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视频云业务特点

视频云和其他云计算服务相比,有着如下两个鲜明的特点:

1.1 既广又深

“广”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应用广,视频云服务正在快速的基础设施化,成为云计算重要组成部分,且高增长的趋势还将持续相当一段时间。二是涉及的技术领域广,从视频数据流转的角度看,包含视频的生产、分发、传输、处理、消费等环节,这就涉及到短视频sdk、直播SDK、RTC、点直播CDN、播放器、云存储、转码(实时或非实时)、审核、AI分析、剪辑等产品形态,这些产品涉及的技术,既有音视频特有的编解码、图形/图像/视频/音频处理,及AI相关的视觉、语音识别、AR/VR等技术,也涉及到互联网的通用前后端、大数据等技术,简直是无所不包。

视频云的深,从用户感知层面看,本质是一个主观体验问题,如果不考虑体验,视频云所有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在github 和谷歌/百度助力下都非常简单,某种程度上可以说,音视频研发团队的专业度,由他的产品体验决定。如果要追求音视频用户的极致体验,则必然对音视频产品研发专业度要求极高,甚至“深不见底”,原因在于音视频处理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加计算密集型服务,追求效率和性能的极致,另一方面,视频云产品和服务的应用也有专业度要求,他还远远达不到其他基础设施服务那样的简单易用稳定可靠,我常举的例子是,别的服务如果有10个参数要设置,你用产商默认的配置80%以上的场景是没问题的,等默认配置扛不住了,基本上业务很可能也上台阶了,而视频云服务则不同,视频云产商的SDK给你10个配置,客户必须根据他的场景把所有参数都配置得适合他的场景,有一个配置得不对,或者消费金额大涨,或者音视频体验糟糕,各种问题不断。

1.2 既独立又耦合

视频云作为一个整体,跟其他云计算的服务而言,是非常独立和解耦的,这就决定了一个阿里云的主机客户,可以选择使用腾讯云的视频云服务,这是视频云服务的独立性。

同时,视频云的众多产品之间,又是耦合的,他们互相协作为同一个客户场景服务,这就决定了对绝大多数客户而言,最佳供应商选型的方案是选择一个视频云服务商为提供所有视频云相关服务,以此规避产品间可能的兼容性问题。

 

 

二 市场情况

视频云服务的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在视频云服务赛道可能孕育着非常大的市场机会,也许会出来一个(或几个)视频云专业服务商,而再往下细分,比如只提供CDN、RTC等服务的产商,则可能业务上存在瓶颈,比较危险。

这里我大胆对视频云赛道的几个有力候选者做个预测。

2.1 专业产商

首先是七牛,我觉得七牛做视频云的基础是比较好的,产品线比较完整,在点直播CDN、存储、SDK等视频云核心产品领域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如果能够坚定方向加大投入,我觉得七牛在视频云赛道是有机会的。

其次是声网,他的优势是风头正劲,在RTC 赛道已经具备非常强的技术口碑及市场影响力。缺点也比较明显,现阶段产品线不够丰富,如果未来能够尽快补齐产品短板,我个人是非常看好声网在视频云赛道跑出来的。

最后是字节跳动的火山引擎,他们优势也比较明显,毕竟抖音就是他们最好的客户案例,同时,在图像处理/特效/视觉方面,他们的技术和市场影响力都非常有优势,缺点可能是从 to C 转到 to B 需要一些时间和沉淀,另外,大客户方面获客可能有困难,说实话我对火山不是很了解,从仅有的一些信息来看,他们去年发展还是非常快的,能够保持这样的节奏,那火山的机会也不小。

2.2 综合产商:HAT

对阿里、腾讯和华为,我相信他们一定会占据非常大的视频云市场份额,但从定位上说,很难想象他们会成为视频云的专业产商。

 

三 视频云服务怎么做

我的想法是,以核心技术投入为基础,战略上聚焦,战术上追求闭环,以确切场景需求和痛点为业务团队前进方向,核心关键词是场景,视频云的服务不能脱离场景去构建,否则很容易事倍功半,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一些偏底层的算法研发,这些算法研发落地的关键就是场景,不同场景对算法的要求差别常常非常大。

战略上聚焦指的也是聚焦到确切的场景,脱离场景谈视频云业务的战略,很容易造成战略无法落地的现象。

战术上闭环,指的是,把确切的场景做透,产品体系要完整、接入要简单便捷、文档要清晰明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