行贿,拿钱买官,而是找准切入点,牟取最高权力。这种事当然很不容易,充满变数,但吕不韦做到了。
熊逸在书中告诉我们,异人是秦国太子安国君的众多儿子之一,在秦国属于“庶孽孙”,不但是庶出,没有继承权,还是国君的孙辈,政治权重只能说是聊胜于无,因此被送到赵国当人质。当时正值秦赵交恶,秦军连番伐赵,所以赵国人对异人也很不待见,就连基本的生活物资都得不到保障。
吕不韦出现之前,异人就过着这样的日子:过去不堪回首,当下局促不安,未来一片阴霾。
这一日,吕不韦途经邯郸,看到异人的处境,心思一动,吐露出一句千古名言:“此奇货可居!”然后就去找异人,对他说:“我能改变你的处境!”
我们知道,商人不做赔本的买卖,吕不韦之所以接近异人,是因为他想到,只要进行一番资源重组,用自己的钱帮异人打通关系,让异人获得重视,异人就能拥有无限的上升空间,自己也就跟着沾光了。
说干就干,吕不韦马上着手安排,首先拿出重金,一半直接给了异人,让他结交宾客,建立声望,另一半用来置办奇珍异宝,准备亲自带着,到咸阳打点门路。
不得不说,吕不韦确实很有手腕,他设法走通了秦国太子妃华阳夫人的门路,并向她传递了三个关键信息:一是异人是一位贤公子,名声在外;二是异人日日夜夜思念父亲和华阳夫人,把华阳夫人当成天;三是“以色事人者,色衰则爱弛”。
接着,吕不韦趁热打铁,向华阳夫人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趁着自己受宠的时候赶紧认异人为子,这就等于卖给异人一个天大的恩情,相信异人将来一定会知恩图报的。
华阳夫人听取了吕不韦的意见,说服了安国君立异人为嫡子,异人因此有了继任秦王的资格,在诸侯间声誉鹊起。又过了几年,吕不韦助力异人继承王位,是为秦庄襄王,而吕不韦也因拥立之功,成为秦国丞相,权倾一时。
像这样高明的政治智慧,在这本《资治通鉴熊逸版》里随处可见,比如:
高手怎样在权力暗战中谋篇布局?为什么说替罪羊是一种政治智慧?小人物如何左右大人物的命运?为什么背信弃义的张仪吃得开?古代君主怎么解决二把手问题?到底该不该任用鸡鸣狗盗之徒?名将廉颇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吕不韦倒台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可见,熊逸不是陷在中国历史的琐碎细节里讲历史,而是带着大历史的眼光,信手拈来各国文化和历史素材,或是类比,或是对比,帮你加深对人类共性的体悟,提升对文化差异的理解——这才是《资治通鉴熊逸版》能馈赠给我们的最大收获。
总而言之,读《资治通鉴》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反复阅读和揣摩,每次阅读,都会咂摸出新的滋味、新的感悟,而这套《资治通鉴熊逸版》,就是我们研究《资治通鉴》的一根拐杖,有了它,我们就能少走很多弯路,更快地把握《资治通鉴》的核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