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到底是一门怎样的学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易经到底是什么?易经之前叫变经,但为了后辈不要只知“变”,改成了易经,告诉我们要兼顾“变易”和“不易”。
曾老师用了几个关键词:天人和一、精确定位、未来变化、趋吉避凶、以德为本、永续经营。
简单来说启发智慧为大用,占卜为小用。
易经的中心词是道。何为道?一阴一阳之谓道。道就是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如果我们遵循道,就是天人合一。人居天地间,为天地所生,在敬天、顺天、事天的大原则下做事,才能达到致中和。
易经,把宇宙看成一个大家族,家族成员包括:乾(父亲)、坤(母亲)、震(长子)、坎(次子)、艮(小儿子)、巽(长女)、离(次女)、兑(小女儿)。在“致中和”的基本原则下,实现生生不息、持续繁衍。从乾坤定位入手,家和万事兴,但是现代社会的人,很多秉持着“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个人主义自居,甚至还有谋杀妻儿骗保的事情出现,试问这样的社会,科技再发达、教育再普及,又有什么用呢?
虽然一切皆有定数(指的是不想改变的时候,依照定数循序渐进。想改变的时候,定数可以改变。),但还是有变的机会,即使预测的再准确,定数中有变数。“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
未来的变化还会让某些预测失效,但我们还是要预测未来。占卜并不是迷信,而是占卜后可启发第六感,做出某些判断和合理的选择,根本目的在于趋吉避凶,别无它意。孔子也深知,占卜的目的不在于占卜结果,而是占卜过程中如何引导启发人去思考。
平衡的点总会被打破,在平衡和不平衡之间交叠,所以人要适应变化,活到老学到老。我们不应该成为听天由命的宿命论者,而是要知命,通过天道,正当途径,决定自己的人生。
除了占卜的功能外,《易经》也在说明一点,为什么人各有命,由何定?答案是易经的最高指导原则——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也是为什么定数中有变数的原因,上、善、德让变数出现。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
【吉凶】自然界本来没有吉凶,正因为人有立场,才有吉凶,人的意志决定了吉凶,所以说心想事成。每卦六爻,爻和爻之间的相和为吉,之间不和,为凶。在《易经》中,遵循道,有所得而吉,不遵循道,有所失而凶。正所谓“自天佑之,无吉不利”。
以中国历史来说,凡是弘扬仁义道德的,都是盛世,凡是不仁不义的时代,自然衰落。
【八卦】是代表自然现象的八种符号。基本符号是阴--阳—,一个符号为“一爻”,八卦由3个符号组成,三爻,从下向上读。64卦,每卦有6个,所以是六爻。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是为太极。
太极生两仪,阴阳为两仪。
上阳下阴,为少阳(日出),上阳下阳,为老阳(正午),上阴下阳,为少阴(太阳落山),上阴下阴,为老阴(黑天),这四个为“四象”。
四象和两仪分别结合,如老阳+阳=乾卦。
但为什么伏羲画卦只到“三爻”就停了呢?其中有什么深意?
1.伏羲认为天地人是宇宙的三大元素。
2.四爻会出现平衡的现象,如阴阳平衡,就不容易生变。天地间,均衡了,就没有矛盾,没有矛盾就不会变化,就不会进步。
无三不成礼-三人成众,通过约法三章,凡事三思后行,必能三年有成。
【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
伏羲氏创先天八卦,根据中国地理特征,给八卦定方位。
周文王,将八卦两两重叠,六十四卦组成的“后天八卦”。每一卦都是六爻,要从下向上看,每一爻代表一个阶段,第一爻为第一阶段,第二爻为第二阶段....但爻自有独特的称呼,分别为初、二、三、四、五、上爻。
用动、入、深、显、静、代来表示演化的进程。
人生也是如此,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定位,能让我们有明确的目标,完成人生的使命。
【把二看成三的智慧】中国人除上下、正反、对错外,还有不上不下,不正不反,不对不错的概念。说话时,就常用“很难说”,“中间”来代替。
【为什么阳爻是9,阴爻是6?】
奇数属阳,偶数属奇。1-5是生数,一个手掌本身就有的数字,6-9是成数,需要另一个手掌合并。阳是向外扩散的气息,6-9中,9最大。阴是向内收缩的,5-9中,6数阴,且最具收缩之力!
【爻的当位和不当位】初三五为阳位,二四上为阴位,阳爻居阳位,成为当位、得位、正位,反之称为不当位、失位、非其位。
【科学】过分相信科学,何尝不是一种迷信。科学一直在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产生新的科学结论,推翻旧结论,但谁能保证新结论一定正确呢?会不会有更新的科学结论出现?科学并不能告诉我们一切的真相。
【重卦】由两个基本卦组成,上三个为上卦,外卦,下三个为下卦,内卦。
14,25,36为“相应”,阴阳互补为吉。
相邻的两卦叫“相比”,阳上阴下,叫“阴承阳”;阴上阳下,叫“阴乘阳”。
【学习易经究竟是为了什么】真正的功能,在于心易。用心改变自己的行为。良好品德的人,才有资格占卜,看看所求能不能应验就知道了。占卜的正确用法,应是向不方便的任讲道理,比如君王,臣子不便和君王讲道理,通过占卜来传达信息,避免冒犯。
天地人是显秩序,鬼神是隐秩序。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形成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既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样的隐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