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FS介绍:

NFS 是Network File System的缩写,即网络文件系统。一种使用于分散式文件系统的协定,由Sun公司开发,于1984年向外公布。功能是通过网络让不同的机器、不同的操作系统能够彼此分享个别的数据,让应用程序在客户端通过网络访问位于服务器磁盘中的数据,是在类Unix系统间实现磁盘文件共享的一种方法。

  NFS 的基本原则是“容许不同的客户端及服务端通过一组RPC分享相同的文件系统”,它是独立于操作系统,容许不同硬件及操作系统的系统共同进行文件的分享。

  NFS在文件传送或信息传送过程中依赖于RPC协议。RPC,远程过程调用 (Remote Procedure Call) 是能使客户端执行其他系统中程序的一种机制。NFS本身是没有提供信息传输的协议和功能的,但NFS却能让我们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分享,这是因为NFS使用了一些其它的传输协议。而这些传输协议用到这个RPC功能的。可以说NFS本身就是使用RPC的一个程序。或者说NFS也是一个RPC SERVER。所以只要用到NFS的地方都要启动RPC服务,不论是NFS SERVER或者NFS CLIENT。这样SERVER和CLIENT才能通过RPC来实现PROGRAM PORT的对应。可以这么理解RPC和NFS的关系:NFS是一个文件系统,而RPC是负责负责信息的传输。

NFS的安装是非常简单的,只需要两个软件包即可,而且在通常情况下,是作为系统的默认包安装的。

  • nfs-utils-* :包括基本的NFS命令与监控程序 

  • portmap-* :支持安全NFS RPC服务的连接


二、检查系统是否已经安装了NFS:


1、rpm -qa|grep nfs #搜索指定rpm包(nfs相关)是否安装

  已安装的话会显示相关版本信息,例:

  nfs-utils-1.0.9-44.el5

  nfs-utils-lib-1.0.8-7.6.el5

2、rpm -qa|grep portmap #搜索指定rpm包(portmap)是否安装

  已安装的话会显示相关版本信息,例:

  portmap-4.0-65.2.2.1


三、NFS服务的配置


NFS服务器的配置相对比较简单,只需要在相应的配置文件中进行设置,然后启动NFS服务器即可。

NFS服务的配置文件为 /etc/exports,这个文件是NFS的主要配置文件,不过系统并没有默认值,所以这个文件不一定会存在,可能要使用vim手动建立,然后在文件里面写入配置内容。

/etc/exports文件内容格式:

<输出目录> [客户端1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客户端2 选项(访问权限,用户映射,其他)]

a. 输出目录:

输出目录是指NFS系统中需要共享给客户机使用的目录;

b. 客户端:

客户端是指网络中可以访问这个NFS输出目录的计算机

客户端常用的指定方式

  • 指定ip地址的主机:192.168.0.200

  • 指定子网中的所有主机:192.168.0.0/24 192.168.0.0/255.255.255.0

  • 指定域名的主机:david.bsmart.cn

  • 指定域中的所有主机:*.bsmart.cn

  • 所有主机:*

c. 选项:

选项用来设置输出目录的访问权限、用户映射等。

NFS主要有3类选项:

访问权限选项

  • 设置输出目录只读:ro

  • 设置输出目录读写:rw

用户映射选项

  • all_squash:将远程访问的所有普通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nfsnobody);

  • no_all_squash:与all_squash取反(默认设置);

  • root_squash:将root用户及所属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或用户组(默认设置);

  • no_root_squash:与rootsquash取反;

  • anonu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都映射为匿名用户,并指定该用户为本地用户(UID=xxx);

  • anongid=xxx:将远程访问的所有用户组都映射为匿名用户组账户,并指定该匿名用户组账户为本地用户组账户(GID=xxx);

其它选项

  • secure:限制客户端只能从小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nfs服务器(默认设置);

  • insecure:允许客户端从大于1024的tcp/ip端口连接服务器;

  • sync:将数据同步写入内存缓冲区与磁盘中,效率低,但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 async:将数据先保存在内存缓冲区中,必要时才写入磁盘;

  • wdelay:检查是否有相关的写操作,如果有则将这些写操作一起执行,这样可以提高效率(默认设置);

  • no_wdelay:若有写操作则立即执行,应与sync配合使用;

  • subtree:若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则nfs服务器将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默认设置);

  • no_subtree:即使输出目录是一个子目录,nfs服务器也不检查其父目录的权限,这样可以提高效率;

关于权限的分析

  1. 客户端连接时候,对普通用户的检查

    a. 如果明确设定了普通用户被压缩的身份,那么此时客户端用户的身份转换为指定用户;

    b. 如果NFS server上面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客户端登录账户的身份转换为NFS server上面的同名用户;

    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也没有同名用户,那么此时 用户身份被压缩成nfsnobody

  2. 客户端连接的时候,对root的检查

    a. 如果设置no_root_squash,那么此时root用户的身份被压缩为NFS server上面的root

    b. 如果设置了all_squashanonuidanongid,此时root 身份被压缩为指定用户;

    c. 如果没有明确指定,此时root用户被压缩为nfsnobody

    d. 如果同时指定no_root_squashall_squash 用户将被压缩为 nfsnobody,如果设置了anonuidanongid将被压缩到所指定的用户与组;

应用举例:

/cbak x.x.x.35/255.255.255.240(rw,no_root_squash,no_all_squash,sync)

指定ip段可访问当前系统指定目录/cbak,并拥有读写权限,root的用户未作限制可正常使用。


四、NFS服务器的启动与停止

/etc/init.d/portmap start  (stop则停止)

/etc/init.d/nfslock start

/etc/init.d/nfs start

 

nfs服务状态查询

/etc/init.d/portmap status

/etc/init.d/nfslock status

/etc/init.d/nfs status


五、相关命令

1exportfs

如果我们在启动了NFS之后又修改了/etc/exports,是不是还要重新启动nfs呢?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用exportfs 命令来使改动立刻生效,该命令格式如下:

  # exportfs [-aruv]

  -a 全部挂载或卸载 /etc/exports中的内容 
  -r 重新读取/etc/exports 中的信息 ,并同步更新/etc/exports/var/lib/nfs/xtab
  -u 卸载单一目录(和-a一起使用为卸载所有/etc/exports文件中的目录)
  -v export的时候,将详细的信息输出到屏幕上。

具体例子: 
  # exportfs -au 卸载所有共享目录
  # exportfs -rv 重新共享所有目录并输出详细信息

 因为缺少相关配置,我们服务器有效命令:/usr/sbin/exportfs -rv

配置介绍:http://www.jb51.net/LINUXjishu/32192.html

2nfsstat

查看NFS的运行状态,对于调整NFS的运行有很大帮助。

3rpcinfo

查看rpc执行信息,可以用于检测rpc运行情况的工具,利用rpcinfo -p 可以查看出RPC开启的端口所提供的程序有哪些。

4showmount

  -a 显示已经于客户端连接上的目录信息
  -e IP或者hostname 显示此IP地址分享出来的目录

5netstat

可以查看出nfs服务开启的端口,其中nfs 开启的是2049portmap 开启的是111,其余则是rpc开启的。

最后注意两点,虽然通过权限设置可以让普通用户访问,但是挂载的时候默认情况下只有root可以去挂载,普通用户可以执行sudo

NFS server 关机的时候一点要确保NFS服务关闭,没有客户端处于连接状态!通过showmount -a 可以查看,如果有的话用kill killall pkill 来结束,(-9 强制结束)


六、开机启动

vi /etc/rc.d/rc.local #编辑开机启动配置文件,加入以下内容

    /etc/init.d/portmap start  

    /etc/init.d/nfslock start

    /etc/init.d/nfs start


七、客户端调用

mount -t nfs 0.0.0.40:/cbak /cbak

其它相关命令:

    查询当前系统mount的使用情况:mount -l

    取消挂载 umount 文件夹A;

    如果取消不掉,就强制卸载:umount -f 文件夹A;

    如果提示目录繁忙,就使用延迟卸载,它会等目录不忙的时候再卸载:umount -l 文件夹A






参考文献:http://www.cnblogs.com/mchina/archive/2013/01/03/2840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