帧中继交换机的配置
不论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在其他的地方,帧中继交换机都是很有用的设备。 就像引导寄存器一样,帧中继交换机的设置也是路由器设置中非常精深的内容之一。 学会如何配置帧中继交换机,就能够建立很多不同的网络模型。 由于我们是“服务提供者”,必须能够自主分配那些与M&T或MCI所提供的完全—致的DLCI。 通过在实验室里建立精确的网络模型,不但能够增加安装网络的信心,还能降低配置错误或设备发生问题的概率。 这一节将侧重讲述如何将—台Cisco 路由器配置成—台帧中继交换机。
从本质上来说,帧中继交换技术是—种基于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的帧交换技术。 在路由器的帧中继ARP表中,DLCI号是与接口关联的。 帧中继使用其ARP表来检查DLCI与接口之间的配对情况,以决定是否把数据帧从某一特定的接口发出去。 帧中继交换机首先是一台DCE设备,也就是说:
- 它的任何模型都需要至少3台路由器:一台用于交换机功熊,另外两台使用该交换机彼此通信。
- 帧交换机的串行接口处需要使用DCE电缆。
在这里,需要定义一些常用的帧中继用的术语:
-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 永久虚电路(PVC)——是指用于帧传输的端到端的永久逻辑电路。PVC的端点是用DLCI来寻址的。
- Data-Link connectionidention数据链路连接标识(DLCI)——是指用来识别用户端设备(CPE)与帧中继交换机之间的PⅤC所用的一个逻辑数字,从16到1007。大多数情况下,DLCI只在本地有意义,也就是说,只有本地设备知道DLCI代表含义。对于同一中心站点来说,远端可能有两个PVC具有同样的DLCI号。
- Local Management interface本地管理接口(LMI)——是指路由器与帧中继交换机之间的信令标准。交换机使用LMI来确定哪一些DLCI已被定义以及它们的当前状态。LMI也支持每10秒一次的keephve机制,用于确认PVC是否被激活,或是数据是否正在进行交换。
- Cisco路由器支持3类LMI:cisco、ansi和q933a。
- 路由器能够以白动协商的方式决定使用何种类型的LMI进行通信:
- cisco是由网络3大巨头:Cisco,digital和NonhemTclecom定义的LMI类型,自动协商失败后的缺省类型,其状态信息是通过DLCI1023发送。
- a11si是由ANSI通常称为附件D的T1.617标准定义的LMI类型。这是所有的帧中继网络里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LMI状态信息是通过DLCI 0发送。
- q933a是由ITU Q.933(也称为附件A)定义的LMI类型,其状态信息是通过DLCI 0发送。
- 网络到网络接口(NNI)— — NNI是用于两个交换机的通信的标准,既使用在帧中 继茭换机中,也用在ATM中。在ATM中,NNI称为网络节点接口。
配置帧中继交换机时,必须完成以下操作: 第1步 启动帧中继交换功能。 第2步 设置LMI接口类型和帧中继接口类型。 第3步 用frame-relay route命令设置PVC。
在这个例了里,要使用两台终端设备或路由器并且配置一台帧中继交换机。在开始之前 做出—份PVC图表是很有帮助的。在图表里,需要包括DCE、PVC以及接口示意图。给出了该例子的图表,从硬件与服务供应商的角度对网络进行了强调。中间的帧中继交换机有两条V.35DCE线缆用于连接另外两台路由器R1和R2。这两台路由器在其串口O都连接V35DTE公头电缆。设置PVC将串口0上的DLCI 101映射到串口5上的DLCI 102。
做出这份图表之后,配置帧中继交换机,具体步骤如下:
1st. 引导帧中继交换,可以用全局配置命令frame-reIay switching来完成。
2nd. 设置串口以用于帧中继交换,使用encapsulation frame-reIay命令将数据格式封装成帧中继。
3rd. 需要在接口提示符下使用frame-felay Lmi type[ansi|cisco|q993a]命令来设置LMI的类型。
4th. 应该使用frame-relay intf-type命令。
5th. 由于接口是DCE的,就要求使用clock rate bit/s命令来设置波特率,其中, bit/s的值可以从1200到8000000。
6th. 命令frame-relay route inbound_DLCI interface outbound_serial_interface outbount_DLCI能够在接口上产生一个PVC并且将它映射到另外一个接口上去。
下例演示了这些命令的用法以及帧中继交换机的基本配置方法
1、先配置R2为帧中继交换机
R2(config)#frame-relay switching //配置成帧中继交换机
R2(config)#interface Serial 1/0
R2(config-if)# no ip address
R2(config-if)# no shutdown
R2(config-if)#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使用帧中继封装
R2(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 //DCE端设置时钟速率为64000
R2(config-if)# frame-relay intf-type dce
//为了帧中继交换需要将接口改变成DCE,这和链接的是DCE还是DTE接口无关
R2(config-if)# frame-relay route 123 interface serial 1/1 321
//将s1/0接口接收到的DLCI号123的帧,替换成321从s1/1接口发出
R2(config-if)# frame-relay lmi-type ansi
//配置帧中继LMI类型为ANSI,可选配置,如不配置,将使用Cisco为默认LMI类型
R2(config-if)#exit
R2(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1
R2(config-if)# no ip address
R2(config-if)# no shutdown
R2(config-if)#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使用帧中继封装
R2(config-if)# clock rate 64000
R2(config-if)# frame-relay intf-type dce
R2(config-if)# frame-relay route 321 interface serial 1/0 123
//将s1/1接口接收到的DLCI号321的帧,替换成123从s1/0接口发出。
Frsw(config-if)# frame-relay lmi-type ansi
2、封闭帧中继
R1(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0
R1(config-if)#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1(config-if)# ip address 12.1.1.1 255.255.255.0
R1(config-if)# frame-relay lmi-type ansi
R1(config-if)# no shut
R3(config)# interface serial 1/1
R3 (config-if)# encapsulation frame-relay
R3 (config-if)# ip address 12.1.1.2 255.255.255.0
R3 (config-if)# frame-relay lmi-type ansi
R3 (config-if)# no shut
3、测试
R1#ping 12.1.1.2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2.1.1.2, timeout is 2 seconds:
.....
Success rate is 0 percent (0/5)
R1#ping 12.1.1.2
Type escape sequence to abort.
Sending 5, 100-byte ICMP Echos to 12.1.1.2, timeout is 2 seconds:
!!!!!
Success rate is 100 percent (5/5), round-trip min/avg/max = 24/35/48 ms
帧中继交换机配置例子转自:https://blog.51cto.com/guoshiwei/90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