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业务系统都是基于 MVC 三层架构来开发的。虽然这种开发模式已经成为标准的 Web 项目的开发模式,但它却违反了面向对象编程风格,是一种彻彻底底的面向过程的编程风格。 MVC 三层架构中的 M 表示 Model,V 表示 View,C 表示 Controller。它将整个项目分为三层:展示层、逻辑层、数据层。MVC 三层开发架构是一个比较笼统的分层方式,落实到具体的开发层面,很多项目也并不会 100% 遵从 MVC 固定的分层方式,而是会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做适当的调整。
目前几乎所有的业务后端系统,都是基于贫血模型的。
贫血模型(Anemic Domain Model)
很多业务系统都是基于 MVC 三层架构来开发的。实际上,更确切点讲,这是一种基于贫血模型的 MVC 三层架构开发模式。
在贫血模型中,数据和业务逻辑被分割到不同的类中。
领域驱动设计(Domain Driven Design,简称 DDD)充血模型(Rich Domain Model)
数据和对应的业务逻辑被封装到同一个类中。
领域驱动设计,即 DDD,主要是用来指导如何解耦业务系统,划分业务模块,定义业务领域模型及其交互。
除了监控、调用链追踪、API 网关等服务治理系统的开发之外,微服务还有另外一个更加重要的工作,那就是针对公司的业务,合理地做微服务拆分。而领域驱动设计恰好就是用来指导划分服务的。所以,微服务加速了领域驱动设计的盛行。领域驱动设计有点儿类似敏捷开发、SOA、PAAS 等概念,听起来很高大上,但实际上只值“五分钱”。
面向过程编程风格有种种弊端,比如,数据和操作分离之后,数据本身的操作就不受限制了。任何代码都可以随意修改数据
为什么基于贫血模型的传统开发模式如此受欢迎?
第一点原因是,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开发的系统业务可能都比较简单,简单到就是基于 SQL 的 CRUD 操作.
第二点原因是,充血模型的设计要比贫血模型更加有难度。
第三点原因是,思维已固化,转型有成本。
什么项目应该考虑使用基于充血模型的 DDD 开发模式?
基于充血模型的 DDD 开发模式,更适合业务复杂的系统开发。比如,包含各种利息计算模型、还款模型等复杂业务的金融系统。
这两种开发模式,落实到代码层面,区别不就是一个将业务逻辑放到 Service 类中,一个将业务逻辑放到 Domain 领域模型中吗?为什么基于贫血模型的传统开发模式,就不能应对复杂业务系统的开发? 那就是两种不同的开发模式会导致不同的开发流程。基于充血模型的 DDD 开发模式的开发流程,在应对复杂业务系统的开发的时候更加有优势。