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师陪您成长...
過度依賴大數據做決策的危險與妙方
大數據提供即時的現況信息,主要凸顯一些現象的相關性,這些現象(果)可能是同一事件(因)所產生的不同外貌,或者是不同事件所產生的外貌。人們常常先關注到這些相關外貌數據的相關性,然後才深入探索、追溯這些外貌現象幕後的原因(溯因)。然後,基於這因果關係來做決策,制定商業策略,展開有效的商業活動。
數據(Data)是現實(Fact)的抽象資料,其抽象思維過程的幕後假設(Assumption),對於所呈現出來的數據影響很大。例如,科舉中狀元,表示人品優秀。大學考試分數高,表示學生優秀。評選狀元和計算分數的幕後準則(Criteria)及其權重(Weight)高低往往基於專家的直覺和推論假設。這些假設,會影響數據顯示的因果關係;因為這些假設已經預設了某些因子對於結果影響力的高低了。因此,大數據分析師的幕後思維中的推論假設,大大影響了大數據的呈現。
大數據凸顯特定角度(特定假設)的全面性(大數據的完整性)趨勢變化,能有效弭補專家邏輯思維(完整性、即時性)的不足。大數據在彌補專家思維廣度(即時性、完整性)的不足,是非常有幫助的。然而,如果過於依賴大數據來找出影響因子,並據之擬定業務執行策略,則常常是短利而長空。萬一幕後的推論假設,因環境而變化了,主要影響因子改變了,所有基於舊有影響因子的投入與設施,可能一夕之間就失靈了。
大數據所凸顯的相關性,有可能被誤認為因果關系;但這項<果>可能只是人們或企業的追求目標(或願景)的一個表象或指標而已。例如,財富只是幸福人生的一項指標而已,大舉投入於提升財富的偏執,可能傷害幸福人生。俗語說,水能載舟也能覆舟。大數據會說話,也會騙人(也被人的假設所騙)。深思大數據幕後的抽象視角、推論假設和評估準則,有助於善用大數據,又能避免掉入”數據會騙人”的陷阱裡。也能強化<理性>而避免過度的<適用主義>、強化<治本>而避免過度<治標>的近利偏執。
如果專家們(或決策者)更善於運用大數據,則專家直覺的思維深度,與大數據的取樣廣度(即時而完整),做了完美結合,將大幅提升決策的現實性。更進一步,如果專家能有效探索大數據的真實性(有效從真實中抽象出數據),避免數據騙人的話,就能確保決策的有效性了。
那麼,在這種決策有效性的前提下,大數據與專家直覺之間的關系是什麼呢?許多人會認為:大數據是專家直覺和決策的基礎;亦即,專家們(或決策者)以大數據為基礎,來進行預測、思考推理和決策。其實並不盡然,還有更完美的關系:大數據圍繞著專家直覺和決策;亦即,專家們(或決策者)以願景(Vision)為基礎,來進行設想(未來性)、思考推理和決策;並指導大數據分析的抽象視角、推論假設和評估準則,然後拿分析結果(具有真實性,而非只是現實性)來<檢驗>專家直覺和決策的有效性。於是,決策不僅獲得有效性,也獲得了未來性(抓住最佳的未來可能性)。
胡適曾說:大膽假設,小心求証。當我們把大數據角色定位為小心求証的<減法>機制時,專家們(或決策者)便敢大膽地運用其專家直覺而進行<加法>創新(即假設、思考和推理)了。因此,這種角色定位卻是很能發揮科學精神的安排。關於<加法/減法>機制的安排,可思考一個歷史典故,想一想: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統一中國,它是減法還是加法呢? 我們可以理解為:先有減法機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然後進行加法(合併七國的國土),最後回到減法(統一)。現在,我們將這典故與上述的大數據角色安排,做個對映吧:先有減法機制(安排大數據做為檢驗機制),然後進行加法(決策者大膽假設、思考和推理),最後回到減法(引導大數據分析,對假設和推理進行檢驗,得到有效、有未來性的決策)。於是,在大數據時代裡,其決策妙方是:
n 完全依賴大數據而決策是危險的;
n 基於大數據而思考決策是有益的;
n 以大數據檢驗思考決策是卓越的。
其中,前兩者的決策是仰賴於大數據的現實性(即時性&完整性)和預測性,決策偏於有效性;其中大數據分析的角色偏於實證,數據採集、分析的全面性要求較高,因而成本也增高。而後者的決策則仰賴於創新性思考(如設計思考),大數據則扮演檢驗(去蕪存菁)的角色,其決策偏於創新性;其檢驗的作用是否証,要求數據採集、分析的精準性,而非全面性,因而成本較低。
於是,人們從大數據分析中,能更容易觀察到即時、完整的事件相關性;這能促進決策者更放眼未來,彩繪更完整的願景,捕捉到更好的機會。
相關文章:<<大數據下的決策思考>>
ee ee
歡迎光臨 <新書導讀網頁> ... by 高煥堂
==> http://www.cnblogs.com/SmartAD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