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两句

关于传统企业转型,我百度了多次。本来今天我想继续写转型案例,同时也正好将案例填充至我的案例库。但是在查找素材的过程中,发现人们当真对企业转型唱衰的多,看好的少。

 

进一步查阅,看到了一个长尾搜索词“企业转型痛点”,在这个搜索结果下,果然是企业转型的痛点太多。岂止是转型痛点,在当代,传统企业本身就有太多的痛点。

 

用5W2H解析传统企业的转型逻辑(上)_新媒体

用5W2H解析传统企业的转型逻辑

 

伟哥很想逐一列举一下这些痛点,却发现不归纳整理一下的话,没法更好的为读者们呈现。而与其列举这么多的痛点,倒是不如跟大家探讨一下如何解决这个痛点。通过对这些转型痛点的观察与分析,发现之所以有这些痛点,归本溯源是因为广大传统企业以及媒体对企业以及产业转型本身不是太了解。那么,能否引入一个解决及分析问题的模型以让大家更好的理解企业转型呢?将5W2H模型引入传统企业转型这个领域,便有了本文。

 

 

 

WHAT—什么是转型?转型的目的是什么?转型要做什么工作?

 

 

当前,各行业都在提转型难与难转型。而问到转型的目的或者准备怎么做的时候,往往哑口无言。无言以对,便以一句“若知道,还会问你吗?”来敷衍。确实如此,企业们要知道转型需要做什么,还会这么焦虑吗?企业焦虑的是真的,但是其焦虑的根源却不是自己无法转型,而是看到别人转型急的不行,继而虚火中烧,跟着别人的屁股在美其名曰“转型”的口号上去做转型,往往结果都是一败涂地。

 

为什么会如此?因为“汝转型非他转型”,你所看到的只是人家的形式,譬如海尔的互联工厂看上去只是生产车间的机器人自动化,实际上是一系列从生产设备、到商业模式再到供应链优化的流程优化,这是从十年前就开始求变的,而并非朝夕之工。盲目“照葫芦画瓢”的结果就是一败涂地,这是难以学的来的。

 

那为什么要学呢?在于企业不知道什么转型,不知道自己转型的目的是什么,自然也就不知道转型需要做什么,要经过哪些流程。以此,企业要转型,首先要明白什么是转型。企业的转型升级就是让企业能够重新发展的、能够冲破已有瓶颈的、能够让企业重新运转的企业的改变。一些书籍对转型升级有一定的概念与定义,但是每一个行业的每一个企业都需要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转型升级,而并无标准化的流程,这就是转型的困难所在。

 

虽然转型方式会各有不同,但是企业转型的目的是显而易见,就是让企业能够更好的发展与壮大,显然这个空泛的目标并不适合每个企业,企业需要将转型目的细化到产品形式以及营销方式的具体层面,这样的转型才会有意义。有了具体转型目标,转型要做到工作及流程自然也就能细化出来。

 

HOW —怎么转型?有什么方法?如何实施?

 

企业知道了转型的目的,就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及方法去实现转型,这即是转型逻辑中的怎么转型的问题。怎么转型,是一个企业乃至产业需要长期探索与尝试的问题。第一批做电商的传统企业是转型探索,尝试硬件互联网化的传统企业也是转型探索,装修、家政、美甲、修车等行业对O2O的尝试也是探索。简单的说,传统企业转型过程就是其实现互联网化的过程,通过先进生产技术及生产力改造与升级以往相对落后生产模式的过程,同时也是寻找转型升级方式方法的过程。

 

那么,如何实施呢?转型升级到的实施不是企业自身能做到的,需要转型的企业都是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以及更高级的技术人才来完成的。因此,转型升级也需要更多的“第三方”的参与。具体到当前“互联网+”时代,则是需要跟多的互联网企业以及中间服务商来参与。

 

譬如万达及万科与BAT的基础合作,即是想借鉴这些互联网企业的经验。再如京东能够为很多传统企业提供CRM等企业信息化及数据化方面的的辅助,这些都是传统企业借助互联网企业转型升级的开始。另外,当前多个行业都有互联网化的平台,在早期,传统企业加入某个平台来实现其初步互联网化,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关于如何实施,这里只做大体概括,后面我会有专门的文章来介绍。

 

WHY—为什么转型?为什么要这么做?理由何在?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又回到的了企业转型的初衷,企业为什么要转型,又是一个如此简单的问题。可能也会有人会简单粗暴的回答,“再不转型就死了”,但是为什么再不转型就会死呢?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市场格局的压迫造成的紧张感,产品卖不出去的紧张感。生产出来东西卖不出去,产品长期积压就会造成各项成本上升,就不能有通畅的现金流,就不能按时发放工资,一系列问题迎面而至。

 

主要在于你的生产、运营、销售等模式跟互联网化的商家相比,落后了很多,线下市场缩减同时线上没有市场,市场份额成本缩减。尤其是那些互联网化比较容易的行业,在线上线下竞争对手夹击的情况下,可不是再不转型就意味着等死吗?

 

大部分企业要转型是预见到了未来的市场变化,少部分企业的转型确实因为生死存亡迫在眉睫,被迫要革自己的命,要破而后立。这就如抗战时期日本的工业产品进入中国还是手工业生产的时代,无论如何再减低成本还是比不上大批量工业生产的成本低,市场本身也是有选择的。

 

其实,从低级生产关系向高级生产势能发展,这并没有什么理由,原因在于当前的生产制造业发展已经无法满足国人消费需求以及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污染、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情况已经严重阻碍了社会文明的进步,那些不适合的模式、设备、生产方式等都亟待升级,全行业全产业的升级转型是必须的,而那些不能达到要求的势必要被淘汰。

 

这里说一下,若一次性将5W2H全部写完,估计本文真的要变的“又臭又长”了。为了不让读者朋友们看着累,伟哥决定将本文分成三部分来发布。今天是第一部分,是关于企业转型中的5W2H分析以及运用的what、how与why部分。

 

暂且将这个版本就定位1.0版本,明天会继续推出2.0版本。

 

 

用5W2H解析传统企业的转型逻辑(上)_互联网+_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