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思维一窥我们为何无诺奖
在讨论此书之前,想先谈谈对如今科普书的看法。
在我看来,科普书也有分类,主要有两种。一类科普书是面相大众的,或是从日常之事出发阐述普适思想的,如《从一到无穷大》,或是系统阐述一门领域或物理整个发展过程的,如《上帝掷骰子吗》和《现实不似你所见》。另一类是面向有一定物理基础的,目的是提升读者的科学taste。代表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那套第一推动丛书,以及这本书也算做此列。
通过研究方向来切入复杂性的主题,这势必会降低对该领域一无所知读者的阅读欲望。在我看来,本书的面向更多是上述第二类读者。
对我来说,开始了解相变理论始于研究生课程的一门计算物理。当然科大的这门课非常好,只是摊到这一理论的课时不长 且内容位于课程后半段,所以我对这一理论的消化并不好。自此之后,对伊辛模型、序参量、重整化群、自旋玻璃这些概念,更像是卢瑟福老爷子所说的物理概念的“集邮”。
作为拿了诺奖的“自旋玻璃”的祖师爷,来讲这一领域发现的来龙去脉,这种对如何研究一个领域的思路介绍真的很棒。对研究关联性的介绍,正是当下物理学研究割裂严重的我们所或缺的。以大家耳熟能详的固液气三态引出一级相变的微观机制(热力学内容),通过赛车减速的例子,来指出二级相变与之的区别。文中的这种类比经常出人意料让人佩服。而二级相变作为介观系统(尺度介于微观系统和宏观系统之间,这种系统没有如描述微观系统的量子力学或宏观系统的经典力学这种特定的方法,因而相对来说研究更加困难)的研究代表,以美国总统选举制度概念类比出重整化群方法,说明研究介观的模型相当于分形+投票机制。再通过阐述物理模型单元们的同一性和差异性,引出伊辛模型和自旋玻璃模型的区别。进而进一步讲解如何发现自旋玻璃模型的理论。
在我看来,中国的科普书大多是第一类,这种书更好写也更容易偷懒。而第二类科普书大多数都是国外学者写成的。物理学的本质是哲学层面的思考,而没有足够的思考是很难写成这种科普书的。我们做研究时思考偷懒,当然编出的书也在偷懒,经常看这种偷懒的书就会让学生的思维也更加偷懒。由此观之,生长在这种土壤下的科学拿诺奖实在不是易事。改变思想上的偷懒,多读这种第二类科普书等方法提升科学品味和构建物理体系,是从“物理集邮”到研究“真物理”的必经之路,也是普通“科研民工”到“诺奖者”的差距所在。
(感谢新经典编辑的寄书,要是没有纸质书,可能看到豆瓣评分就错过这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