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算写一篇Binder介绍的文章,仔细想想一篇文章貌似很难厘清,于是我打算从AIDL入手,本篇先来简单介绍下AIDL的使用,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们继续来研究Binder的工作原理。小伙伴们都知道,AIDL(Android Interface definition language)是Android跨进程通信(IPC)的一种方式,另一种常见的跨进程通信方式Messenger就是在AIDL的基础继续封装实现的。那么本篇博客我们就先来介绍一下AIDL的基本用法。
AIDL在使用的过程中分为服务端App和客户端App,我们来分别看一下两个的开发流程:
服务端开发步骤:
1.创建一个aidl文件夹,NEW->FOLDER->AIDL FOLDER
2.创建一个AIDL 文件,两种创建方式:
2.1 创建一个Java接口文件,删掉修饰符,将文件后缀名改为aidl
2.2 NEW->AIDL->AIDL FILE
3.rebuild project,检查是否生成对应的Java文件,app->build->generated->source->aidl->debug->
4.创建一个Service,在Service中定义内部类继承自AIDL所生成的Java类中的Stub类,并实现该类中的方法
5.在清单文件中注册Service,注意添加exported属性和action
客户端开发步骤:
1.将服务端的AIDL文件夹拷贝至客户端的main文件夹下
2.rebuild project,检查是否生成对应的Java文件
3.绑定服务
OK,这里我们就先按照服务端的开发步骤来实现服务端,假设我的服务端要提供一个加法运算,客户端调用这个方法得到两个数的和。OK,那么在服务端首先创建AIDL文件夹,然后创建AIDL文件:
然后编译项目,查看相应的Java类是否生成:
接下来创建Service,并返回一个Binder实例:
public class MyAddService extends Service {
public IBinder onBind(Intent intent) {
return new MyBinder();
}
class MyBinder extends IMyAddAidl.Stub {
public int add(int a, int b) throws RemoteException {
return a + b;
}
}
}
接下来,清单文件注册Service:
<service android:name=".MyAddService" android:exported="true">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myaddservice" />
</intent-filter>
</service>
exported表示将这个服务暴露给第三方应用使用。OK,至此,我们的服务端就开发完成了。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客户端,首先把服务端的aidl文件连同它的文件夹都先拷贝到客户端,然后编译客户端项目,这个时候AIDL会在客户端生成和服务端一模一样的Java代码,然后我们通过绑定式来启动一个服务,如下: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myaddservice");
intent.setPackage("org.sang.aidlhost");
ServiceConnection conn = new ServiceConnection() {
public void onService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IBinder service) {
mIMyAddAidl = IMyAddAidl.Stub.asInterface(service);
}
public void onServiceDisconnected(ComponentName name) {
}
};
boolean b = bindService(intent, conn, Service.BIND_AUTO_CREATE);
然后我们就可以在客户端调用服务端了,调用方式如下:
try {
int add = mIMyAddAidl.add(13, 14);
Log.d("google.sang", "add: " + add);
} catch (Remote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OK,这就是我们说的AIDL的一个基本使用,可以实现不同App之间的跨进程通信。
OK ,本文就算是一个楔子吧,下篇博客我们再来详细分析为什么客户端能够调通服务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