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什么鸟书?
如果你用一年时间,固定机位拍下一棵树,那你就能看到那棵树在四季里的惊人变化。
如果你再把这一年所有的图,都只是框选其中固定的一小块展示,那你就「如同」得到了安娜·克罗萨的《飞过四季的鸟儿》。
在这本《飞过四季的鸟儿》里,作者将全书的视野都集中在一棵苹果树上很小的一块区域内。一年里的52周,她安排了52种鸟儿来这一片逗留做客。
管窥的奥妙
这种固定视角的创作手法,相当于是一种聚焦。你只能去感受和体验在一隅之地发生的事情。这看上去是一种局限,然而它也恰恰是这本书超强魅力的来源。
一如诗歌因节奏和韵律的限制而凸显其美,限制条件反而更容易激发新的可能性。我在抖音特别喜欢的一对儿活宝叫“小李和阳阳”,他们的评论区经常有人感叹,是何等才华才能让这个每期都以“你好打劫”为开头的情景剧更新40期。但是,反过来想,也许正是因为限定了这个“你好打劫”的开头,才能让他们有源源不断的创意灵感。
还是回到《飞过四季的鸟儿》,这本书的形式,决定了你在阅读的时候,无法看到树的全貌。只能在这个非常狭小的空间内,关注出现的鸟儿,关注局部花叶的细节和零星的果实。作者几乎是在逼迫你以管窥的姿态,观察一棵树。这带来一种非常奇特的阅读体验。
未读的时候,你可能或多或少会觉得它一定很无聊。但当诗一样的语言,引出52种生灵,带着你一页一页往后翻的时候,你逐渐就有所期待了。
前面每一页的视野区域都是统一的。你也只能窥视到那么小小的一片地方。这种情况下,你的那种天然的想要扩展视线范围的冲动就自发产生了。越是被限制,你越想了解没有被画进来的部分。这为最后的彩蛋积蓄了足够的势能。
替鸟儿们高兴
不过,作者的本事在于,她出色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使得即便是管窥,你也“看见”了更多。视野虽被固定,但想象力有无限可能。
比如,冬天还挂在枝头的苹果,作者说它“还在纪念着离去的秋天”。
比如,寒风中藏起来的虫子,作者说它即将“面临冬天的考验”。
她评价旋木雀“不太为生活操心”。她也告诫苹果树,吃嫩芽的灰雀来了,你要“小心”。
啄木鸟啄六百多次树干,她觉得这是“让伙伴和对手知道自己的厉害”。春雨之后果树发芽,她形容这是“嫩芽抵抗不了细雨轻柔的呼唤”。夏雨来了,她说“苹果花很快将成为一场回忆”,“花朵给果实腾出地方”。
她花样百出地描述鸟儿的神态、动作,还有想法。所以,这片管窥之地,不知不觉就变成了鸟的舞台。52种漂亮的鸟儿或栖息、或觅食、或遮阳、或躲雨,花色各异,姿态万千。
伴随着苹果树开花结果的四季轮回,我们爱上了这片小小的大自然。也许我们还搞不清楚燕雀的雌雄,也分辨不出伯劳和松鸦,但一想到鸟儿们曾在这里留下生活的印记,甚至他们来年还会再来,作为读者的你相信也会忍不住高兴起来。
介入鸟的生活
介绍到这里,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这样一本书叫《飞过四季的鸟儿》啊?这就不得不说最后的彩蛋了。
整本书的窥视视角,暗示了这是一种有距离的观察。人在最初并未参与其中。但当日子快到冬天的尾巴上时,文字上出现了一个人造物——鸟食槽。
在白腰朱顶雀站立的枝头下面,有一个装满了种子,水果甚至油脂的鸟食槽。于是,在结尾的两个场景里,画面的视野开始发生了变化,首先露出了鸟食槽,而后一棵相对完整的苹果树映入眼帘。
作者一直以旁观者示人,但她其实早已介入到了鸟儿们的生活。
她控制我们的关注点,让人从管窥一片地方,到最后看见了苹果树的全貌。而且就在我们观察的这棵树的左侧,还有另一棵树的枝丫……
起笔时,只是树上一角,但最终带你去了更遥远的地方。鸟儿们飞过山川和田野,飞过河流和城市,也飞过循环往复的春夏秋冬,在你心头某个地方,小憩又离去。
写在最后
这就是《飞过四季的鸟儿》,一本很值得读出来的自然之诗。从纯功利的角度看,这也是非常好的作文指导书。想想看,同一片地方,来52种鸟儿,每一种你都要写,还要写得不重复啰嗦,如果是你,你怎么写?
如果想不出来,不如看看安娜·克罗萨的生花妙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