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惊恐与崩溃:金融危机史》读书报告
金德尔伯格的《疯狂、惊恐与崩溃》梳理了1816—1998年历次全球金融危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金融危机的模式、规律、起因、影响以及政策预防的可能性。与金德尔伯格一贯的历史写作风格相一致,这本书体系宏大、论证深刻,同时史料繁复、理论机制复杂。二者的交织让我不断感叹作者掌控力的同时,又必须承担在阅读中努力梳理线索的复杂任务。
与常规在经济史写作不同,《疯狂、惊恐与崩溃》没有按照时间顺序安排各章,而是以作者所认为的金融危机发生的机制、成因分主题进行探讨,在这个意义上,本书在具有历史价值的同时,也属于一本富有理论意义的巨著。本书围绕一个核心问题展开:市场是否总是理性的(投机应为视作市场稳定因素还是不稳定因素)?作者的观点反驳了常规认为的市场理性假定,从个体理性与市场非理性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市场过热时人们的疯狂及紧随其后的惊恐和崩溃,成功使用群体非理性解释了金融危机的爆发。此书英文版最早出版于1978年,后来不断修订再版(包括1989、1996、2000、2005年版本),这本是2005年版的中文版。
金德尔伯格认为,尽管不同的金融危机有其特殊性,但基本的步骤与过程是相似的:首先,随着经济不断增长,投资者的投资热情随之增长,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地产、股票等资产领域而非生产领域,以从资产价格的上涨中不断获取短期资本利益;其次,资产价格不断上升,信贷供给不断增加,市场信心暴涨,家庭财富不断增加、消费支出快速增长,整个社会处于明显的情绪亢奋之中(对应疯狂);接下来,资产价格涨至最高点,一旦某个环节上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利息,投资者开始出现“资不抵债”,市场恐慌随之而来,资产价格下跌,泡沫破裂(对应惊恐);最后,最后贷款人无法挽回市场信心,崩溃式金融危机便爆发了。
金德尔伯格的理论可直接追溯到明斯基关于国家内部信贷的研究中,明斯基认为:经济景气时扩大银行信贷投放、衰退时收缩信贷规模的顺周期行为会加剧金融体系的脆弱性,增加发生金融危机的风险。金德尔伯格将这一理论应用到了外汇市场的研究上,认为历史上大多的投机狂热会蔓延至其他国家,如果忽视跨国投机狂热,则不能完全解释向1987年这样的各国金融大崩溃的。那么,投机狂热从何而来?投机是市场稳定的表现还是市场不稳定的表现?本质上,这个问题可以转化为:市场永远是理性的吗?作者的答案是否定的。作者认为投机狂热是金融危机的根源,这一判断成为本文的理论基石。那么何时会出现投机狂热呢?作者认为投机狂热出现的充分条件有两个:货币供应量增加和信贷扩张。而这两个条件同时对应两条公理:公理一:货币供应量增长导致通货膨胀;公理二:信贷扩张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因此,货币冲击和信贷冲击成为投机狂热的具体体现,从而解释了金融危机的爆发。
资产价格的顶点在何处,或者说戳破泡沫的诱发因素是什么?作者将其归结为外部冲击,作者在第五章详细探讨了经济危机爆发的额关键阶段。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判定投机狂热?作者在第六章中从历史史实出发,从股市、房地产、商品价格、资产价格和货币政策几个角度进行了描述。此外,国际金融危机(投机疯狂)在国家之间如何传导?第七章中,作者从商品与证券的套利、各种形式的资金流动、各国货币当局的流动、心理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同时,历次金融危机之间存在何种关系?作者认为历史上的四次资产泡沫事件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在第八章中详细介绍了这一机制。再次,资产价格泡沫破碎以后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或者市场会表现何种形态?作者在第九章探讨了欺诈、骗局和信贷周期的出现及其社会后果。按照层层递进的逻辑,政府如何应对经济过热、投机盛行和经济恐慌呢?作者在第十章中探讨了政府如何应对金融危机的各类观点、梳理了各种可能的应对手段,并分别在第十一章和第十二章分别探讨了国内最后贷款人(政府和央行)和国际最后贷款人(金融机构和霸权国)维护金融稳定的作用。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作者全面展示了一部四百年金融危机史及其背后机制。
作者关于投机狂热的探讨,可以发现一个被有意无意忽略的学术领域,那就是经济行为中的群体非理性现象。关于投机狂热的研究的理论视角大多可追溯到社会心理学关于群体行为与群体决策的研究(从众心理、示范效应)之中,也涉及到诸如合成谬误、刻板印象等心理学的普遍机制,经济学关于个人的理性、预期的探讨是充分的,但理性人假设的角度(本书作者在第38—55页对经济学研究中的个人理性与群体非理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往往可能会忽视对群体非理性的探讨,而正如作者认为的,群体非理性是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如果引入更多心理学的理论探讨,必然有利于对金融危机爆发等宏观经济现象背后的微观机制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