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书评:关于路内小说的十三条告示
文/萧耳
【1】
路内是一个爱装腔作势的家伙。其实我的意思是,路内是一个从来不装腔作势的作家。他时常煞有介事,他的小说里时常出现跟文学有关的人物,比如李白,在前一部长篇小说《雾行者》里他还没写够,还要再让李白糟踏一顿文学,李白是个过气作家,一打开《关于告别的一切》,我就想,切,为什么又让李白是个作家呢?但是路内真的很内卷,他要让小说人物在作家型人格里卷来卷去。你一路读下去,这个二百五的,十三点的李白还真有趣,比一般称之为作家的男人有趣太多了。再说到路内的装腔作势,他是装腔作势一种爱穿短裤搭配花衬衣并且把咖啡泼在T恤上的路内式的老不正经。都70后老男人了,还以为自己一直是骑单车的十八岁阳气十足的小男子汉,他的所有文字里都有这样一种不愿老去的气质,而这种气质,在中国男作家里太少见,因而显得稀缺。
【2】
路式小说荷尔蒙始终旺盛,最适宜在盛夏和酷夏时节阅读。读《关于告别的一切》时,最好你的身边是一大杯扎啤,虽然我除了新鲜的德国啤酒对其他啤酒通通觉得不能入嘴,但读路内的小说时,我总想,妈的,最好来点啤酒。作为一名女性读者,而且有点令人讨厌的女权倾向的女性读者,我非常在意男作家们射向自己笔下女性人物的那种目光,往往他们总是踩不到点上,总是一厢情愿地,女性要么本质是是妓女荡妇,要么本质上是女神地母,他们似乎不能平等地与笔下的女性人物交谈,加上了黑的白的红的绿的滤镜之后,女人们不再能成为她们自己。但路内是独特的,宝贵的那种男作家,是真正的“妇女之友”,他笔下的男女关系特别健康,特别正常,特别自然大方。路内的笔下有看似不正经的,颓废的,江湖的,边缘的,底层的,却其实真正健康的男人,健康的女人。李白的皮夹里,有三张姑娘的照片,这个可爱的情种。
【3】
多年父子成兄弟,在《关于告别的一切》中,李白和李忠诚这对父子建构了中国家庭结构中少见的父子共情关系。《关于告别的一切》中的父亲,令我们想起上世纪90年代成名的作家朱文写的父子关系,儿子带老子去嫖娼,90年代的中国文学是一个道德大棒退后而人性丰富呈现的时期,放在今天,不知道这样写父子关系会不会被道德家们的口水喷死?“爸爸,你硬了”,以及,“爸爸硬了之后怎么办”,路内写了这样一种啼笑皆非又相依为命的父子关系,既互相批判又温情脉脉,是不是很上头。
【4】
《关于告别的一切》是一本流里流气的小说。在这样一个低迷抑郁的时期,能读到一部流里流气的小说真是太好了。路式小说里的浪子气质和情种气质相映生辉。这种浪子气质是有几分迷人的。“南方的冬季应该钻被窝,喝咖啡,而不是工作。”“事前酒一壶,事后泪四行”。“洗澡锁门是基本礼节”,在放浪形骸的时候,路内忽然就讲起礼节来了,这是一种路式幽默,这种幽默有点像王小波,但是我们非常清楚,路内和王小波是两代人,他们面临的语境已经彻底不一样了。但在路内身上,我时常能看到王小波的幽魂在他身上游荡。路内的平民英雄们,底层青年和社会屌丝们都有一种王小波式的街头骑士精神,路内又爱鬼扯,他的胡说八道里喷涌着酒神精神,路内是从来不紧绷着的,可能他的血液里有王小波式的自由精神,他的小说一向不肯服从于某种表面的秩序感,他嬉皮笑脸地谈论人生,在床上说,在事后烟时刻说,在公共澡堂里赤裸面对的时候说,在路边店说。在托尼帅哥和洗头妹们的发廊里说。李白说,人性就像一副扑克牌。路内自己肯定也是这么认为的。
【5】
《关于告别的一切》的其中一个关键词:色欲。路内在此中过了一把写性的瘾,他是在向《北回归线》的作者亨利-米勒致敬吗?路式色欲即狂妄又哀愁。这一次,“下半身写作”启动,性是饮食,性是政治,性是娱乐,性是体育竞赛,性是一切……但路内的“下半身写作”一点不跟油腻沾边,甚至非常的干净,如果要追溯路内式“下半身写作”的源头,我以为可以去古希腊古罗马悠游一趟。
【6】
路内早已证明了自己是一个特别会写青春期的作家,无论是大厂青年还是小镇青年,他就是因为青春期写得好而发迹的,路式少年们的青春期,不绑架任何高大上的词语,不附着任何符合主流意见的意义,甚至不符合主流期待,但他们肆意生长,《关于告别的一切》里,有半部是李白们的青春期飞扬,“十七岁的轻骑兵”精神在李白们身上延续着,“回忆当年,李白得承认,自行车后面载的都是些什么妹子”,之后,青春抵达了中年,路内说李白,“他对抵达这个词的认知是浅薄的”。抵达之后,中年路内登堂入室。那是中年人的天空。那么问题来了,以青春期写作扬名立万的作家路内进入中年期之后怎么办?我们看到了中年男人、过气作家李白的中年人生。他在中年时光中朝花夕拾了一个个前女友们,他无聊又怀旧,多情又深情,哪怕已经是肉体上的中年人了,那个放烟火的小孩依然隐蔽在他的身体里不愿意离去。但是,现实问题是,在这奋进年代,他对一切失望。
【7】
我猜路内是喜欢米兰-昆德拉的,《关于告别的一切》的书名是来自于昆德拉的《为了告别的聚会》吗?从王小波过渡到昆德拉,甚至连本雅明也出现了,只需稍微的那么文雅一点,精致一点,知识分子气一点,甚至喷上了古龙香水,这样李白就有一点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医生了。于是在下半部,我们在李白的小世界里看到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和《为了告别的聚会》的叠影。李白也的确从动不动就勃起的少年变成了一个可以进入中产阶级圈层的小知识分子,李白也由此进入了一个“高级”一点的名利场。法国新浪潮电影也登场了,浪里浪气的路内忽然将自己打扮成了一个可以出入上海金茂凯悦八十八层电梯的白领男子。中年李白的世界从吴里县城到了上海恒隆广场。中年路内仿佛是反对怀旧的,因为怀旧”过时了”。但他有本事把中年人怀旧这回事另换一个包装,另换一种说法,他在怀疑怀旧这件事,“中年男人的怀旧感,你的玛德兰小点心竟是致癌物”,但他装酷的同时又果断地拥抱了怀旧这件事。事实上,路内以为加上了嘲讽、怀疑种种的,保持着高度警觉性的怀旧就不是怀旧了,但我想告诉路内的事,这的确还是怀旧,这个年代集体情绪,之一种。这是变形的怀旧。一旦坐实了《关于告别的一切》的怀旧基调,这部小说也终于指向了路内的精神自传。
【8】
作家一个小说家,路内不会放过性,性也不会放过路内。路内在《关于告别的一切》中写性,一路大鸣大放着,路内的小说里有内裤胸罩胶鞋套子皮鞭以及SM,种种有关性的细节,尤其是那些关于性的对话显得特别无厘头,路内曾戏称这一次自己写了一部黄色小说。李白父子一路上性的数量倒是不少,姑娘们成群结队而来,最后,李白和他的同类们的性,变成了”王八蛋见得太多以后的某种伤感的爱“,唯有这样的爱情,才是中年人的脆弱空虚的内核所在。李白不太懂政治正确,于是李白一生的性也不太政治正确,李白的新旧情人们是用来彼此取暖的,更像是”我上铺的兄弟”。当新时代的人们已经能够麻利地运用约炮软件寻找性福之时,路内却在小说中严格区别了性自由和纵欲之间的区别。
【9】
自从用《慈悲》证明了自己可以一句废话不说之后,路内就开始任性起来了,在《雾行者》和《关于告别的一切》中,我们都看到了路内的这种任性,他任性地从小说中的叙事溢出去,高谈阔论,对着世界指指点点,怪腔怪调地表达他的不满,他在小说中跟反对派打起了口水战,我们可以猜想,这种任性是否是路内最后的青春期写照?他明明知道,这种任性可以成为一种写作的特点,这种特点在有些人眼中是可爱的,在有些人眼中是讨嫌的,他可以在小说中嚼着口香糖我行我素,我感觉到他这样写作的时候很酸爽,连同中年李白也很酸爽,就像小说最后,中年作家李白跟一群豆瓣青年骂战,哪怕被打一星也仍然要故作潇洒,而我将此理解为中年路内最后的青春定格。
【10】
总而言之,《关于告别的一切》是一部中年以后一脚踢翻沿街垃圾桶的小说,这个粗鲁的动作是无聊的,愤怒的,又是虚弱的,生活赐予我们的一切荣辱,关垃圾桶屁事?而李白们在当下就是如此仓皇,“森然自语,将棍子抛向天空”。
【11】
你又在自言自语。
【12】
关于爱情。李白的扑克牌,最后那张一定会从一众姑娘打到曾小然。看到最后我笑了,路内的爱情观其实跟《鹊桥仙》是殊途同归的,就好比,一个男人无论如何地装酷,他总是有那么一个最柔软的地方是属于某个女性的,那时他会摘下所有社会扮相的面具,露出本真的面目,那个曾在风中凌乱的少年,走过半生之后,依然会在某一个姑娘面前手足无措,诚惶诚恐,只不过少年老了,姑娘也老了。
【13】
“秋雨又再落下。我曾经送别过她。”这是路内式的爱情。
(本文首发于钱江晚报新闻资讯客户端“小时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