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消息通知」:

● 响起门铃声意味着门外有人来访;

● 开车时,仪表盘上显示的发动机温度、行车速度等信息,辅助我们随时了解汽车情况;

● 每当手机电量低于20%时,总会跳出弹窗提醒我们抓紧充电,以免自动关机。

但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消息推送一再被滥用,以致于在人们的第一印象中,与垃圾信息画上了等号。

例如,手机上经常收到的营销广告推送、手机PUSH弹窗中耸人惊闻的标题、随时99+的消息提醒……它们都刺激着你去点击,然而被套路过几次后,我们便会对「消息通知」越来越反感。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反感「消息通知」?_前端

因为它打破了用户和产品之间的层级关系,明明弹出的消息并不重要,但始终催促着你去点击,放大了人性的好奇心,而实际所见也不过如此。

所以,今天就​​「消息通知」​​这个话题,跟大家聊聊我的看法:

一、拉近用户与产品关系的消息通知

「消息通知」是一种吸引用户注意的功能模式,及时给用户同步现有产品信息变化,常见的有互动评论提醒、老用户召回、活动营销、产品更新等,通过内部的红点、弹窗、短信、邮件、等方式与用户进行互动。

通知在产品可用性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更快拉近用户与产品的联系。通知消息设计若能设计得好,用户的使用体验也将更棒。

二、逼死强迫症的小红点

在众多互联网产品中,最为常见的消息提示方式莫过于小红点。

现实世界中存在两种人,一种人看见再多的小红点和未读消息都无动于衷,但有一部分人,完全见不得小红点存在,必须将小红点全部消灭掉才能正常使用,以致现在不少App都 “被迫上线”了一键清除功能。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反感「消息通知」?_App_02

试问,小红点真的这么遭人烦吗?

咱们先来想想它好的一面:朋友发来消息可以第一时间接收、方便查看购买的包裹物流信息、第一手接收打折促销资讯……

细细回想,小红点并非一无是处,强提醒的本质始终未变,变的仅仅是打开的App类型不同而已。

对于休闲娱乐社交类产品而言,例如微信、QQ等社交类产品,当用户发现好友列表中出现小红点时,会很积极地点击查看并回复消息;但对于抖音、快手等内容型产品,用户打开消息提醒的频率本就不高,频繁的消息通知更容易引起用户的负面情绪,更不要说指望通知引导用户操作了。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反感「消息通知」?_UI设计_03

对于团队协作类产品而言,例如​​摹客协作平台​​,其消息提醒功能逻辑又与前述产品有所不同。

身为产研团队中的一员,时刻关注团队动态消息是基本职业素养之一。

在摹客协作平台中想及时查看当前团队下的动态信息,直接在左侧工具栏中点击【动态】即可查看。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反感「消息通知」?_UI设计_04

如果用户身处多个团队,无法顾及多条信息时,用户只需要点击【消息与申请】,在这一Tab下,可以查看多个团队的与我相关、申请信息、项目信息,并且用户关注度最高的【与我相关】默认第一位展示。

三、提升小红点的触达效果

1.降低小红点的使用频率,如果页面中添加了大量的小红点,再配上原有图片,页面凌乱,会给用户造成一种厌烦心理,任何提醒作用都是徒劳。克制地使用小红点,标明重点,才会让用户更容易接受。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反感「消息通知」?_UI设计_05

2.动效使用:​​动态的事物​​往往更能吸引眼球,给小红点融入动效,不仅能快速吸引用户注意,更富有趣味性。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反感「消息通知」?_消息提醒_06

3.友好的消除方式:有趣的消除方法可以较少用户的厌烦心理,添加一键清除可以降低操作成本。

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反感「消息通知」?_前端_07

四、总结

最后我想说,对用户而言,如果收到的小红点与“我”有关,自然打开几率会大幅提升。

对产品经理或设计师而言,我们就要抓住用户心理,在规划产品时,切勿将小红点做成一个滥收消息的提示,否则时间一长,用户就会麻木,甚至直接忽略小红点,强提醒的效果将完全派不上用场。

只有用户愿意接受​​“小红点”​​,这才是一个产品对外呈现信息的渠道,才会对产品起到正向的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